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出生于飄蕩不安的社會中,成長于戰亂之中,學習在對國人帶有歧視的日本。波折的生活促使他成為一名智勇雙全的軍人,他就是蔣百裡!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蔣百裡出生于浙江桐鄉一個典型的貧苦家庭,自幼父親去世,隻能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靠着給人織布所帶來的微薄收入以維持家用,蔣百裡深知母親不易,從小就十分懂事!

蔣母雖一介女子,但她仍清楚地認識到:隻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于是送蔣百裡入學,和普天下的父母親一樣,她希望蔣百裡能夠考取功名,當上大官。

蔣百裡深知母親不易,于是好好讀書。當然他也在4歲這年顯示出他的天賦。他比同齡人要懂得多,也認識許多漢字,5歲就可以背誦四書五經等名著經典。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稍微長大一些就開始作詩,所做的詩不僅押韻有意境對仗也十分工整,十裡八鄉無人不驚歎!

蔣百裡的天賦沒有像方仲永一樣最後“泯然衆人矣”,而是得以繼續保持,這就多虧他的鄰居秀才。

鄰居秀才并不是真正的鄰居,而是鄰居所聘請來給自己的孩子講課的一位秀才。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蔣百裡每天聽到牆附近傳來陣陣讀書聲,他感到十分好奇,逐漸溜到鄰居家聽秀才講課并且說出自己的看法,秀才見了蔣百裡對文章有着獨特的見解,十分欣賞他。

便向百裡母親說道:“此孩兒十分聰慧,是可造之材,我願意教授他讀書,不收取你家費用。”自此,他跟着秀才學習了。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1898年,16歲的蔣百裡考取秀才。

16歲的他俨然一個小大人,深知國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救國的思想開始在腦海裡發芽,他決定:救下這處于戰亂中的國家與人民。

他變得更加勤奮地讀書,希望從古人的智慧中找到救國的方法。

李鴻章等人的辦學思想開始影響全國,各地新式學校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每所學校開始仿制國外學制、上司方式、人才培養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等。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優秀的他也被人介紹進入杭州的一所新式學校(求是書院),并且在該校就讀期間表現優異,畢業時被送往日本留學。

在日本,他被歧視着,但他仍保持着一份好學之心。他看見曾經的小國變得如此強大,國民思想十分開明,他開始思考日本為何進步,中國為何日益衰變的原因。

他開始意識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從未斷流過。現如今政府無能、國外列強入侵、國人處在水深火熱中,他感受到巨大的無力感!也是這期間,他的民族意識覺醒!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中國人應該團結起來反抗!

魯迅棄醫從文,他選擇棄文從軍。在日本他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也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

他從此廣泛學習,雖就讀步兵科但也擅長騎兵術,就這樣蔣百裡每天保持學習,課餘時間也組織活動鍛煉自己!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1905年,他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榮登士官榜首,榜首之人是由天皇賜刀,他得了這份日本人所認為的榮譽!但日本人沒有得到!

日本人感到莫大恥辱,“東亞病夫”居然赢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是懂小禮而不知大禮之人,也是看似大度實則氣量狹小之人,他赢得比賽後,日本人開始将中日學生分開授課!

回到祖國,他被當時清政府重用,袁世凱政府也十分器重他,委任其為保定軍校校長!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我們現在的人對保定軍校并不了解,但在當時這所學校與黃埔軍校地位是一樣的,蔣介石、葉挺等人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的!

他任職期間凡事盡心盡力,當時陸軍作戰對于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于這方面的人培養也不能掉以輕心。

他深知這一點,于是他向陸軍部請示準許軍費,但被拒絕了!他自愧于全校師生,于是開槍自殺!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所幸被救了下來,及時被送往醫院,在醫院他也遇見了此生摯愛!

在醫院住院期間,他認識了來自于日本北海道的護士—佐藤,在佐藤精心照料下他康複的不僅是他的身體,他的心也随着跳動了起來。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他病好了,也開始追求這位女子。

當時的國人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被污化,佐藤沒有立即同意蔣百裡。看着追求自己的人,她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借着母親生病需要人照料,她飛回了日本。

看着自己心愛的人拒絕了自己,他感到失敗。聽到心愛的人飛回了日本,他知道了她是下定決心不和自己在一起了。但是蔣百裡并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另一方式繼續追求。

那就是寫信!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他開始寫信,在信中慰問佐藤父母,并且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趣事,有時候借着機會表達對佐藤的愛。

就這樣佐藤被這名中國男子打動,佐藤的父母也被打動了!這名中國男子是值得女兒托付終身的人。1914年倆人結婚了,蔣百裡給她起了個中國名字叫做蔣佐梅。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結婚後的左梅開始全身投入家庭中,開始學習中國話、學習中國菜,并且在生了孩子後,對孩子的教育是按照中國人的習俗來,俨然一副國人形象。

袁世凱複帝制,當了皇帝後開始每天派人跟蹤蔣百裡,蔣百裡深知袁世凱的做法隻會使國家走向滅亡,于是趁袁世凱放松監視的情況下,一路南下到達廣州投靠兩廣部隊讨伐袁世凱。

袁世凱最終死了!

1918年,他與梁啟超開始到達歐洲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歐洲人思想是怎麼由封建轉為開明的?他們寫成《歐洲文藝複興史》,他們的著作也使得後期國人對歐洲的了解更進一步。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他曾投靠軍閥,想借着軍閥的力量拯救國家,後來他發現軍閥醜陋面容,了解到軍閥下的中國又是一番人間煉獄。

1931年,他知道國家目前的局面,也知道中國和日本必定有一戰,于是著書《國防論》,在書中他提出了很多獨特觀點,呼籲全國準備備戰。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他對妻子的愛并沒有因為中日戰争而減少,當自己的五朵金花開始嫌棄自己母親是日本人後,他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安慰妻子,他深知妻子獨在異鄉的不易。對她仍是視如己出!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在1938年,蔣介石任命其為陸軍大學的校長,希望他培養一批又一批的軍人!不幸的是這年11月離世了!

蔣百裡雖然死了,但他的愛國救國的思想并沒有消失,而是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他的學生繼續傳承他的思想:保衛祖國,捍衛家鄉。

他一生有5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女兒是全國上下人盡皆知,她就是蔣英,蔣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錢學森。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其實蔣英在幼童期間被送往錢家撫養,錢父錢母認她做幹女兒,錢學森就是她的哥哥。可是後期左梅舍不得孩子于是把孩子接回了家。

他是錢學森嶽父,金庸和徐志摩的叔叔,一生沒上過戰場卻是将軍

不過呀!蔣英最後以兒媳的身份回到了錢家,這大概就是緣分吧!

兩輩人之間的愛情也應了那句話:有緣分的人,不管身在何處總會相遇。異國的蔣百裡與佐藤,蔣英和錢學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