天天看點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唐末農民起義後,北方經濟破壞嚴重,而此時江南、四川等地就成了很多人的避難地。

江南發達的經濟一方面吸引了北方文人南下,帶來了豐富的唐文化,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繁榮。

前面說的董源,就開創了江南水墨畫派。

董源的弟子中,最出名的是巨然。

巨然是金陵(今江蘇南京)開元寺的和尚,他是我國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僧人畫家。

——查到這個資料的時候我就納悶了: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徒沒少在寺院、洞窟中搞壁畫啊,而且出家人好幾次還多到了危及了王朝的統治和軍隊兵源的地步,怎麼要到了五代末年才出了個大畫家啊?(書法家早就出了好幾位,懷素、智永都是和尚啊。)

好了,不糾結這個了。還是繼續介紹巨然吧。

巨然在開元寺的時候向董源學畫,南唐亡國後,他随李煜到開封,居住于開寶寺。也就是說,巨然大部分自主創作是到了北宋完成的,是以你說他是宋朝畫家也沒問題。

巨然師法董源,又自創新格。他的山水畫筆墨秀潤,充滿田園自然風緻。

巨然的作品現存的比起來還算多,一笑就選擇2幅有代表性的進行介紹。

《萬壑松風圖》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萬壑松風圖》巨然作

有些題材是畫家們紮堆喜歡畫的,《萬壑松風圖》便是這樣的題材。除了巨然,還有宋代李唐、明代文伯仁、清代王翚等人畫過。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萬壑松風圖》李唐作

巨然的《萬壑松風圖》是來到北宋後所作,他畫的是高山而非江南的丘陵,但又不像荊浩、關仝一樣突出山的巍峨險峻,在這幅畫上,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山高林密”的景象

——各種松樹,百姿千态,亭亭蓋蓋,蒼郁清潤。在這深山密林之中,藏着樓榭茅屋、遠寺長橋。茅屋之中還坐着一名白衣文人。

總的看來,是不是給人一種“幽居山林”、“避塵世外”的感覺?

有這感覺就對了!

五代十國是亂世,巨然生活在這個混亂不安的時代,又經曆了南唐被北宋滅亡的變故,雖然是一名出家人,但無可避免的被這時代所裹挾。是以,巨然實際上是通過這幅畫,來表達自己想要擺脫這紛擾的塵世,躲到“萬壑松風”中追尋安甯清淨的願望。

中國的繪畫往往講求感覺,繪畫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是以這幅《萬壑松風圖》重點就在于它帶給你的感覺。

《秋山問道圖》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秋山問道圖》同題材的就少了。欣賞這幅畫在技法上有兩點需要注意:

1、巨然喜歡通過石塊的層疊穿插來表現山脈的轉折走向,畫中的這種石塊還有個專有名詞叫礬頭。礬頭的皴法可以表現山林在雲霧間的那種若隐若現之感,這是巨然學習消化董源的成果,類似于法國印象派風格的畫法,近看糊一片,遠看層次分。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礬頭+苔點

2、山石在鈎皴之後,巨然喜歡用枯筆點苔。這些苔點實際上就是山石中叢樹、灌木和雜草之類的概括,它在繪畫手法上起着點睛提神的作用。自巨然這麼大範圍的使用點苔之後,這種技法就流行開了,漸漸形成山水畫“皴、擦、點、染”的技法程式。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秋山問道圖》局部

整個一幅畫的景物描繪,都是為了烘托畫面中部山間茅屋中對坐的兩人,兩人均坐于蒲團之上,互相問答——這就是問道者。山高林密,幽溪草長,正是談禅論道,修身養性的極佳妙境。

有人評價巨然的畫“于峰巒嶺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類,相與映發,而幽溪細路,屈曲萦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真若山間景趣也”。

宋代著名詩人陸遊也把巨然與王維并提,寫了一首《初春雜興》:

老病倦遊陟,偶尋溪友期。殘冰擁魚笱,新暖入桑枝。

山崦巨然畫,煙村摩诘詩。何人為收拾?媿我不能奇。

巨然的傳世作品還有《層岩叢樹圖》、《煙浮遠岫圖》、《山居圖》、《溪山蘭若圖》、《蕭翼賺蘭亭圖》(不是閻立本的那幅)等,我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總之,董源、巨然創造的南派山水與荊浩、關仝的北派山水雙擎并立,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做出了到了巨大的貢獻。

這四人也并稱“荊關董巨”“五代四大家”,成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話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獲一生受用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标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系。

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因為他們有了更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