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早在幾萬年前,弓箭誕生之後,颠覆了當時的部落戰争形态。以前的肉搏近戰,在弓箭出現之後,也可以轉為伏擊遠戰,甚而少數人就能靠弓箭擊敗強大的對手。

夏商以後,随着戰争規模的擴大,武器也在不斷更新。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以弓箭為例。弓在不斷更新,為了射程,出現了複合弓;為了連發,出現了連弩;為了精準,出現了弩機、床弩。而與弓同步進行的是,箭镞也在不斷改進。

最初的時候,箭镞隻是磨尖的石頭,綁在箭杆上,這種箭镞沒有倒刺。後來,銅器出現,箭镞的形制也越來越多。

為了增加殺傷力,商朝的銅箭頭是雙翼帶铤式。這種箭镞,中間是凸起的脊,兩側是向外伸展的三角狀翼,翼外側是鋒利的刃。兩翼向前聚成箭鋒,向後又形成逆鋒倒刺,脊的下端,就是铤,用來安裝箭杆。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後來,銅箭镞的形狀不斷變化,比如兩翼加大,倒刺更加尖銳,兩翼上又增加血槽等。這樣可以讓敵人受傷面積增大,加快失血,拔出來也不容易。一句話,就是為了有效殺傷敵人。

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菱形和三棱形箭镞,同時箭镞變得細長,有些箭镞可以長達40厘米。

這時期,尤其以戰國時期,秦國的三棱箭镞最為出名。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秦國不僅要與六國争雄,同時還要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而遊牧民族善于騎馬射箭,怎麼對付他們,成了大問題。在長期戰争中,他們發現,以弩對付遊牧民族很有效。

秦弩是踏橛弩,必須用腳蹬住,借助全身的力量來拉弦上箭,射程可達300米。而弩所用的箭镞,就是三棱箭镞。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考古專家在墓中發現了許多秦國三棱箭镞,同時檢驗了900多個箭頭。他們發現,這些箭镞的三棱,誤差在0.02毫米以内,幾乎算得上一模一樣了!

三棱箭镞,是流線型的造型,和現代的子彈頭一樣。這種設計,符合空氣動力學,箭镞在飛行過程中,上下左右的氣流一樣。這樣,箭矢在空中時,就不會飄搖不定,能夠平穩射中目标。當然,這種造型,還能夠減小空氣阻力,是以射擊距離,比雙翼箭镞的箭矢遠。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秦軍的弩箭攻擊力,由此得到加強。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後,發動了對匈奴的全面戰争。一年時間,徹底擊潰30萬匈奴騎兵,收複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秦國制造的三棱箭頭有多牛?專家:符合空氣動力學

這其中,弩和三棱箭,發揮了重要作用。

還有一點,統一标準的箭镞,能夠讓不同地方的士兵,得心應手的使用,而不需要因镞而異。這樣,士兵的戰鬥經驗就不會浪費,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