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于我國曆史來說有其極為特殊的意義,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朝代爆發了許多次的戰役,因為這些戰役開創了中國以割地賠款來平息戰事的先例,這也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大的恥辱,尤其是在清朝末期爆發的中日甲午戰争。

中日甲午戰争爆發于1894年7月25日,這場戰役不僅僅對中國日本兩個國家産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對整個東南亞的格局也産生了激烈的震動,在之前幾千年的統治中,中國一直屬于東亞一個比較領先的統治者地位,但是甲午戰争爆發以後中國輸給了日本,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和日本的地位迅速産生了扭轉,本來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九海軍的北洋水師卻成為了清朝最大的恥辱,甚至因為這場戰争的失敗,簽下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在中日甲午戰争爆發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的工業大國英國開始走向了頹勢,美國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迅速崛起一度趕超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而至于歐洲的其他國家,包括德意志帝國等等,都是剛剛成立的萌芽階段,但是卻一個個都非常的不好惹,在這一段時期這些近代資本主義國家都迅速的發展和崛起這股熱潮一直蔓延到了亞洲,其中就包括日本。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這場改革運動讓日本不僅僅轉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還迅速崛起,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資本主義大國,但是日本面臨着一個非常緻命的問題,那就是本國自身的資源難以滿足國家發展的速度,要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十分有限,資源匮乏,市場狹小。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這對于當時日本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滞銷作用,于是天皇就帶領着本國的其他統治者将日本發展的道路瞄向了對外擴張,于是就在1887年日本天皇制定了一套清國征讨政策,其實就是一個明明白白的侵略中國的作戰政策,其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可怕的野心。

當時日本人打算将這場戰役從台灣開始,先将台灣攻占以後再吞并北韓,最後占領中國,甚至想要在最後征服整個亞洲,稱霸世界通過明治維新崛起的日本,當時不僅僅有這個野心,也有這個實力,我們再來看看同時期的清朝。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當時正處于清朝晚期,但是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就爆發了一場自救運動,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号的運動,這場運動算是中國第1次為國家的近代化工業發展做出的努力,當時洋務派主張,将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向西方國家看齊,下時間全國上下将這場運動開展的轟轟烈烈的,甚至呈現出來中興的景象。

但其實這隻是清朝的一場回光返照,即使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學得再像西方社會,但是當時的中國依舊無法擺脫封建統治的荼毒,清朝統治階級内部腐朽奢靡,下層百姓生活艱難,國家内憂外患,當時的東亞地區,中國和日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中國宛如一個回光返照的耄耋老人,而日本卻宛如一個新生的蓬勃少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了中日甲午戰争。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這場戰争爆發前日本早就做足了功夫,畢竟我們知道日本人的侵略戰争一向說的堂而皇之,在1867年木木人天皇登基的時候,就曾經有意想要海外擴張,一直到1871年中日兩國簽訂了第1個修好條約,其中就規定兩國和平相處,彼此尊重互相的領土完整。

但顯然日本人并沒有将這條條約放在眼裡而是依舊将目光放在侵略中國上,日本人将這場戰争,以琉球為跳闆,準備進行全面爆發,18714年琉球難民被台灣山胞殺死的事件成為了中日甲午戰争爆發的導火索,當時清朝官員糊塗,互相推诿責任,腐朽不堪,正是這個态度,讓日本人以此為借口進攻了台灣島,這也算是近代曆史上日本第1次對中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武裝侵略,但是當時的日本和中國實力還是有一定懸殊的。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朝末年便屬于這個狀況,再加上當時日本的作戰經驗比較薄弱,和對于台灣地形的不熟悉以及衆多将士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這場戰争中日本輸給了中國,後來美國英國在背後操作,讓日本向中國勒索50萬兩白銀,逼迫清朝承認日軍侵略台灣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人民,其實這個就是為了讓清朝松口,琉球人進而成為日本的人民,而且由于清朝的腐朽和軟弱,明明大勝的一場戰争,也依舊屈服在了日本人的淫威之下。

之後沒過多少年日本人又再一次爆發了侵略戰争,這一次日本人将目光瞄向了北韓,1876年日本侵略北韓,打開了北韓國門,北韓簽訂了江華條約,讓日本人在北韓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權,一開始的時候,清朝并沒有多管閑事,一直到北韓,在1882年發生了人物兵變以後,中日兩國同時出兵北韓,在這場戰役中,清朝依舊獲得了勝利。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但是雖然鎮壓住了日軍,日本卻依舊取得了派兵權和駐軍權取得這兩個特權以後日本人就開始驅逐在北韓的中國兵力之後就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和天津會議專條,這兩個不平等條約讓日本取得了和中國一樣在北韓進行活動的權利,這兩個權力成為了中日甲午戰争最大的伏筆。

最後戰争的爆發是因為1890年日本的經濟危機,這一場經濟危機讓日本人終于坐不住了,對于開戰的需求宛如熱鍋上的螞蟻迫不及待,而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日本首相在帝國議會中就有這樣的一個理論,那就是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說日本必須具備這兩條線,日本本土就是主權險,而中國和北韓半島就是日本人案闆上的肉也就是所謂的利益線,說日本人的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自己國家的利益線,擴充國力。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于是就在194年,北韓爆發的中學黨起義中,由于兵力不足向清朝請求支援,而日本人看到這個狀況以後,又趁機又是清朝出兵北韓,于是當時的清朝就直接派出了直立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000人于6月6日後分成兩批在北韓牙山登陸。

到了1894年7月,戰事一觸即發,當時的清朝是以光緒帝為主和戶部尚書翁同蘇組成的主戰派,但是慈禧太後卻不願意在其六十大壽的時候發生戰亂,李鴻章也不願意爆發戰争,主要是因為為了保護自己的淮軍和北洋水師,于是也想要和解,這些人就成為了主和派,朝廷内部的兩個派系,因為這場戰事是否爆發而發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直僵持不下,一直到中日談判破裂,李鴻章才看清了形勢,答應光緒帝派兵增援北韓。

清朝甲午戰争是如何爆發的?清朝、北韓和日本在當時是怎樣的關系

中國派兵以後,日本人也做出了作戰的決定,1894年7月20日,日本人的聯合艦隊來到了中國海域,随時準備尋釁滋事,同時日本的駐朝大使也像北韓發出了最後的通牒,北韓則選擇繼續敷衍日本,北韓的态度和清朝的增援讓日本決定打響這場戰争,1894年7月23日淩晨,日軍突襲了漢朝王宮,擊潰了北韓守軍,直接挾持了北韓的國王要求廢除親華政府,1894年7月25日,日本方面不宣而戰,在北韓分導海面襲擊了清朝軍艦,中日甲午戰争正式拉開了序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