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拿破侖戰争一般都是指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威震歐洲那段時間所進行的戰争總和,拿破侖在那個時間段是歐洲舞台最閃耀的君王,也是最閃耀的戰争統治者,但拿破侖戰争最終以拿破侖的失敗告終。法國慘敗之後開始不負歐洲霸主的地位,國力逐漸被英國反超,其實拿破侖的失敗并不是不可思議的,他的最終失敗并不是偶然,而是戰争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拿破侖起家史

戰争貫穿拿破侖一生

拿破侖以戰争起家,戰争也貫穿着拿破侖的整個生涯,他的成功和失敗不僅影響整個法國,也影響整個歐洲,在拿破侖所經曆的大大小小戰争中,有兩次失敗對拿破侖的政治生涯有重要影響,一是萊比錫戰役的失敗,拿破侖成為階下囚,二是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拿破侖再一次成為階下囚,直到生命終結。

滑鐵盧之戰是拿破侖的最後一戰,這場戰争為後人所稱道,因為其擁有極其傳奇的色彩和最多的不可預料性,對于滑鐵盧戰争失敗的原因也是衆說紛纭,很多學者将戰争失敗的原因歸結于格魯西,認為如果不是格魯西延誤戰機,滑鐵盧戰役法國聯軍不一定會失敗。其實滑鐵盧戰役法國聯軍的失敗是曆史,必然并不能怪罪于一個将領。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2、政治與戰争相輔相成

戰争和政治是相輔相生的關系,列甯曾經表示戰争就是政治的延續,任何戰争都和政治有脫不清的關系,某個國家在這段時間所主導的戰争一定和他所經曆的政治時期有關。探究拿破侖戰争為何會失敗,一定要對那段時期的政治有充分了解。1794年的政變讓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沒有辦法繼續進行法國大革命,已經進入過分革命階段,雖然法國經曆十餘年的革命動蕩,但是資産階級革命的任務已經完成,資産階級政權已經确立,法國的封建統治已經結束,農民的問題也基本解決,可以說法國在當時有最好的資本主義發展條件,但是當時的政府并無沒有鞏固相應成果。

法國政府并沒有按照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進一步鞏固勝利果實,而是為了自身利益放棄資本家的利益,也放棄難得的經濟穩定,當時的法國通貨膨脹現象嚴重,貨币貶值,物價飛漲,人民生存困難,一些地區開始使用配給制度保證基本需求,但即便如此,1797年法國的财政赤字也達到2億5,000萬法郎,這是整個法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造成這一經濟危機的原因就是上司集團的驕奢淫逸,以及政府官員的堕落腐化。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3、拿破侖成為利劍,順應時代

經濟情況的惡化使法國國内的社會充滿動蕩,1797年3月至4月,法國革命分子在兩院投票中占據優勢,他們試圖恢複往日的利益,發動政變後,民主派勢力在1798年4月的選舉中獲勝,但是同年5月11日的花月政變又宣布選舉無效,這使得時局更加動蕩,群眾更加反感政府的無能。

最嚴重的是1798年4月的反法同盟,當時的歐洲大陸對法國構成直接威脅,在内憂外患的沖突下,法國已經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資産階級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當時的法國人明确禁止獨裁,但是隻有獨裁者才能夠阻止社會倒退,一些社會活動學家甚至聲稱法國需要利劍,而這把利劍就是拿破侖。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拿破侖在法國擁有最高的政治聲望和最雄厚的軍事資本,實際上拿破侖是法國接連不斷革命鬥争的産物,拿破侖從戰争中起家,不斷提升職位,到1795年,已經成為司令官,在對意大利的戰役中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在1799年法國政府瀕臨崩潰之時,拿破侖正在埃及作戰。

遠在埃及的拿破侖有極強的政治敏銳性,他意識到現在是奪取政權的最佳時機,他将軍事指揮權交予他人,便直接回到法國南部,當時的資産階級将拿破侖視為救星,在資産階級的上司下,拿破侖成為法國政治絕對的主角。雖然拿破侖和法國資産階級是互相利用的關系,但是拿破侖也确實讓法國國力有所提升,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二、拿破侖在位期間的行動

1、鞏固成果,打擊反法同盟

拿破侖上台最主要的任務是鞏固法國革命的成果,同時必須挫敗反法同盟,否則法國的内憂外患将一直存在,拿破侖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國内環境變得更加穩定,在政治上拿破侖完善機制,提高效率,尤其是對新憲法的修訂,使得法國政府工作變得更加順暢,但是拿破侖也逐漸形成了獨裁統治。經過數年的改革,一個以拿破侖意志為主導的獨裁政權建立起來,無論是中央憲法還是地方法律,都要以拿破侖的意志為基準。

在拿破侖上台之初,法國面臨歐洲反法同盟的威脅,拿破侖一開始并不想以戰争的形式兵戎相見,曾經發出過停火建議,但并未遭到重視,于是拿破侖決定訴諸武力,1800年拿破侖首先對奧地利進行打擊。彼時法國的軍事條件已經占據絕對上風,拿破侖迫使奧地利簽署不平等條約。随後拿破侖又向英國發動戰争,拿破侖的作戰政策不僅僅是利用武力威懾,他也會用外交政策使英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通過數年戰争,法國已經在西歐取得絕對優勢,雖然法國軍隊沒有在英國本土作戰,但反法同盟已經煙消雲散,法蘭西帝國已經不可阻擋。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2、法國開始不可戰勝,拿破侖不可一世

這個階段法國軍隊之是以能夠節節勝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國所推行的資本主義制度是符合是國際潮流的,拿破侖在當時并未逆時代而行,他不僅鞏固了資本主義革命的成果,也滿足了底層人民的需求,當時的法國從上到下都對拿破侖愛戴有加,沒有内部沖突,一緻對外,法國自然是不可戰勝的。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三、拿破侖失敗原因

1、擴張是必然結果

資本主義的發展勢必會帶來現實問題,拿破侖已經不滿足于隻在法國的範圍内稱帝,他想稱霸整個歐洲,是以進行掠奪,擴張是資産階級的本性,也是拿破侖的需要,當時拿破侖受到資産階級的愛戴,受到底層人民的擁護,他被勝利所陶醉,于是開始對外擴張,希望能夠通過戰争來做到完全稱霸歐洲。拿破侖的目标是一統歐洲大陸,徹底擊敗英國以及沙俄,1806年,拿破侖開始對英國采取貿易戰,同時拿破侖繼續對周邊國家進行武力作戰,迫使他國同意法國的不平等條約。

無論是對意大利瑞典還是西班牙的殘酷鎮壓,都顯示出拿破侖已經走火入魔,他不再想通過和平演變的方式成為歐洲霸主,他急切的希望通過武力來成為歐洲之王,最後拿破侖不得不和沙俄進行正面對抗。在和沙俄進行決戰之前,拿破侖解散了養老院,廢除了民法典,拿破侖真正成為法國的帝王,而法國也成為拿破侖一個人的國家,可以說拿破侖在決戰之前已經徹底恢複封建統治,雖然一些改革措施是在資産階級政策下運作的,但是拿破侖已經背離資産階級的初衷。

2、擴張帶來反抗,法蘭西帝國轟然倒塌

由于拿破侖野心的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進行解放運動,民族戰争和民族運動在歐洲大陸蓬勃興起,拿破侖此時應該穩定民心,在解決内亂之後再出兵沙俄,但是拿破侖想以戰争為契機完成對整個歐亞大陸的威懾,這種急切的心理,讓法國這一龐然大物轟然倒塌,可以說萊比錫之戰基本上決定拿破侖的命運,滑鐵盧戰役隻是拿破侖的終結曲而已。

從威震歐洲到階下囚,拿破侖做錯了什麼?

3、法國優勢蕩然無存,拿破侖做錯選擇

到拿破侖戰争後期戰争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性質的變化也導緻法國的優勢蕩然無存,拿破侖失敗的原因顯而易見,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完成整個歐洲大陸的擴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法國資産階級雖然強大,但需要和平穩定來鞏固成果,需要進行戰略轉移,需要對成果進行消化,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才是拿破侖應該做的事情,一味的尋求戰争,注定前途渺茫。

結語:

拿破侖之是以能夠登上曆史舞台是因為資産階級的發展,而拿破侖之是以退出曆史舞台,是因為他不尊重資産階級的發展規律,拿破侖戰争對于資産階級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法國從歐洲頂點開始不斷下跌,逐漸被英國超過,被德國超過,這也注定了法國在一二戰時期的戰敗地位。馬歇爾指出,拿破侖戰争的失敗其實是時代的結束,拿破侖隻是資産階級的犧牲品,隻不過他本人并不知道這一點,說來拿破侖也是一個悲情色彩十足的角色。

參考文獻:

《拿破侖傳》

《列甯選集》

《法國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