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在諸多藝術作品中,複活,往往被灌以驚喜和神秘的色彩。

而最近的汽車圈,也正在上演一個品牌的複活秀,隻是這場複活,更像是悲情使然後的又一次絕處逢生。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12月2日,前途汽車的官方公衆号釋出了一條29秒的視訊内容,并配文“疾車獨愛楓林晚,悠悠前途行路心”。連原創都沒來得及申請的視訊背後,是前途位于蘇州的工廠。

而前途汽車的上一條推文,還停留在2020年7月30日。

有人解讀,這是前途将要複産複工的信号。

果不其然,12月7日,前途汽車又發推文表示,将攜手金港控股、藍海創意簽署元宇宙賽事戰略合作協定;12月10日,前途汽車推廣自家的抖音賬号,并配文“好久不見,我又回來了......”。随後,前途汽車以毫無規律的頻率開始更新公衆号。

從最新的資料來看,前途汽車已正式宣布K50在蘇州的工廠恢複生産并傳遞給新使用者,同時公布了2022年的發展規劃:小型跑車K20将在明年上市,并開始布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海外市場。此外,前途還将與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公司合作,計劃于2022年推出并量産全球首款太陽能光伏汽車。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前不久衆泰宣布開啟重整計劃将要重新入局中高端電動市場的事情還曆曆在目,這一次前途汽車究竟是神龍覺醒還是東施效颦目前無人可知,但唯一可知的,是前途那短暫又微不足道的生存史。

2015年2月,前途汽車成立,其總部和生産基地位于蘇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母公司是長城華冠汽車科技公司。2016年,前途汽車獲得發改委準許核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2018年,前途汽車進入工信部釋出的新增車輛生産企業名單,正式成為國内第六家獲得建立純電動乘用車“雙資質”的企業。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按道理,前途汽車擁有着不俗的實力和底氣,以及良好的生産資質。但最大的問題,往往出現在産品上。

2018年8月,前途首款車型K50正式上市,其車身采用鋁合金架構和碳纖維材料打造,同時前後雙電機的綜合最大功率435Ps,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4.6秒,最高時速可達200km/h,綜合續航裡程380km,補貼後售價68.68萬元。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一時間,前途K50的風光無兩,在官方的營銷造勢帶動下,“中國電動超跑”的稱号被K50拿捏了好一陣時間,并且在當時還有汽車圈的大V用真金實銀支援了一把。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然而,喧嘩未能持續多久,K50各種各樣的問題便流竄全網。有車主吐槽稱“這是史上買得最不值的車,一共跑了1000多公裡,一個禮拜沒開沒電了”;有網友爆料稱“我們城市的前途K50賣28萬,沒人要”;還有人說想給銷售打電話問問行情,銷售卻說“我們老闆倒閉了,前途也倒閉了”。

傳聞雖是真真假假,但前途K50在昙花一現的生命曆程中,僅僅賣出不足200輛的銷量,足以成為它前半生,甚至是一生的黑點。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此時的前途,似乎并沒有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或者說,它隻是不想面對而已。畢竟,沒有人可以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在K50慘淡的銷量面前,前途在1年多後的2019屆上海車展上,再一次帶來了旗下的全新車型——前途K20。基于小型乘用車平台開發,采用前後雙叉臂懸架,搭載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為都市年輕派打造的高性能城市運動跑車,0-100km/h加速小于6秒。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沒人清楚前途在當時為何如此熱衷于電動跑車,換湯不換藥的K20本計劃在于2019年第四季度實作量産,可最後的現實是K50停産,K20難産。

從2020年開始,前途汽車的資金鍊開始出現問題,前途蘇州工廠員工遭遇欠薪的消息被陸續曝光,多個城市的體驗店和傳遞中心陸續關停,前途汽車的董事長陸群也被限制高消費……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回想起當時陸群的一個采訪中,有幾點資訊倒是頗有耐人尋味之意。

融資确實不是我們的強項。

一旦第二款量産車K20實作上量,前途很快就能實作自我造血,實作現金流轉正,到最後實作利潤轉正,這個過程隻需要半年。

前途還會更差嗎?不會。

很顯然,陸群和他的前途,賭錯了。自此之後,這一對組合也逐漸淡出衆人的視線,準确來說,就是前途汽車在2020年的7月30日從網際網路上消失開始算起。若不是前途突然間的複活,恐怕很多人都早已忘了,原來璀璨的中國汽車市場上,還曾有過那樣一隻蜻蜓點水的前途。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如今,退出市場一年多後的前途以不輸以最初的高調之勢重新回歸,根據前途汽車和母公司長城華冠的狀況來看,單靠自身起死回生不太現實,而是很可能有第三方介入。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往回算,今年11月底前大衆中國高管蘇偉銘創立的賓理汽車與長城華冠成立了北京賓理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兩者分别占股80%和20%。同時,蘇偉銘擁有20多年汽車行業從業經驗,其中在大衆集團工作了16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和人脈,賓理汽車已經搭建起一個豪華的管理團隊,而陸群以前融資的弱項,在蘇偉銘這裡似乎也不再是一件難事。

當然,前途汽車也并非一無所有。其擁有近1.9萬平方米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K50的複産便代表着前途仍然具備生産和傳遞能力,對于有意入局的新勢力來說,前途不失為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

以上的推測,是往好的方向想,但前途最先要思考的并不是模棱兩可的虛幻未來,而是當下擰巴的口碑和艱難的生存環境。

唯一會造這種車的中國品牌,回來了

我以曾在前途K50車裡開懷大笑而對你發出真摯的祝福,願你痛改前非能夠卷土重來,市場和消費者定不會拒絕一個用心做産品的汽車制造商。同樣的,如果前途這一次又是一場空殼炒作,那最後的結局,便隻剩一地雞毛,留萬人唾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