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縱目科技CEO唐銳:海外半導體高管人才回國創業,加速國産汽車半導

集微網消息,2021年12月24日,由上海市經信委、浦東新區科經委指導,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主辦,張江高科、愛集微承辦,上汽集團協辦的“首屆集微汽車半導體生态峰會”在上海隆重舉辦,縱目科技創始人、CEO唐銳分享了《全産業鍊協同,中國汽車半導體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

縱目科技CEO唐銳:海外半導體高管人才回國創業,加速國産汽車半導

縱目科技創始人、CEO唐銳

汽車産業被晶片“卡脖子”,背後有四大原因

從2020年底以來,全球汽車産業飽受缺芯之苦,目前仍尚未有明顯的緩解之勢。唐銳表示:“過去這一年,确實是一個非常魔幻的一年,可以看到汽車原廠非常多的高層管理人員,都去追逐晶片原廠的銷售等等,而這在此前難以想象。”

當然,縱目科技也面臨着晶片的挑戰。縱目科技作為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和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産品及技術的領先提供商,基于一流的泊車算法能力、毫米波雷達、超級波雷達、攝像頭及完整的系統設計能力,依據終端客戶不同訴求,建立不同業務場景,對産品與晶片進行深度整合,開發行車、泊車、行泊一體的智能駕駛應用方案。這其中都離不開非常多種類的晶片。

反思疫情期間的汽車晶片供應鍊危機和卡脖子問題,唐銳指出背後大概有四點原因:

一是需求上漲,傳遞周期長。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車規電子晶片需求急劇上漲,價格随之水漲船高,同時随訂單量上漲,平均傳遞周期達50周以上,這給供應鍊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因為中國市場動态非常大。

二是資源低效配置。因市場短缺,導緻很多企業恐慌性囤貨,造成了資源極其低效的配置。

三是産能擴充周期長。晶圓廠/晶片原廠投資裝置擴充産能周期較長,一般需要2年以上的周期。

四是産能配置設定不均勻。晶圓廠/晶片原廠成熟制程的産線投資意願不強,小晶片低附加值的晶片都成為瓶頸。反而一些先進制程的晶片,因為主機廠的投資回報更好是以更容易去投資。是以5nm、7nm的晶片,反倒缺芯的狀況沒那麼嚴重。

全産業鍊如何協同,加速國内汽車半導體生态形成?

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國産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正在快速發展。唐銳也結合自身經曆分享道,“在過去,我們作為一個系統供應商,跟主機廠交流技術方案時,如果使用了國産的晶片,其實是減分項,但今天可能成為一個加分項。”

“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大量在海外半導體行業深耕多年的高管人才回國創業,我覺得這是在大環境裡很重要的因素,将加速促進國産汽車半導體的崛起,以及生态的形成。”唐銳強調道。

回溯曆史,進入2010年之後,當工藝制程從40納米往28納米,甚至更先進制程方向發展時,晶片越來越難有投資的機會,根本原因在于這時形成了比較難以打破的生态系統。在這個生态系統裡,規模化、産品的多樣化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投資變得非常大,企業可能做一款晶片,尤其是做一款大算力晶片,需要幾百人的規模,因為其內建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晶片原廠一次流片等的成本,也會到百萬美元、幾百萬美元,同時IP也達到天文數字。是以如果沒有一個海量的市場,沒有海量生态系統支撐,其實對于晶片的研發和創意來講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

但是,在今天的時間點上,随着供應商去全球化,需求突然集聚的上升,從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回來的有經驗的半導體創業人才,以及在國家和中國資本市場的支援之下,生态正在形成。

唐銳表示,“在這個生态裡,我覺得對于中國汽車産業來講,重要的是去思考怎麼通過全産業鍊從整車到零部件企業、到晶片原廠的協同,跟上行業的發展進步。”

當然,最重要的推手是産業的智能化更新,中國的自動駕駛、中國的智能駕駛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而且以消費者為主導的産業智能化更新是最直接的因素。不難發現,中國的消費者如今對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拉動整車廠定義出來更智能的産品,進而我們必須使用一些更先進的算法、晶片的制程、系統的架構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必須認識到研發的成本非常高,怎麼從整車到零部件、到晶片原廠,能夠共同協同發展,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創新上第一時間對齊。唐銳指出,這是中國自動駕駛或者汽車智能化的大産業,能夠最後超越世界走在前沿的根本原因。

(校對/Jimm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