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子》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孟子緻為臣而歸。

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 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

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陳昌文解讀:

孟子要離開齊國了。

為什麼呢?

以為齊王雖然很敬重孟子,知道孟子說的有道理,就是自己做不到,

孟子呢,自己的政治主張,王道思想行不了,就要走。

因為,孟子的唯一訴求,價值,就是行王道,

而不是高官厚祿,發家緻富,這對孟子沒什麼吸引力。

于是,孟子就要辭掉卿這個高官,然後離開齊國。

齊王一聽,這還得了,孟子要走,于是急急忙忙,親自登門拜訪,想要挽留孟子。

說,以前想見到孟老師,見不到啊。

等到孟老師來了。我有機會侍奉孟老師,跟着孟老師學習,

滿朝文武,也都非常開心。

不過今天,孟老師要放棄寡人而離去,我有點傷心,不知道以後還有機會再見到孟老師嗎?

古代交通不友善,路途遙遠,有時候,一别就是一輩子不再會見面了。

是以,齊王很傷感。

孟子當然也很傷感,因為齊王雖然不行王道,但是齊王懂道理啊,

齊王知道孟子說的都對,就是不做,内心裡是非常了解孟老師的。

孟子一直對齊王都是有期待的,希望齊王真能行王道。

于是孟子也客氣,傷感的說,

隻是怕您太忙,不敢請求您罷了,再次見面,也是我的願望啊。

齊宣王這個人,是典型一個原型人物,

道理上,您說的我都懂,我也知道您說的對,

但是,您讓我幹, 我就是做不到啊,

因為利益原因,因為性格原因,有些人就是明知道什麼是對的,還依然要去做錯誤的事情,

齊宣王就是這樣的人,

正因為如此,孟子三番五次的講,就是希望齊宣王回心轉意,明白。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