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太原12月28日電 題: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作者 高瑞峰

“10平方千米優于3厘米分辨率的實景三維模型,三到五天可制作完成,精度可達厘米級。目前正在制作雁門關長城本體及周邊區域實景三維模型。”12月28日,山西省測繪地理資訊院工程師彭江帆向記者介紹。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雁門關長城。楊峻峰 攝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網絡主題活動正在此間舉行。巍巍長城逶迤中國北方,宛若巨龍,在千裡關山、萬裡大漠中,奔騰跌宕。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等15個省(區、市)。山西境内,經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曆代長城共計4266個點、段,總長1401.23千米,其點、段數量列全國第三。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竹帛口長城。張珉 攝

2008年起,山西省測繪地理資訊院相繼參與、承擔了全國明長城(山西段)資源調查、山西省明長城重點地段1:500地形圖測繪、長城本體基礎測繪資料、山西省長城保護規劃資料庫建設等多個項目。

“長城是生生不息的民族魂,每一塊磚、每一個烽燧、每一個軍堡,都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山西省測繪地理資訊院第二測繪院副院長郭海青說,從最初在野外徒步标繪長城,到無人機采集資料對長城本體全面勘察測繪,十幾年間,他幾乎走遍了山西長城。

山西長城分布于境内8市39縣(市、區),涵蓋戰國、漢、北朝(北魏、東魏、北齊)、隋、五代、明等8個曆史時期,曆代長城修築規模,尤以明代最盛。修築類型有石牆、土牆、磚牆等,其中夯土版築居多。

“在勘察測繪長城過程中,實地走訪發現,受自然風蝕、人為破壞,及采礦、土地資源開發等影響,不少長城遺存亟待保護。目前,生态環境普遍趨好,伴随雨水增多,對長城土城牆的保護,面臨新的考驗。”郭海青說。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新廣武長城。劉帥 攝

長城遺存大多位于曠野區域,保護管理難度較大。工程修建、不當旅遊開發、遊客擅自攀爬踩踏等,對長城及其曆史風貌的破壞仍有發生。今年4月1日,《山西省長城保護辦法》正式實施,進一步加強對長城的保護。

郭海青介紹,現階段,該院測繪人員正依托新型基礎測繪技術,對老牛灣、老營鎮、雁門關、新廣武等地長城進行精準資料采集、勘察測繪,并開展建設縣級明代長城及山西明代内邊長城的地理實體資料庫試點工作,為後續長城保護規劃建立完善、統一的地理實體标準和模型标準。

利用無人機遙感巡查等技術,對長城本體及其沿線環境進行全面勘察測繪,并制作實景三維模型,對長城的病害因素、變化情況等進行監測,所擷取的資料與已模組化型進行比對,進而精準監測長城本體病害及周邊環境等各項變化。

“正在處理的雁門關、新廣武等處長城點雲資料,可以為長城及其周邊地理場景提供比較精細的地表和地面模型,為長城保護規劃提供最基礎的測繪資料資訊支撐。”山西省測繪地理資訊院工程師郭富美介紹。

「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測繪人眼中的長城:生生不息民族魂

2000多年來,在國人心目中,長城已升華為中華民族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标志。目前,“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網絡主題活動正在進行,旨在講好長城故事,以長城,述中國。郭海青希望,利用新型測繪技術,憑借精準資料和實景三維模型,助力長城保護修繕。

他說,山西長城資源豐富,保護好、發掘好、利用好這一資源,是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弘揚山西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12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網信辦和中國新聞網主辦的“弘揚長城精神 傳承愛國情懷”網絡主題活動舉行啟動儀式。與此同時,山西站采訪活動也正式拉開序幕。

山西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郭江坪介紹,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建構文化遺産保護廊道和文化旅遊帶,立足長城在山西獨有的山水風光禀賦和曆史文化底蘊,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内涵,為建設文化強省、美麗山西,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