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

蔣介石判斷渡過金沙江的中央紅軍可能向大渡河前進,深入四川腹地,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為此,他制訂了一個把紅軍封鎖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東地區,予以“根本殲滅”的作戰計劃,部署大渡河會戰。

國共兩軍一個要扼守,一個要搶渡,一場惡仗已箭在弦上。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5月24日,劉、聶首長到達馬鞍山頂。安順場渡口就在眼前。盡管這時已是深夜,還下着細雨,兩位首長還是決定突襲安順場。随後,指令楊得志馬上組織得力的渡江突擊隊。

安順場渡口河寬百餘米,惡浪翻騰,河對岸有川軍第5旅的一個營防守,并已構築了工事。先遣隊能否渡過大渡河,占領對岸渡口,關系到數萬紅軍将士的生命!

但是,紅軍不是石達開!

如今紅1團的勇士們要在石達開全軍覆沒的地方,再一次演繹了中央紅軍驚心動魄的曆史性的一幕。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紅1團團長楊得志來到大渡河邊觀察水勢,他考慮了各種渡河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凫水。可是大渡河如一匹脫缰的野馬,咆哮奔騰,有300米寬,還有無數旋渦,人一下水就會被激流卷走。

第二種方案是架橋。可是水流湍急,河面又被敵人火力封鎖,又恰逢洪水季節,連插根木棍也不容易辦到,更别說安橋樁。想來想去,隻有靠部隊奪得的那條木船強渡。他向上級作了彙報。

站在岸邊,看到大渡河水洶湧澎湃,水中到處是急轉的旋渦,劉、聶首長決定組織一支極其精悍的奮勇(突擊)隊,乘坐那隻唯一的小船穿過激流,用火力掩護,保證船能靠上碼頭,使勇士們沖上石階,奪取敵人工事。同時,還要嚴密地封鎖從安慶壩來增援的敵人。軍情緊急,别無選擇。

“先下手為強,立即組織突擊隊和掩護支援火力,天一亮就開始強渡!”劉帥果斷地下達了指令。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團長楊得志把挑選渡河人員的任務交給了1營營長孫繼先。

稍後,渡河突擊隊的16人名單确定了,由2連連長熊尚林帶隊。渡河突擊隊成員為17人。

為紅軍擺渡者是當地二十歲的船夫帥仕高,和他的三個年輕夥伴,因為船小,孫繼先帶着十七人, 加上他恰好是十八好漢,分兩批登船。 連長熊尚林在第一船, 營長孫繼先在第二船。

9時整,劉帥下令開始強渡。岸上掩護的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在河面打出一道密集的彈牆。對岸渡口處的川軍碉堡也開火,向渡船掃射。一時間,密集的槍聲伴随着轟鳴的江濤聲響徹整個大渡河上空。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在激烈的槍炮聲中,熊尚林帶着8名突擊隊員登上了第一船,解開船纜,小船箭一般順流向對岸渡口沖去。渡船終于沖過中流,靠近了對岸山崖下的渡口,船上的9名勇士飛身下船。川軍慌作一團,手榴彈、滾雷冰雹般砸向勇士們。勇士們毫不畏懼,利用石階死角掩護,向上猛沖,臨到崖頂,一排手榴彈甩出,9名勇士緊随爆煙沖入了敵人的工事。

川軍拼死頑抗,連續進行反撲。熊尚林等人依托敵人留下的工事,堅決守衛渡口,南岸的紅軍集中各種火力支援他們作戰。雙方正在激戰,第二船的8名勇士也攜帶兩挺輕機槍登岸。

熊尚林抽出大刀,高喊一聲:機槍掩護,跟我上!”帶頭沖入了敵群。雪亮的大刀上下翻飛,17名勇士個個勇猛向前。川軍那些“雙槍将”根本沒有見過如此拼命的戰士,沒過幾分鐘,就四處逃散。

大渡河天險終于被紅軍突破了。

17名勇士在國民黨軍吹噓的不可逾越的大渡河撕開了一道缺口,為紅軍主力打開了一道北上通路。這一壯舉不僅讓當時的對手震撼,同時也讓後人震撼。

強渡大渡河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一位成開國中将,另一位很惋惜

這其中,兩位突擊隊長功不可沒,孫繼先後來在解放戰争中屢次立功,先後參加了萊蕪消息、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戰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另一位則比較讓人惋惜,熊尚林在随後參加了東征和西征,1942年因為對組織抱有成見,率領部分戰士脫離隊伍,想要獨自革命,後來被自己的參謀長殺害,年僅29歲。或許這就是人生,世事難料。20世紀60年代初,熊尚林的遺骸被遷葬在崇禮縣烈士陵園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