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自從北滅亡之後,整個大宋江山便是搖搖欲墜,一些皇室成員,以及當時的權貴,則是逃往了南方重新自立一位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宋高宗,很多人以為他一定是會勵精圖治,忍辱負重,會去收複北方淪陷的失地,這也使得當時北方很多的有識之士,開始大量地偷偷地逃到南方,無非是希望可以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其中就有後來大名鼎鼎的辛棄疾,作為當時一位文武雙全的青年,可是誰能夠想到當他去往南方之後,并沒有受到重用,反而是處處遭受到了打擊,這也使得他内心痛苦不已。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辛棄疾的這種痛苦更多的還是由于那個時代,畢竟對于當時的南宋朝廷來說,并沒有想過要去收複北方的失地,以為隻要守住了南方,再憑借着長江天險,自然是萬無一失,可是誰能夠知道,最終南宋也還是滅亡了。這也正是由于當時的南宋朝廷,沒有那樣的志向,也不懂得去使用人才,例如辛棄疾這種堅持主戰的一群人,完全是被閑置了起來,正是這個原因,最終導緻了南宋的滅亡。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其實辛棄疾不僅有這識,另外也是将帥才能,他也不像普通的文人,可能隻不過是寫一兩首詞來表達一下那種愛國之情,往往是身先士卒與敵人在戰場上正面交鋒,也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曆,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别具一格,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譬如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他衆多作品中,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詞,通篇描寫得極為霸氣,同時也是氣勢磅礴,也被稱為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更是令後世無人能及。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兒時讀這樣的作品,往往隻是覺得很順口,讀起來朗朗上口,并沒有覺得它有多麼的了不起,可是等到長大了之後,稍稍了解了那段曆史,知道了辛棄疾的一些故事之後,再去讀這樣的作品,則最是令人感動,這也就是為什麼辛棄疾的詞,雖然已經過去800多年了,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被感動,尤其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詞人骨子裡的傳遞出來的家國情懷。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詞的上片就氣勢磅礴,字裡行間更是充滿了一種霸氣,讀來讓人當真是贊歎不已,那這上片大緻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經曆了千古江山,現在這世間再也難以尋找像孫權這樣的大英雄。當年那些歌舞樓台依舊還在,一切都還是猶如原來的樣子,可是這些英雄早已不在,正是這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這些英雄再也一去不複還。斜陽下長着一叢叢的青草,還有無數茂盛的樹木,這看上去隻不過是尋常的小巷,那這個地方也正是當年劉裕所居住過的地方。想起當年他在戰場上,帶領着将士們沖鋒陷陣,氣勢猶如猛虎一樣。在這上片幾句中表現出了辛棄疾對于英雄的崇拜,同時也希望自己也可以這樣上到戰場的一個願望。

辛棄疾這首詞氣勢磅礴,被稱為豪放詞裡的巅峰之作,後世無人能及

詞的下片更是感人肺腑,寫得也更加悲情,當年的元嘉帝,他興兵北伐,那是想要建立不朽的功勳,想要封為狼居胥,可是沒有實作自己的願望,最後還落得個倉皇而逃的下場,隻能是望着北方的追兵潸然淚下。現在四十三年過去了,站在這個地方再次去遙望長江,始終還是能夠記起當年揚州的戰火。這些經曆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裡依舊是香火旺盛,烏鴉正在吃那些祭品。如今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他的飯量還好不好呢?最後這一問更是立馬意境全出,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辛棄疾的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是他衆多作品中,最為有氣勢,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詞,整首詞寫得洋洋灑灑,充滿了一種凄美之感,這也正是說明了當時的辛棄疾内心是極為痛苦,也無比的悲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