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說三國:八十二 卧龍鳳雛

龐德公,字尚長,荊州襄陽人。

他居住在岘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從來沒有進入過城府,平日在田裡耕作,夫妻相敬如賓,閑時則正襟危坐,以彈琴、讀書作為自己的樂趣,神情嚴肅。

龐德公與隐居襄陽一帶的名土極為友善,親密無間,過往頗多,常常與司馬徽、龐統等人涉水相訪,蕩舟歡聚,自得安閑。

有一天,司馬徽來龐德公家,恰巧龐德公渡沔水去極少,祭祀先人的墳墓,他竟直入龐德公家的房屋内室,把龐德公的妻子兒女叫來,要求他們快點做黍飯招待自己,并說:“徐庶曾說,有客人要來與我和龐德公談論。”

龐德公的妻子兒女把司馬徽迎于堂中,拿出食物招待。

不久,龐德公回家,和司馬徽見面,朋友之間竟像家人一樣親密無間,沒有主客之分。

史說三國:八十二 卧龍鳳雛

劉表數次請龐德公進府,龐德公都不屈身就職。

于是,劉表親自去聘請龐德公。

劉表對龐德公說:“你保全了你一個人,為什麼不保全天下呢?”

龐德公笑着回答劉表,說:“鴻鹄在高林之上築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龜鼋在深淵下面作穴,晚上有歸宿之地,人的取舍與行為舉止也是人的巢穴,萬物都是隻為能夠得到各自的栖宿之地,是以天下并不是我所要保全的。”

龐德公以耕作為業,此時他的妻子兒女正在耕耘。

劉表指着他們,問龐德公:“先生住在田畝之中,不肯出來做官,那你拿什麼留給子孫呢?”

龐德公回答說:“世上的人追慕名利,隻會留給子孫危險,而我留給子孫的是安居樂業,隻是遺留下來的東西不同罷了。”

劉表又問:“你說危險是什麼意思呢?”

龐德公回答說:“堯、舜将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沒有偏愛,讓他的兒子在民間生活,而無驕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終。禹、湯得到了天下,便把國家交給自己的親人,使桀敗退,遷徙南巢。纣的首級被懸挂在周的旗織上,而他們的宗族被敵人俘獲。禹、湯難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這就是其處境危險的原因。周公攝政時,殺害他的兄長。如果此前讓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粗劣的湯羹,居住蓬蒿下面,哪有像這樣的危害呢?”

劉表說服不了龐德公,隻得歎息而去。

史說三國:八十二 卧龍鳳雛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三歲時,母親章氏病逝,八歲時,父親去世。

他的叔父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治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太守,于是他就和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随諸葛玄到豫章赴任。

但東漢朝廷卻任命朱皓為豫章太守,諸葛玄隻好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陽)隐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

時人認為他是狂妄自大,自吹自擂,對他都是不屑一顧,隻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

諸葛亮每次到龐德公家裡,都要在床下恭恭敬敬拜見龐德公,逐漸得到龐德公的注意和看重。

在此期間,諸葛亮結識了襄陽名士黃承彥。

黃承彥的嶽父蔡諷,其姐姐嫁給太尉張溫,長女嫁給黃承彥,小女為劉表後妻,兒子蔡瑁是荊州大将。

黃承彥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

諸葛亮同意了這門親事,迎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

時人都把這件事當成笑話取樂,鄉裡甚至編了諺語傳唱:“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黃月英本人極美,因遭到鄉裡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诋毀她的容貌,故意醜化她。

史說三國:八十二 卧龍鳳雛

龐德公的侄子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号鳳雛,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

他從小樸實,沉默寡言,大家都沒有看到他的才能,隻有龐德公與司馬徽看重他。

龐統二十歲時,聽說了司馬徽的大名,走了兩千裡路去穎川拜訪他。

到了穎川,正遇上司馬徽在采摘桑葉。

龐統沒想到大名鼎鼎的司馬徽竟是一個老農,很是不屑,也不下車,就坐在車裡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帶金佩紫,彰顯赫赫聲威,哪有像你這樣壓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絲這種婦人之事呢?”

司馬徽說:“你暫且下車。你隻知道走小路快,卻沒想到走小路容易迷路。從前伯成甯願耕作,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甯願住在以桑木為門軸的簡陋屋舍裡,也不願住官邸。住在豪華的房屋裡,外出騎壯馬,左右要有十幾個侍女侍候,這就與衆不同了?哪有這個道理呢。這正是隐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歎的來由。即使有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龐統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聲音洪亮的鐘鼓,那就不知道它的聲音之響亮。”

就這樣,司馬徽坐在桑樹上,龐統坐于樹下,倆人互相交談,從白天說到黑夜。

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

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才漸漸為人所知。

龐統秉性注重人倫道德,盡心盡力于贍養老人、撫育子女。

他曾與陸績、顧劭等人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後來,他被本郡征為功曹,喜歡評價人物,着意培養别人的名聲,是以那些被他評價過的人,實際才能往往沒有他評價的那麼高。

人物品鑒最忌諱的就是這種言過其實的行為,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問龐統原因。

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是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就會越來越少。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司馬徽小龐德公十歲,把龐德公當兄長,稱龐德公為“龐公”。

龐德公曾經說諸葛亮是“卧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是以,劉備找到司馬徽詢問時,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與龐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