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丕見兩牛打架,讓曹植作詩,詩中不能帶牛字,結局意外

曹操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枭雄,他有一句話可以完美的诠釋人物形象,便是甯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一生算是比較成功,比較圓滿的,膝下子女衆多,其中最為有名的兩個兒子便是曹丕和曹植。

曹丕見兩牛打架,讓曹植作詩,詩中不能帶牛字,結局意外

曹丕是有野心的,曹操雖然是實際掌權者但也隻是臣子,他不想當人們口中的謀逆之臣,是以至死都沒有弑君稱帝。然而曹丕不同,他在曹操死後迫不及待的将漢帝趕下台,自己當上了君主。

曹丕有野心自然也有實力,他是曹操的繼承人,但是并非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曹操兒子衆多,要論最喜歡的一個便是曹植,曹植自幼就很有天賦。

這讓曹丕對他一直心生芥蒂,就害怕一不小心,曹植就會取代曹丕的繼承人位置,是以在曹植很小的時候,曹丕就處處為難他,甚至對其有了殺心。

曹丕見兩牛打架,讓曹植作詩,詩中不能帶牛字,結局意外

其中,最為經典的兩個例子便是七步詩。曹丕指令曹植在七步内寫成一首詩,如果曹丕不滿意,就要殺了他。那個時候曹植的年齡還很小,再加上曹丕本來就有殺了曹植的意思,即便曹植寫的詩還不錯,曹丕也會找茬,曹植面臨險境。

然而,曹植寫了一首詩,成功将他救出險境,尤其是詩的最後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上去好像在寫紅豆,實際上卻說曹植與曹丕一母同胞,如何能夠忍心殘殺手足。正是因為這首詩讓曹丕的内心暫時得到感化,于是放了曹植一馬。

曹植不僅僅是有文采的,還是相當有智慧的。曹操在稱象的問題上就受到過困擾,詢問了一群人都沒有得到答案,最後提出可行性解決辦法的還是曹植。

曹丕見兩牛打架,讓曹植作詩,詩中不能帶牛字,結局意外

無獨有偶,關于作詩,曹丕為難曹植可不止一次,在一次外出遊玩的時候,曹丕身邊帶了曹植,路上正巧碰到了兩頭牛在打架,兩頭牛打架打得難舍難分,任何人都不能夠近身,突然一隻牛便被另外一隻牛擠到井裡面去了。

于是曹丕便又提出讓曹植作詩,且要求詩句中不能夠帶有牛字,曹植聰慧,很快便知道曹丕不懷好意,自己又有麻煩了,但是曹植是肚子裡有墨水的人,結局意外。

即便是不讓帶“牛”字,這首詩也是寫的極好:兩肉齊道行, 頭上帶凹骨。 相遇塊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敵不懼剛,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洩畢!

曹丕見兩牛打架,讓曹植作詩,詩中不能帶牛字,結局意外

此詩一出,衆人叫好,就連曹丕也挑不出毛病,然而曹植卻并未是以有開心之色,而是愈發傷心難耐,因為曹植知道自己的哥哥對自己仍然心懷芥蒂,自己日後怕是要更加的小心謹慎,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如若不然随時會招來殺身之禍。

雖然曹植更受曹操喜愛,但是最後仍然沒有活得長久,算是英年早逝,繼承曹操大業的是曹丕,但是繼承曹操才華與智慧的卻是曹植,曹植與曹操不一樣的是,曹操更容易被人們稱為是奸雄,而曹植卻有英雄的特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