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釋出關于印發《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禁止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絡音視訊服務提供者制作、釋出、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訊資訊。有關于“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等話題引發網友讨論。

事實上,早在去年,“大胃王吃播”就受到了國家網信辦等部門的管制以及視訊平台的下架整頓。南都記者關注到,廣州、深圳等地去年以來出台了反浪費食物的有關規定,整治“吃播”亂象。在心理學專家看來,觀衆愛看吃播是出于替代性滿足心理和抵禦孤獨感。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圖據中國新聞網。

“大胃王吃播”亂象早在去年就開始被整治

17日,在#禁止制作釋出暴飲暴食視訊#的微網誌話題下方,大部分網友都評論支援禁止制作暴飲暴食的視訊,并表達了對“造假”、“催吐”等現象的反對态度。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吃播不都是暴飲暴食”“不要一杆子打死”,不少網友對“正常吃飯或者介紹美食的吃播”表示認可。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吃播一直是國内各大視訊平台上的一個熱門内容。吃播指的是以吃東西的畫面為主要内容的視訊或者直播,并不是所有吃播都以吃得多為賣點,很多吃播把内容中心放在食物味道或者形式等方面;而備受争議的“大胃王吃播”單指以吃得多甚至是吃到吐為賣點的吃播視訊。

早在去年,“吃播”浪費嚴重的問題就備受争議,大胃王吃播亂象被央視等媒體批評,更有3歲女孩被爸媽喂到70斤當吃播賺錢等“畸形吃播”出現。為了在“吃播”路上出奇出新,不少人開始“劍走偏鋒”,一些主播為了博取關注,假吃、催吐,浪費食材。

去年8月,快手、抖音、B站、鬥魚、虎牙等視訊平台紛紛響應,加強對美食類視訊内容的稽核,并清理了一批浪費糧食、假吃催吐、宣揚量大等博眼球炒作的“大胃王”、“吃播”類視訊,并在相關欄目中提示“珍惜糧食、合理飲食”。

2020年8月31日,國家網信辦召開深入推進商業網站平台和“自媒體”傳播秩序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自媒體”基礎管理專項治理和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推進會,1個月以來,主要網站平台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直播平台338款,處置違規“吃播”賬号1.36萬個。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廣州、深圳等地出台反餐飲浪費法規

地方立法出手制止餐飲浪費。去年11月26日,《廣州市反餐飲浪費條例》經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查通過,正式獲準施行,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誤導、誘導消費者過量點餐,不設定最低消費額等,該條例也是廣東省内首部反餐飲浪費法規。上述條例通過的次日,《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審議通過,決定提出禁止網絡吃播宣揚暴飲暴食等。

2021年9月15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對深圳關于《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據悉,深圳全面清理制作、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及其他浪費食品的有害資訊内容及相關違規賬号,切實遏止“吃播”“喝播”亂象。共清理相關有害資訊1.6萬餘條,封禁違規賬号304個,警告違規直播2場,增加關鍵詞100餘個。

前不久,在視訊平台上,一種以“喝”為主題的“喝播”又悄然流行,其主要内容就是大量喝下如酒、果汁、奶茶類的各種飲品以吸引流量。

2021年5月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釋出會上,國家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張擁軍表示,吃播喝播的内容應當是平台大力整治的,下一步将督促網站平台履行主體責任,嚴管排行榜、熱點榜、雙首頁、精華區流量入口,對于老是展示此類吃播喝播的賬号,要納入黑名單,慢慢從根源上把這些問題解決掉。針對此現象,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平台随後相繼釋出公告,打擊“問題喝播”。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抖音釋出打擊“海量喝播”的公告。

暴飲暴食有哪些可怕後果?

暴飲暴食的行為不僅浪費食物,還有害健康。暴飲暴食有哪些可怕後果?據央視此前報道,有專家表示,暴飲暴食之後的嘔吐,一次就可能會造成贲門撕裂,嚴重甚至可能導緻食管撕裂。此外,如果經常因為吃多了催吐,反複造成贲門撕裂,可能會造成食管裂孔疝,更嚴重甚至會導緻食道癌。

大胃王吃播再遇強監管,心理專家:看吃播或出于抵禦孤獨心理

為啥愛看吃播?心理學專家:替代性滿足和抵禦孤獨

在心理學專家看來,觀衆愛看吃播到底是出于怎樣的心理?對此,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羅品超在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替代性滿足心理。也就是說‘我想,但我不能’,比如減肥的人自己想吃但是不能這麼吃,距離遙遠的美食想吃但是吃不到,看着别人吃也能得到滿足,這是一種間接心理體驗;二是抵禦孤獨感。孤獨感是現代人重要的生命命題,很多人都會覺得即使你在千萬人中,也沒人能和你真正默契,沒人能真正懂你,這是心理上的孤獨。一個人吃飯是孤獨感的現實生活中的表現,而這時吃播的陪伴就變成一種重要的社會支援。”

同時,羅品超也談到了現代人的獵奇心理,她認為現代人資源豐富,很多正常的生活行為已經無法讓某些人産生新鮮刺激感,而人天生有追求新異刺激的需要,這部分人無法通過自我調節處理這個沖突,吃播正好提供了一個載體。有些吃播的食物是不常見的,進食過程甚至是令人不适的,這些人可能通過看這種吃播尋求心理刺激。

當然,在羅品超看來,目前的吃播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她表示,現在吃播的重點在“播”而非“吃”,主要是在群眾的消費心理、飲食的心理療愈作用等觀念上出現誤導,“吃播的本質應該是‘吃’而後‘播’,這樣才能起到積極作用。”

綜合:南都記者 馮奕然

綜合自南方都市報往期報道、北京青年報、央視網、微網誌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