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用了什麼手段,讓自己少奮鬥30年?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他年輕的時候就博覽群書;因為父親死得早,他便跟着叔父諸葛玄,後來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着大哥諸葛瑾過活。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将來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是以就積極地“社交圈”。

諸葛亮用了什麼手段,讓自己少奮鬥30年?

▲諸葛亮靠着社交圈飛黃騰達,讓自己的人生少奮鬥了30年。(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諸葛亮避難在襄陽14年,能夠由一介書生成為大名鼎鼎的“卧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擅長經營社交圈。

當時在襄陽,有三股比較強大的勢力,形成了兩個影響比較大的圈子。一個以劉表為代表的政治勢力和以蔡瑁、蒯越為代表的地方豪強勢力,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是劉表,骨幹有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另一股勢力,是以龐德公、司馬徽為代表的地方文化勢力,他們也形成了一個圈子,被稱做文化圈子;首領是龐德公,骨幹有司馬徽、徐庶、諸葛亮、龐統等。

荊州牧劉表跟諸葛亮的襄陽名士黃承彥是連襟,而劉表和黃承彥同是蔡瑁的姐夫。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陽豪族蒯棋,二姐夫是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劉家,蔡家,敖家,黃家都是襄陽了不起的人家。基于此,諸葛亮一家也在緊鑼密鼓地經營着社交圈。

諸葛亮用了什麼手段,讓自己少奮鬥30年?

▲娶了黃承彥的女兒,諸葛亮正好可以進入上流社會。(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黃承彥的女兒長得并不漂亮,而諸葛亮卻是才華橫溢、風流倜傥,在古代講究郎才女貌的年代,諸葛亮卻當時人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其實,娶了黃承彥的女兒,正好可以進入上流社會。隻有擠入劉表的圈子,才能了解到一般人了解不到的東西擴大自己的交際面,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進而搜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資訊,

實際上也是如此,諸葛亮鞠耕南陽,本就是當地的一個農民,由于黃承彥的圈子才讓他如魚得水,遇到了司馬徽等人,乃至獲得劉備三顧茅廬的青睐。是以,諸葛亮靠着社交圈飛黃騰達,讓自己的人生少奮鬥了30年。

當然了,諸葛亮能夠稱為“卧龍”,被劉備“三顧茅廬”,除了他善于經營社交圈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他有着經天緯地的才學。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獨掌軍政大權,從此開啟了蜀漢十年的強盛時期。他内用法家富國強兵,外領大軍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慮遷都,直到54歲五丈原臨終前,諸葛亮還将軍政和人事,一一囑咐妥當,并定下退敵之策,如此才幹,不得不讓人驚歎!

諸葛亮用了什麼手段,讓自己少奮鬥30年?

▲諸葛亮有着經天緯地的才學。(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不過關于諸葛亮的種種事迹,各位讀者倒是可以去看一下若虛寫的《大謀小計五十年:諸葛亮傳》,本書不像《三國演義》一樣,對諸葛亮太多誇張杜撰,而是透過曆史事實,挖掘出一個真實的諸葛亮,在書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真情實感的諸葛亮。

《新三國》裡面有一幕讓我很感慨,大緻情節是:劉備去東吳做女婿的時候,諸葛亮和劉備的小夥伴獨守荊州,但是劉備久未歸來,諸葛亮卻不着急催促,直到一日歇業二人氣勢洶洶的質問諸葛,“是否希望大哥從此不再歸來,你好取而代之?”那種情境下,陸毅(飾演諸葛亮)的表演非常到位的,委屈、憤怒、克制諸多情緒閃現在他臉上,我以為,這個諸葛亮才算是有那麼些“人味兒”。

參考資料:《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