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做過ZARA亞洲第一門店店長,今年雙11在阿裡幫着實體店們做這些事兒

入職阿裡巴巴雲零售事業部的第三天,殊勤就被叫到了杭州中大銀泰城,她要去看看建立的天貓智慧快閃店。此前,殊勤曾帶領ZARA亞洲第一門店拿下超過2億的年銷售額。

“那天商場一開門,我就沖進去了。”興緻勃勃地體驗完試衣鏡、互動大屏等“黑科技”後,殊勤在門店外站了好一會兒,這時,她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中午團隊吃飯的時候,殊勤本來還有點猶豫,該不該說出她的建議。“之前在外企,都有固定的彙報路徑,是不能越級彙報的。”但雲零售的同僚們卻毫不在意,他們想以最快的速度知道問題所在。

殊勤的答案是,智慧快閃店在商品陳列和動線設計上存在不足,這些都是實體零售最為關注的要素。“那周快閃店的主題是‘天貓牛仔節’,有Lee、CK、Levi’s和Gap這四個品牌參加。Lee時尚,CK簡約,Gap休閑,Levi’s偏向街頭。但所有衣服都疊得整整齊齊,看不出品牌風格的差異性。”

在殊勤的建議下,團隊立即調整了陳列,依據品牌各自的風格,讓平鋪着的牛仔褲“站”了起來,還配上了T恤、外套等全套穿搭。另外,GAP 的DIY包包互動展台被挪到了最顯眼的位置,門外的消費者隻要掃一眼,就能産生入店的興趣。像這樣的時時複盤,殊勤進入阿裡後每天都在經曆。

據介紹,今年雙11期間,天貓在全國11城,52大核心商圈,布局了60多個智慧快閃店,線上下關聯了近10萬智慧門店。智慧門店不僅将與天貓打通支付、商品和會員的資料,店内的智能大屏将于消費者實時互動,完成線上線下引流。

她做過ZARA亞洲第一門店店長,今年雙11在阿裡幫着實體店們做這些事兒

主題為“天貓牛仔節”的智慧快閃店

而殊勤也打算雙11去智慧門店駐點,幫助品牌的實體門店最大化利用雲零售的新技術。“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品牌從心底裡認可天貓智慧門店。”殊勤說。

<b>第一店長初養成</b>

2011年,殊勤收到了旗下擁有Only、VeroModa、JACK&amp; JONES等多個時裝品牌的绫緻集團抛來的橄榄枝——為绫緻開發海外供應商,工作地點是印度和孟加拉。

機會來了,這是殊勤的第一反應,她迫不及待想去第一線,看看國際服飾品牌的生産源頭。殊勤發現,早在五、六年前,印度和孟加拉的大型服裝廠自動化效率已經很高。工廠裡布滿了錯綜複雜的軌道,所有的衣服順着軌道迅速地完成一道道工序。最好的工廠能同時拿到來自ZARA、H&amp;M、C&amp;A等一系列快時尚品牌的訂單。

兩年間,殊勤算是熟悉掌握了服飾行業後端供應鍊的管理,但她還想更進一步,去前端門店看看。ZARA招聘管培生的消息吸引了殊勤的注意。過五關斬六将之後,最初在天津面試的殊勤,在終面時卻提出了要去北京入職的想法。

“一輪輪面試中,我開始意識到,零售與城市、地理位置有很強的關系,做零售就一定要去零售最強的地方。”殊勤最終如願以償,她去的第一家門店是位于東三環的藍色港灣店。9個月之後,由于表現出色,殊勤被調任之望京門店擔任店長。

“ZARA的門店隻有靠銷售,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商品。”殊勤說,ZARA的後端供應鍊系統是全球化的,如果西班牙生産了一萬件衣服,全球的店鋪都會去搶。但供應鍊系統會根據每家門店第一天、前三天和前七天的銷售情況,自動配置設定每個門店的補貨量。“如果前三天沒賣好,你就拿不到那麼多的補貨,誰都幫不了你。”

她做過ZARA亞洲第一門店店長,今年雙11在阿裡幫着實體店們做這些事兒

殊勤在ZARA十周年大會上向CEO提問

“傳統零售重在細節。每一款商品都有對比款,要懂得取舍,才能做好爆款營銷。

為了提高連帶銷售量和複購率,你必須知道怎樣搭配組合商品,這些最終都會落實到陳列和模特上。”殊勤說,最極緻的狀态下,ZARA店長能預判出每天每件新款的銷售量,并且有能力通過調整陳列、激勵團隊,完成既定目标。

8個月後,望京店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殊勤也被提拔為ZARA西單大悅城的店長。2015年5月,西單店完成擴店,當年這家TOP級門店做到了超過2億的銷售額,成為ZARA在亞洲銷售第一的旗艦店。

<b>因電商而變的ZARA</b>

2006年,ZARA進入中國。據ladymax報道,2016年底,ZARA在全球98個國家中共有2000多家門店,中國的門店數量已達193家。

但在去年,ZARA宣布放緩開店速度,加碼電商管道。

作為ZARA亞洲第一門店的店長,殊勤感到了極大的壓力。她發現,就像總部分析的那樣,ZARA的消費者确實開始更頻繁地通過官網和ZARA天貓旗艦店購置衣服。門店要想提升業績,必須做出改變。

她做過ZARA亞洲第一門店店長,今年雙11在阿裡幫着實體店們做這些事兒

zara天貓旗艦店已經擁有超過1100萬粉絲

為了幫助線下門店适應新的零售環境,ZARA開始嘗試采用電商的邏輯,在全管道方面做了一系列嘗試。ZARA要求門店在退換貨時,要向消費者提供電商一般不刁難、無障礙的體驗。同時,如果有消費者拿着電商的照片來門店咨詢,ZARA的店員要使用人手一個的移動裝置,在最短的時間内,為顧客找到這件衣服。

除此之外,變化最大的,要數ZARA的門店陳列邏輯。殊勤舉例說,去年冬天,刺繡元素特别流行,隻要打開手淘,使用者就能看到《ZARA最新刺繡系列》,轉化效果十分顯著。放在以往,ZARA門店會按商品系列或風格做陳列。但這次,ZARA幹脆将女裝區分成了WOMAN(經典線),BASIC(日常線),TRF(年輕線)三個區間,把每個區域最好的引流位置留給刺繡。改變之後,門店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不少。

也是在去年,ZARA開始将互動屏等智慧硬體投放到西班牙的一些門店。但在中國,ZARA的智慧門店進展緩慢,讨論了一年也沒能在最大的西單店落地,這讓殊勤感到特别可惜。也就是這個時候,阿裡提出的新零售,讓她又一次看到了新的機會。

為了拿到阿裡巴巴雲零售事業部的offer,殊勤開始不停收集資料,用PPT向面試官描繪她對新零售門店的構想。“當時我在北京,阿裡團隊在杭州,我們經常深更半夜開電話會議。”殊勤笑着說,就算當時沒進阿裡,這幾輪深夜長談,也能幫她摸到新零售的門了。

拿到阿裡巴巴雲零售事業部的offer後,殊勤立即收拾好行囊,奔赴杭州。就和當年南下印度工廠,然後北上ZARA打拼一樣,這一次選擇,殊勤也沒有絲毫猶豫——“因為杭州是電商的中心,也是新零售的中心。”

<b>新零售很簡單</b>

入職雲零售後,殊勤跟着雲零售團隊跑了許多商家,向他們介紹天貓的智慧門店。在所有商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奧康。

“所有人統一着裝,白色上衣和黑色褲子。”奧康列隊歡迎的陣仗,讓殊勤感受到了國貨品牌對天貓智慧門店的重視程度。但她受到的沖擊,不止如此。

在走訪奧康、鴻星爾克、植物醫生等品牌的過程中,殊勤發現許多品牌的營運管理體系非常成熟,甚至已經超過了第一快時尚品牌ZARA。“比如,鴻星爾克的教育訓練管理系統,不僅能釋出任務,還能做考試,非常友善。”

了解到每個品牌的營運體系、發展階段各不相同,殊勤開始混迹于商家釘釘群,時不時找商家唠唠嗑。“溝通隻是表面的形式。我們希望讓阿裡的智慧門店,真正融入品牌的營運邏輯中,并且根據品牌各自的痛點,繼續開發産品,進一步幫助他們優化門店營運。”

殊勤并不缺有說服力的案例。

今年618期間,馬克華菲就上線了首家天貓智慧門店。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或發貨的比例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倍,門店銷售額也同比提升了300%;今年雙11前夕,天貓的智能試衣鏡也早早進入了拉夏貝爾、馬克華菲、GXG、only、GAP、優衣庫等品牌的線下門店内,“魔鏡”不僅讓年輕人争相圍觀體驗,一些實體門店還的銷售額實作了同比翻番。

她做過ZARA亞洲第一門店店長,今年雙11在阿裡幫着實體店們做這些事兒

拉夏貝爾天貓智慧門店

“新零售對我來講很簡單,就是滿足客戶需求,沒了。”殊勤認為,零售變革的根源,在于消費者行為習慣和需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消費者要買衣服,隻能親自跑到商場。現在,他們躺在床上玩手機的時候,就想買一件衣服,兩個小時以後,就能穿着新衣服和朋友見面了。作為零售企業就要能不斷滿足這些新需求。”

在ZARA時,殊勤從來沒在法定節假日,或重要銷售節點休息過一天。今年雙11,她也打算在品牌的天貓智慧門店度過。“雙11前走訪的時候,就有很多品牌提出,希望今年雙11阿裡能派出專人,親自在門店指導如何在大客流的情況下,高效地使用智慧硬體裝置。”

又是一年奮戰時。這一次,殊勤覺得自己肩上多了一份使命感。她知道,新零售的落地行動已然開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1-9

本文作者: 劉卓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