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鳴:我們碰上了人類曆史上罕見的巨變時代

<b>什麼是三浪并發?</b>

中國變化非常快,加上技術進步,最近幾年以及未來,我們會看到一個特别精彩,也特别殘酷的現實——任何行業都是三個浪同時在發展,我稱之為“三浪并發”。

拿我比較熟悉的零售業來做一個對比。

如果我們把傳統零售作為1.0,2002年到2008年這段時間的國美、蘇甯加上超市作為2.0,淘寶作為3.0的話。雖然當時淘寶發展很快,但是2.0的企業增長更加迅猛。

2008年,淘寶全年的銷售總額是999.7億元,國美、蘇甯、百聯的排名在淘寶之前,銷售總額大概都在1010億到1050億元之間,跟Dell和蘋果一樣,零售2.0跟3.0在那一年交錯。

但是在當時,無論是外部,還是阿裡内部,大部分人都會相信國美、蘇甯未來十年的增長應該會超過淘寶。但很快,淘寶以完全不一樣的勢能和加速度,也就是我講的“黑洞效應”開始形成的時候,逐漸拉開距離。

2008年以後,淘寶用了四年的時間,超過了1萬億元,後面很快超過了3萬億元,達到全球最大。

大概在2010年,阿裡内部意識到淘寶平台成了。而外面開始明白淘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是在2012年的“雙11”,191億的銷售額對整個零售行業的震動非常大。以至于到2013年,幾乎所有企業都開始談電子商務化。

今天再談三浪并發的話,國美、蘇甯是零售1.0,淘寶是2.0,大家關心是3.0的新零售會長成什麼樣?

曾鳴:我們碰上了人類曆史上罕見的巨變時代

<b>看着别人日子很舒服,你能不能熬得住?</b>

三浪并發幾乎存在于每一個領域。那麼這個領域裡面2.0是什麼?3.0是什麼?誰在跟誰競争?這個非常重要。

但是,三浪并發并不僅僅是判斷自己是2.0,還是3.0。你要了解的是,在中國這個階段,由于技術急劇創新,傳統商業相對落後,技術帶來的變革是非常快的,當你在高速增長的時候,你腳底下的地基可能正在快速塌陷。

這在人類曆史上,也可能是非常罕見的巨變時代。

我認為未來的3.0的企業基本就是在三個方面去努力:智能化,線上化,網絡化。

在這些方面努力并有突破的企業才是未來的企業,難點在于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目前傳統行業依然是主導,他們的力量非常強大——體量很大,現金流很大,市值很大,人才儲備很好,而且他們也在努力轉型更新,迅猛發展,争取主導權。

同時,3.0的企業也試圖找到自己切入這些行業的新機會,甚至試圖颠覆行業。從哪個角度切入的企業都有,像這兩年非常熱鬧的網際網路金融和新零售。

在這個時代,處在不同的浪中,需要完全不同的戰略思考跟戰略選擇。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認真想一下:

你的目标、追求是什麼?你要看幾年?

如果你是一個2.0的企業,利用好現在的資源能踏踏實實地做十年,這可能也是一個蠻現實的選擇。

因為技術變化非常的快,對于很多人來說,要趕上變革,不但要求技術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所謂認知上的更新,還有更難的是組織上的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

1.0、2.0的企業要往下一浪更新,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戰,但3.0的企業也非常難,你有一個非常長的孕育期,當你看着别人日子過得很舒服的時候,你熬不熬得住?

如果你是3.0的企業,追求的是未來的理想和突破的話,還是得踏踏實實的去積累,悶頭憋大招,不要追求短期的增長,短期的(資料)好看,甚至短期融資的價格等。

這個時候你可能是寂寞的,因為現在很可能是2.0階段最輝煌的時候。

曾鳴:我們碰上了人類曆史上罕見的巨變時代

<b>大舍大得、大賭大赢、大拙大巧</b>

最後總結一下我自己這些年的心得,還是回到《略勝一籌》裡面提到的三句話:大舍大得、大賭大赢、大拙大巧。

第一點,大舍大得。

基礎是vision,你能看得多遠、多清楚,你對自己有多大的信心。這本身是一個疊代的過程,你看得越遠,走得越遠,走得越遠,你會看得越清楚,實際上Vision是個動詞,重要的是“看”。

我記得很清楚,在長江的時候,李嘉誠先生第一次給長江同學做分享,他專門講了怎麼能看到一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包括對當下情況的深刻了解,以及從最廣泛的角度看未來社會的變革。

是以,Vision是「舍」的基礎,你相信你看見的,你才敢舍,才能真正追求自己要的東西。

第二點,大賭大赢。

稍微展開講一下,這句話提出來時有很多朋友不同意,覺得在鼓勵中國企業家的賭性。但是這個「賭」不是指盲目的下賭注,而是想跟企業家講,真正的戰略壁壘都是因為你在相對早期的大膽投入下才形成的。

馬雲特别擅長這一點,阿裡雲早期的發展非常艱難,公司内部争議很大,一直達不成共識。我記得到了第三年的時候,情況稍微明朗一點了,馬雲去看團隊,上來第一句話就是:“阿裡雲十年之内不準盈利,我們再投100億元。”

大家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知道這是公司的長期業務。而且當錢、資源砸下去的時候,核心能力就起來了。

還有一個反面例子,與阿裡雲幾乎同時起步的雲OS。一直以來,對雲OS投入比雲計算至少低一個量級。如果我們當時真的賭一把,把這5萬台手機自己做了,萬一賣不了,自己去扛,可能阿裡雲手機就起來了。

當時我們的确看不明白,沒看到未來,而且我們的傳統又是不碰硬體,沒下定決心。是以,在關鍵時刻敢不敢下大的賭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這中間有個很有意思的悖論,有的時候别人問:你們下這麼大賭注怕不怕?其實有點像perfect storm,當你真正做大決策的時候,其實并不覺得在冒險,因為在當時的場景下,你覺得就該這麼做,反而外面的人看着覺得風險大。

如果自己内心都不踏實,你覺得風險大,應該不應該賭的時候,其實是投資的甜蜜點,因為你砸下去沒有人敢跟,等别人反應過來的時候,你的優勢已經形成了。

最後一點,大拙大巧。

回過頭來,我們可以講戰略,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初心,回到堅持,回到本分。因為商業最終是為社會服務的,想投機取巧,最終也走不遠。

有的時候看起來慢,反而是快,看起來笨,反而是真正的智慧。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1-30

本文作者: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