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棱鏡門”事件看“洋”産品

根據斯諾登的爆料,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國線上、Skype、YouTube、蘋果等IT公司均參與到美國棱鏡項目中,這些公司涉嫌向美國國家安全局開放其伺服器,使政府能輕而易舉地監控全球上千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訊及存取的資料。

這是一起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監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廣、程度之深讓人咋舌。然而,被卷入“棱鏡風潮”的另一個企業,或許更令中國“坐立不安”——這就是思科,全球最大的網絡裝置和方案提供商,它生産的路由器,幾乎覆寫了中國的通信、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業内人士指出,路由器是連接配接網絡的重要關卡,從技術角度來說,它不僅可以擷取那些經過路由的資訊,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内,讓所有網絡癱瘓。據媒體報道,思科産品在國内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兩大主幹通訊網絡中占據了70%以上份額,把持了所有超級核心節點。

而目前,我國國内政府和企業出于性能、技術等方面的綜合考慮,對外國品牌的電子産品、資訊技術産品過分依賴。然而不知不覺間,這些外國廠商卻成為了企業資訊安全的重大隐患。從技術角度來講,任何電子資訊類産品都有被植入後門、竊取使用者情報的可能。廠商一旦受到來自國家或競争對手的壓力,就可能會铤而走險。

“棱鏡門”事件必然會引發各政企對外資品牌信任的質疑,而對本土産品的呼聲越來越高。從目前我國國内企業級資訊安全産品市場來看,就有很多優秀的本土資訊安全廠商。例如,國内老牌安全廠商瑞星,就已經成功的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對于本土資訊安全廠商來說,它更加注重滿足國内政府和企業的需求,并且能夠為使用者量身定制資訊安全解決方案。去年瑞星還推出了主動的管家式跟蹤服務,以應急響應、安全通告、産品調試、安全咨詢、定期巡檢、産品更新等方式全面支援使用者,為使用者打造綠色、穩定的上網環境。并提出了“以使用者為核心、産品為紐帶、服務為驅動”的和諧資訊安全服務體系。瑞星作為本土資訊安全廠商,無論是從産品還是服務,都可謂是首屈一指。

另外,一些業内專家也曾透漏,進口産品已經占據我國各大行業資訊系統的關鍵節點。從企業角度講,企業的商業機密時刻處于高危狀态;而從宏觀角度講,整個行業甚至是國家的機密資訊都在這些國外廠商的面前毫無防備。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1257042,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