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職場如同戰場,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職場一直都是很多人不願涉及又不得不涉及的地方。在職場,存在很多規矩,要處理好很多關系。其中如何與上司相處,是很多職場人必須要明白的。

有些人在職場場如魚得水,有些人卻舉步維艱。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人情社會,人情世故貫穿在大大小小的事中。有時候學會人情世故,比能力更重要,在職場,學會和上司相處比努力工作有時候更容易受到賞識。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傑出代表。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對君臣是很多成功人士最羨慕的,那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之道。作為上司,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像諸葛亮這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員工,作為員工,他們也是希望能被像劉備這樣的上司賞識:“我得孔明,如魚入大海”。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如何取得上司的賞識。

諸葛亮是徐庶在去前往許都看望被曹操軟禁的母親的時候,走到半路又傳回來告訴劉備的。

劉備問徐庶,諸葛亮之才比君如何?

徐庶說:“如果把我比作螢火蟲的話,諸葛亮就是月亮。”

劉備半信半疑地送走了為他出謀劃策的徐庶,有徐庶在的這些日子,劉備才感覺到了打勝仗的滋味。可惜的是,徐庶又被曹操用計騙到許都去了。

其實,徐庶推薦諸葛亮,也算是同門相薦,畢竟二人都是水鏡先生的弟子,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态度,徐庶也會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的。

有了徐庶的推薦,劉備懸着的心也放下了,有苗頭總比一點希望都沒有要好。是以才有了後面著名的“三顧茅廬”。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隆中對”是劉備和諸葛亮人生的轉折,這次簡單的對話,不僅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也讓劉備和諸葛亮都明白了彼此就是尋找和等待你的那個人。他們的君臣關系,在這一刻就正式确定了。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展現出了很好的大局觀和獨到的眼光,他能看到天下大勢的發展,這其實就是他向劉備的自我推薦。他用他的一番話,讓劉備明白,我是有真才實學的,是可以匡扶天下的人才,并非浪得虛名。

“隆中對”讓劉備和諸葛亮建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對以後他們君臣關系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和認可之後,諸葛亮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華了。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諸葛亮才華真正的實踐就是火燒博望谷。在開始實施這一計劃之前,劉備就對諸葛亮寄予了完全的信任,讓他調兵遣将,排兵布陣。在關羽和張飛還懷疑諸葛亮年輕有沒有能力作為軍師的時候,劉備就把軍權給了諸葛亮,讓關羽和張飛也不得不聽從諸葛亮的調遣。這其中展現的就是職場的信任,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劉備的信任加上諸葛亮的才華,他們在博望谷讓曹操的人馬吃了大虧,這一仗是穩定諸葛亮在劉備軍營地位的一仗,至關重要。職場上,能不能被老闆賞識和重用,其實第一筆業務是很重要的。

往後很多事情證明,諸葛亮和劉備的君臣關系是千古典範,是值得所有上司和員工學習的職場相處之道。

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還不行,職場的一直流行一句話:“相對于聰明人,老闆更喜歡聽話的人。”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諸葛亮的聰明就展現在他不僅聰明,而且知道取舍,他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是以,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謹小慎微的,從不敢有非分之想,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這就是到了君臣相處,也就是和上司相處的又一個法則。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自古以來,一家子、一個集體都隻能有一個掌櫃的和掌舵人,一旦打破這個規律,那麼就是“人為财死,鳥為食亡”的結局了。

在夷陵之戰兵敗之後,劉備撤回到了白帝城,他在感覺自己不久于人事的時候,第一時間把諸葛亮叫到了身邊。諸葛亮這次的态度是決定自己的生死和蜀漢未來的。

在面對劉備試探性的問題時,諸葛亮也是很明确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無論如何都會忠于蜀漢政權的,完全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唯有“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的報答。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這次白帝城對話是特别微妙的,是決定諸葛亮是忠是奸的一次對話。也是君臣關系到了見證真假的時候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果然沒有辜負劉備的重托,他無論是北伐中原還是平定西南,都是為了匡扶漢室,都是為了實作他在隆中時對劉備的承諾。

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典範,真的是很難去超越的。這樣的上下級關系也為後來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模闆。

和上級上司如何相處,是一門學問,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諸葛亮這樣睿智,更多的時候,我們隻需要做好我們自己,兢兢業業,安分守己,做到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不做出頭的哪一個,也不做拖後腿的那一個,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從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看與上級相處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