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強硬派”萊西當選總統,美國麻煩來了?

作者:美國僑報網
伊朗“強硬派”萊西當選總統,美國麻煩來了?

16日,伊朗德黑蘭,萊西的支援者在集會上舉着智語。(圖檔來源:美聯社)

【僑報網綜合訊】伊朗總統選舉委員會主席19日宣布了伊朗第13屆總統選舉的初步統計結果。初步統計顯示,伊朗司法總監易蔔拉欣·萊西赢得選舉。

萊西赢得伊朗總統選舉

據伊朗國家電視台當地時間19日報道,初步統計顯示,伊朗司法總監易蔔拉欣·萊西赢得了1780萬張選票,得票率約為62%。“今日俄羅斯”稱,萊西赢得2021伊朗總統選舉的勝利。

伊朗第13屆總統選舉于當地時間18日上午開始,一直持續到19日淩晨。有4名候選人角逐總統職位,分别為伊朗司法總監萊西、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總司令穆赫辛·雷紮伊、伊朗議會第一副議長阿米爾·侯賽因·加吉紮德·哈希米、伊朗央行行長赫馬提。萊西沒有真正的對手, 一直領跑民調。

現年60歲的萊西于上世紀80年代進入伊朗司法體系工作,曆任多個進階司法職位,2014年擔任伊朗總檢察長,2019年出任伊朗司法總監至今。萊西2017年就曾參加總統選舉,但最終敗給了魯哈尼。他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的忠實追随者。

伊朗政壇将轉向強硬派主導

這是伊朗自1979年建國以來的第13次總統選舉,雖然被認為隻是“走過場”,但對于正處在内外交困之中的伊朗而言,這場選舉仍然意義重大。

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内伊82歲。分析認為,未來很有可能由萊西接任哈梅内伊最高領袖的職位。

據美聯社報道,現任總統魯哈尼是溫和保守派的代表, 但萊西屬于強硬派代表。他在競選過程中曾強調,未來将建立強力政府,打擊腐敗,解決伊朗的經濟問題。

這一次大選幾乎都是強硬派的天下,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魯哈尼所推行的溫和政策——包括緩和和西方的關系、主動限制核能力換取解除制裁等,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是以伊朗群眾對魯哈尼政府、對溫和派的支援正在日趨下降。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殷罡認為,目前伊核協定面臨破産、伊美關系陷入僵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哈梅内伊認為溫和派繼續執政已不适合,需要更強硬的候選人上台,是以伊朗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将往強硬派方向轉變。

美伊伊核談判或再陷危機

伊朗政權更疊,最令人關注的則是正在進行中的美伊伊核談判。

截至目前,美伊非直接談判已進入第六輪。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17日,伊朗副外長阿拉格希表示,維也納談判取得了切實進展,目前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恢複伊核協定,但仍有一些關鍵問題有待談判解決。他還表示,大選結果不會影響談判程序。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萊西近期在參加電視辯論時表示,他會“尊重伊核協定”,建立一個“強力”政府。

“伊朗新政府上台後,仍然會把恢複協定、取消制裁作為核心目标。”殷罡指出,伊朗新政府上台後,最重要的還是處理和美國的關系,若是最終無法恢複伊核協定,那麼不排除會爆發嚴重沖突。

中東局勢或受影響

在伊核問題之外,強硬派政府上台後,美伊關系可能會更具對抗性,進而影響到中東地區局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田文林稱,伊朗強硬派上台,對于美國和以色列來說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伊朗可能會在地區事務中采取更加強硬、激進的政策,尤其是強化和美國、以色列的對抗。但對于其他阿拉伯國家,伊朗還是會注重團結,盡量拉攏。

“中東地區的沖突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伊朗和美以對抗加劇,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導緻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朝着更加緊張的方向發展,甚至不排除會擦槍走火,爆發一些比較嚴重的沖突。”田文林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