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司馬家篡魏過程中,淮南軍區的抵抗是最為激烈的。

淮南三叛,此起彼伏,司馬家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徹底控制該處。

之是以如此,與當時淮南軍區特殊的情況有很大關系。

特殊的淮南魏國的國防重心,主要在四處:北線的幽州、西線的關中、南線的荊州、東線的淮南。魏國在這四處分别設立了東西南北四征将軍。

淮南,是魏吳争奪的重心。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我們知道,自曹操四越巢湖開始,曹魏攻勢的重心一直放在淮南。

相比之下,曹魏對益州、荊州的攻勢就少得多,規模也小得多。

而曹操死後,魏吳争戰中,不管是魏伐吳,還是吳伐魏,荊州通常都是輔攻方向,淮南才是主要方向。

是以,此處魏軍的力量非常強大。

一直以來,曹魏對此地管理人選都非常重視。

一開始,該地的負責人由諸夏侯曹擔任,夏侯惇、曹休都曾做過該區域的負責人。

曹休死後,曹魏集團老臣滿寵接任。滿寵雖不是諸夏侯曹本家人,但是從曹操入主兖州時就跟随曹家,可謂曹家絕對信任的老臣。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可以說,在很長時間内,淮南都擁有很強的軍力,而且都牢牢掌握在曹家或曹家親信手中。

權力的遊戲魏明帝死後,曹爽、司馬懿開始聯合輔政。

曹爽、司馬懿将老臣滿寵調回中央(不知是因為滿寵年事已高,接回來享福,還是為了防止滿寵坐大)。

當時,曹爽、司馬懿表面上合作關系還不錯,對于征東将軍之位,不敢過于偏心。

而從各方面來說,王淩,都是最理想的接班人。

王淩在東南二十餘年,有文武全才,表現卓越,在當時沒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選了。

問題是:王淩,是獨立于曹爽、司馬懿兩家之間的另一勢力。

王淩與司馬懿有些類似,他是王允(就是除董卓那位)的孫子,家族影響力在當時比司馬家還高。而且,他人脈甚廣,與郭淮是親家,與夏侯玄(曹爽集團)、司馬懿關系都不錯。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顯然,曹爽是不希望王淩像曹休、滿寵那樣在淮南主事的。

在打壓司馬懿後,曹爽開始對淮南動手。

曹爽做了手腳,安排了兩個人進入淮南。

一位是文欽,這位将領是曹爽的死黨,被任命為淮南牙門将、廬江太守,算是曹爽插入淮南的一顆釘子。

另外一位是諸葛誕。此人的政治立場很不明确。他既和夏侯玄關系頗好,又和王淩、司馬懿是姻親。

諸葛誕被安排到揚州主官民事,顯然,可以分王淩之權。

是以,淮南三叛前,淮南地區的主要權力人物,是曹爽派(文欽)、獨立派(王淩)和中間派(諸葛誕組成),司馬家在這裡毫無基礎。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這個格局,也注定了淮南地區的軍權體系十分複雜,司馬家不可能簡單直接地拿回來,也注定了該地區各派力量很難團結起來一緻反抗司馬家!

分而制之司馬懿奪權後,如何處理淮南問題,成了一道難題。

淮南軍權不奪,司馬家不安;

淮南軍權奪急了,東吳有機可趁,對司馬家也不利。

司馬懿收關中軍權時,一紙調令,征夏侯玄入朝即可。

對淮南可不能這麼玩!

司馬家表現出了穩健、精密的政治手腕。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司馬家采取了三步走的政策,逐漸奪取了淮南軍權。

1、聯文欽、諸葛誕,消滅王淩。

征東将軍王淩,是當時唯一可以和司馬懿抗衡的人物。

他所掌握的東線軍隊,兵力雄厚,除此之外,征西将軍郭淮是他妹夫,征南将軍王昶對他“以兄事之”,荊州刺史王基受恩于他。

但是,司馬懿知道:他本人在關中、荊州影響力也頗深,除非自己到了牆倒衆人推的地步,否則,這兩處威脅不了他。

王淩的軟肋是:對淮南的控制不穩固!

曹爽安插的文欽、諸葛誕分了王淩許多權力!而且,他們三人在權力摩擦中早已勢同水火!

司馬懿不動聲色地繼承了曹爽壓制王淩的政策,對文欽、諸葛誕加官進爵,以固其心。

最後,在文欽、諸葛誕的配合下,當司馬懿前來時,王淩連抵抗的基本力量都沒有,迅速投降了。

2、削弱諸葛誕、文欽,分而制之。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這一步,是淮南三叛中仗打得最大,代價也最大的一步。

消滅王淩後,為了保持淮南穩定,司馬家仍然沒有直接安排人來接過淮南。

諸葛誕擔任鎮東将軍。

随後,司馬家利用諸葛誕東關戰敗的機會,把他調去作鎮南将軍,以毋丘儉為鎮東将軍(諸葛誕并沒有被降級,新來的毋丘儉也非司馬一系,故衆心仍安)。

如此,毋丘簡雖多有戰功,但畢竟在淮南無甚基礎,是以,淮南地區地區實際上隻剩下文欽的力量了!

諸葛誕雖然仍為鎮南将軍,但調離淮南,實力也受到了削弱!

随後,在夏侯玄被殺後,毋丘儉、文欽起兵,諸葛誕雖與夏侯玄為友,但厭惡文欽(多年權力摩擦,成了死敵),不但不相助,反而替司馬家擔任起了急先鋒。

3、輕松解決諸葛誕。

此時,不安定勢力,隻剩下“中間派”諸葛誕了···

不必講了吧!

後記完成對淮南三叛的鎮壓後,司馬家在淮南的基礎仍然不甚穩固。

石苞,是司馬家從底層提拔出來将領。司馬炎,是一位頗為豁達大度的君主。

可是,在石苞掌管淮南地區時,司馬炎猜忌石苞,險些引發再次動亂!

司馬懿為何無法染指曹魏東線兵權?魏國曆任征東将軍都有誰?

可見:司馬家對淮南的統治始終很不穩定!

而且,淮南這個地方的将領天然就是中央猜忌對象(距離統治中心近,兵力強大),這一點,似乎與将領本人的忠誠度沒有完全相關的關系。

總的來說,淮南軍區,由于其地位重要,長期擁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和相對獨立的将領體系(滿寵、王淩等人都在此數十年,經營頗深)。

是以,淮南地區,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強的地方勢力派别。

司馬家對這個地方勢力常年不曾染指,毫無影響力。

而要想處置這個地方勢力,司馬家既要顧慮淮南軍區本身強大的軍力,也要顧慮到淮南地區軍政首腦錯綜複雜的人脈關系,更要顧慮到東吳趁亂而入!

是以,司馬家不敢過于直接地通過大幅度更換将領來奪取權力。他采取了分步驟的方式,一步一步奪取權力。

可以說,收取淮南軍權,是司馬家徹底安定内部,開始進行統一戰争的基礎!

258年,當諸葛誕被殺,淮南三叛徹底平息時,司馬家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西面的蜀國。

紛紛擾擾的三國時代,即将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