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雍正王朝》中,胤禛在戶部追繳過程中,輕敵冒進,一杆子把“馬蜂窩”給捅了。不僅沒能追回戶部的虧空,反而逼死魏東亭;堂堂皇子在大街買家當;一幫官員甚至跑去向康熙喊冤。康熙乍一看,再不出來收拾,恐怕就要引起朝廷動蕩不安了。由此康熙對胤禛的表現頗有微詞,那一句“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既是透着康熙對胤禛的蔑視,更是隐晦提示他。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胤禛追繳戶部欠款的過程

戶部欠款的形成,按照邬思道的分析:一類是生活困苦,無奈而借;二類是不安于現狀而借;三類是跟風而借,唯利是圖。在邬思道看來,第三類人是追繳的重點,康熙真正要查的也是他們。

但胤禛并沒有采納邬思道對三類人的分析,而是一窩蜂的要求全部還錢,上至皇子貝勒下到文武大臣,隻要欠款無論隐情全部限期還款,這個差事辦下來,得罪朝上一衆官員乃至皇親國戚,還逼死了魏東亭,大家眼裡的四阿哥胤禛就是個“冷面王”,就連十三阿哥胤祥都無法了解他的做法。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在追繳戶部欠款的最後一天,收回欠款的人也隻有三成,四阿哥胤禛無何奈何,甚至對那些官員給出近乎央求的話,言外之意是:

“追繳欠款是最後一天了,我傷心的不是我這個郡王不保,是傷心朝中這麼多官員居然隻有家而沒有國,隻有自己而沒有朝廷,而你們這些飽讀聖賢書走進殿堂的,難道不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這道理嗎?”

胤禛是經曆過江南籌赈,親眼目睹百姓的疾苦,憑心而論,太清楚國庫的錢糧的重要性了,難道這些朝廷官員不懂?他們當然懂,能當官的都不是“豬腦子”,隻是就如康熙所言“他們将這個國家當成了皇帝自己的國家”而已,認為“能占就占,能貪就貪”才是真正的識時務。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哪個官員不懂?可這張皮不被扯下來,這些毛壓根不會在乎。是以這些官員對胤禛的話根本不當回事。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在胤禛主動接手追繳戶部欠款時,他就表态“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康熙也贊同他做“孤臣”,但是胤禛沒有真正領會“孤臣”的意思,追繳戶銀前康熙就和胤禛說了自己的想法,所謂孤臣,胤禛了解為孤家寡人,做事隻講理不講情面。而康熙囑咐“孤臣”是指不追求名利、不趨炎附勢的人,有自己思想和個人操守。

而胤禛就是因為得了康熙“孤臣”的囑咐,才會一往無前始終讓人還錢,因為他覺得自己總站在有理的這邊,這才逼着老十胤 當街賣家當,太子買官,魏東亭自殺。

或許從魏東亭自殺開始,就預示着追繳欠款一事不會成功,當初魏東亭所做的一切努力,先是找九阿哥胤禟借錢不成,胤禟在背後教唆和推動下,魏東亭又去找與胤禛交好的十三阿哥胤祥求情。可惜胤禛在“孤臣”路上越走越黑,直接回避了老十三,胤禛頂着孤臣的名号,幾乎将朝上一衆大臣都得罪了。如此一來,真的快成孤臣了。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如果胤禛當時對邬思道的分析,好好收集情報,就能對追繳戶銀一事有個大概章程,就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導緻自己最後幾乎沒落下什麼好處,結果還被欠款官員們嘲笑,嘲笑胤禛面對“法不責衆”的無何奈何,挖苦胤禛小題大做,在慶幸自己能光明正大拖欠國庫欠款,就算主動站出來還款的,也是康熙從大内拿出來的銀子。

行文至此,不由想起崇祯皇帝的嶽父,周皇後的親爹周奎,這貨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李自成大兵壓境,崇祯皇帝被迫無奈,讓嶽父周奎捐助五千兩白銀資軍饷,周奎倒好,向女兒周皇後借了五千兩,然後拿出三千兩“捐獻”朝廷。一番操作下來,周奎反倒掙了兩千兩,朝廷有這樣的重臣,大明王朝有這樣的國丈,大明不滅才是天理不容。

為此,康熙讓太子出面指導一下追比工作的注意方式方法,沒想到太子這時候卻扔出這樣的一句話:“慢!這些老臣的錢一文錢也不能收!”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四阿哥胤禛詫異看着太子,滿臉都是委屈……

太子胤礽給出三個理由:

第一,堂堂“康熙盛世”,追個債弄得衆心惶惶的,皇子叫賣家當、官員自盡,這有損朝廷的顔面。

第二,應該換個還款的方式,到目前追回的款項隻有三成,有必要酌情處理,延期、分期還款。

第三,這些老官員的錢更不能收了,因為是皇上從大内拿出來的銀兩。

接着太子胤礽給出“兩年還清”的方案以後,衆官員高呼“太子聖明”,太子賺足了人望,收盡了人心。康熙苦心安排的一場整頓吏治的大戲就此草草收場。而一直費心費力追繳欠款的胤禛,則孤身一人站在院子裡,委屈到極點。

隻是,胤禛的委屈才剛剛開始,後面還有更大的委屈!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康熙評價胤禛“精明自诩”,隐藏何意

第二天,康熙召開了一場大型朝會,康熙對太子的決定給予評價:兩年還清欠款,都說兩年了,朕還能說啥?到目前為止,追回的欠款不到三成。

康熙的意思很明确:雖然太子胤礽的決定不太滿意,但目前弄成這局面,還有啥辦法呢!這句話雖是批評太子胤礽,但實際是将最終責任歸結到了四阿哥胤禛的身上。胤禛的委屈,又追加了一層。

胤禛的錯誤就是這次追比欠款啟用了田文鏡,此人剛正不阿,不近人情,甚至可以說尖酸刻薄、不善變通,徹頭徹尾的“孤臣”。在災情的時候,直接頂撞官員的做法尚且有效,幫助胤禛順利完成了籌赈。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不過這次追比戶部欠款,胤禛再次讓田文鏡出手,勢必适得其反,田文鏡并沒有量情度勢,在康熙看來田文鏡做得有點過了,當街頂撞皇子不說,還間接導緻魏東亭自殺身亡,還因為一兩銀子羞辱老狀元。

前文也說了,無論是邬思道還是康熙,其實都希望胤禛視第三類人為重點,康熙主要是想讓胤禛攪和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禩兩人的勢力,因為太子和老八是代表着欠款兩大勢力的集團,但胤禛名義上是太子的人,再加上太子之前給胤禛暫不追繳的名單,是以胤禛就沒有對這一派人過于追究。至于“八爺黨”則是滑不溜秋,胤禛一時間也抓不到把柄。結果,隻能拿第二類人先開刀,也就是以魏東亭為代表的老臣。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站在幕後觀察的康熙,對朝廷的事一清二楚,要說康熙的情報确實做得很到位,大臣們的行為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若是差不多,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但是實在過分至極,才出來将大家都收拾。

而後,康熙皇帝也針對三阿哥胤祉借錢編書的行為予以了評價:“從康熙三十九年起,胤祉召集了一批飽學之士在編書,馬上可以完成第一部《佩文韻府》了,還準備編一部集古今于一體的大書,聽了不甚欣慰,是以經費是從大内撥款資助的,讓他把這件大事做完!”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雖然這句話是直面訓斥胤 的挑撥,但也是對胤禛當初讓胤祉還欠款時,說的那一句:“借國債著韻書,恐怕于國計民生裨益不大”,加上三阿哥胤祉那個明顯的輕蔑眼神,難怪胤禛臉上會露着些許尴尬。

可見,胤禛的情報工作确實做得不咋地,康熙指出鄧元芳、桑佩、塗倫生三人,批評胤禛:該辦的不辦,該緩的不緩,不該死的死了。也難怪康熙會說“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為何這次追繳欠款沒有做到量情度勢?

康熙評價胤禛“精明自诩”,其實是有兩層意思:既是批評胤禛能力欠缺,又是隐晦提示他沒做好情報工作,這次的追繳欠款,胤禛确實太草率了。之前康熙讓胤禛做“孤臣”,但并沒有讓他做一個孤立無助的人,胤禛将來或許要面對的敵人比如今狡猾百倍,這次康熙可以出面幫他收拾爛攤子,那麼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同時康熙也讓朝中官員領教了他的魄力。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最後康熙采取處置措施:處罰田文鏡,調離年羹堯,隐藏保護胤禛

在康熙指令圈禁胤 半年時,九阿哥胤禟立即趁機進攻田文鏡。康熙皇帝則給出了這樣的回應:

“田文鏡來了嗎?九阿哥說的可是實情?”

田文鏡給出“總是臣處事操切,任憑處置”的回答後,康熙皇帝則如此處置:把田文鏡調到陝西以知縣任職,限三日離京。

康熙對田文鏡的所在所為非常清楚,康熙這麼處置,很明顯,是在保護四阿哥胤禛!追繳國庫欠款追成這個尴尬局面,不能沒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如果不處治田文鏡,就必須四阿哥胤禛。更何況,老十胤 已經被圈禁,如果胤禛這邊沒人受到處罰,勢力龐大的“八爺黨”豈能善罷甘休?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懲治田文鏡隻能緩沖八爺黨的怨氣,自江南籌赈回來,已經明顯成為了衆矢之的,胤禛這次辦差,幾乎得罪了朝中一衆大臣,是以康熙将田文鏡拿出來當保護胤禛的盾牌,以緩沖老八他們的進攻。

這時候胤禩假意出來替胤禛說話了,康熙想要不處罰胤禛的結果等到了,順勢指出胤禛的“過錯”,并罰奉一年。罰奉一年對胤禛而言,還算個事嗎?

隻是,趁着這個熱乎勁,胤禩再次舉薦年羹堯出任“四川提督”。老八為何舉薦年羹堯?其實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斬斷胤禛京中極為得力的臂膀。另一方面以賢能收買人心,樹立“八賢王”的形象。

就此來看,追比欠款一事,所有的功勞都被胤礽、胤禩争了去,胤禛不但被“罰俸一年”,還從身邊抽走兩個得力幹将,表面上胤禛敗得一塌糊塗;實際上,這是康熙對胤禛最為有效的保護,最為理性的隐藏。

雍正王朝: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他“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诩”是何意?

結語

其實,康熙評價胤禛“精明自诩”,一是确實對胤禛這次的表現透着蔑視和不滿;二是隐晦提示胤禛這次做事太草率,沒有做好情報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導緻形勢不堪一擊。以目前的形勢,康熙才痛快同意了胤禩奏請:将年羹堯調出京城。如果康熙不同意老八的奏請,他肯定不會罷休。到那個時候,不隻是罰奉了,之前的為胤禛做的努力也會失去意義。是以隻能讓胤禛徹底成為“光杆司令”,其餘皇子進攻自會暫時緩解。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