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在中國古籍《山海經》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而這裡的''不周'',就是後世神話傳說的不周山,而有關不周山的神話傳說,最為著名的便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了,在《列子》一書的記載中,詳細的描述了這一曆史事件:由于少昊氏式微,最終爆發了颛顼和共工之間,有關帝位繼承的争奪戰,最終以共工的戰敗結尾,共工心中不服,于是怒觸不周山,緻使天塌地陷,滔天洪水連綿不絕,最終還是女娲修煉七彩石,才使得這一災難得以平息。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那麼這些典籍記載的不周山,究竟在哪呢?真相讓很多人都想象不到,不周山的現實位置,就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其實在中國古代時期,就已經對不周山的具體位置就行了考證,并确認了帕米爾高原就是《山海經》中的不周山,隻不過很少人知道而已。而到了兩漢時期,這一地區同時被稱為''蔥嶺'',并稱為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據點,古代很多典籍中,都曾描述了這一地區。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在唐代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中,也有對帕米爾高原的詳細記載。而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也記載了''蔥嶺''的詳細情況。馬可波羅提醒道:這裡海拔很高,如果你要途經這裡,就必須帶足水和食物,因為在這裡,你根本看不到其他活物,并且在這裡,你很難将水燒開。而中國在兩漢時期就已經确立起了,對于帕米爾高原的管轄權,并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但随着清朝的統治,''蔥嶺''這個名字,開始逐漸被帕米爾卻取代,并且清朝每年都會派駐官員,對此地進行測繪,并根據地形走勢對當地進行命名,在清朝鼎盛時期,珀米爾高原全境,均在清朝的統治範圍之内。直到清朝衰落之後,清政府在内憂外患之下,逐漸難以有效管理帕米爾高原,而此時的英國開始觊觎中國西藏,而沙俄則想奪取中國新疆。最終這兩個列強,私下裡簽署協定,将瓦罕帕米爾劃分給英國,而帕米爾高原北部則有沙俄獲得。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由于,當時的中國随着清朝統治結束,緊接着又陷入到軍閥混戰時代,是以對于西北邊疆始終顧及不過來,最終該地遭受到殖民者的層層剝奪。在民國時期,中國始終宣稱擁有對帕米爾高原的國家主權,随着新中國的建立,中國和阿富汗政府協商後,在劃分兩國邊界時,主動放棄了瓦罕帕米爾地區。

中國128年後收回的領土:古稱‘’不周山‘’,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

而在2011年時,中國在和塔吉克斯坦協商邊界中,确認了1158平方公裡的帕米爾地區為中國領土,此時帕米爾高原已經失去了128年。但随着新絲綢之路的不斷推進,這裡再次成為絲路的重要紐帶,并且随着開發建設,這裡已然成為旅遊休閑的好地方,但想要觀賞這裡的景光,你首先要帶好氧氣瓶,畢竟這裡是平均5000米的高海拔地區,遊玩事小安全第一。

中國收回分離128年的領土,總面積達1158平方公裡,古稱''不周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