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載《一個程式猿的生命周期》-《發展篇》- 25.論一個非正式項目經理的自我修養

       準備了一個多月的文章,現在仍然無從下筆。是因為涉及的内容比較多,理不清思路;亦或事情比較多,不想動腦子。今天想起稻盛和夫寫的《活法》中有一個公式: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思維方式有正負之分,熱情和能力沒有負值,最終思維方式決定了做事的結果。認知水準決定了思維方式在特定場景處理事物的合理性,認知又涉及到唯物論和唯心論,又上升到哲學問題,哲學對于普通生活來講需要藝術感。生活中有很多角色,平民、老公、父親、員工、部門經理、項目經理......,一個人成熟的标準是在衆多角色之間平滑轉換,就像開車換檔沒有頓挫感。但是,很難界定衆多角色中哪個是主角,而每個角色又要盡可能到位,是以這篇文章的标題叫《論一個非正式**的自我修養》。

      人的貪婪在于欲想得到和控制一切,但受限于認知與思維方式而不可得,最終陷于無限的抑郁和痛苦這中。無限的自己挖坑自己跳,有的人爬不出來了,重複這個循環,卻不自醒;有的人爬出來了,繼續前行。對于這個項目的舉步維艱,我總是說胎帶來的。

不知道,項目發展到如此地步

      項目執行了兩個多月,最終使用者急了。(1)項目整體管控流程很不規範,項目不交底、項目連續性差;(2)人員組織不固定,整體渙散,沒有打杖的凝聚力;(3)調研縱向不夠深、橫向不夠廣,整體不夠細;(4)項目現場工作遠端指揮,頭緒多;(5)與使用者人員結合不緊密,無法很好共同成長;(6)項目執行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夠嚴緊,走很多彎路;(7)項目成員浮躁,使用者不踏實;(8)使用者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公司直接幹外包好啦。使用者叫來公司高層一起開會,定人、定措施、定計劃,公司高層給使用者理論技術協定與需求内容的差異,在中國神州大地上,貌似行不通。我們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共生共存共赢,化幹戈為玉帛,用《重新整理》一書中說的是“同理心”。不管是高層關系、低層關系,都需要把産品做好、把項目執行好。往往公司高層與基層執行員工之間不搭界,而造成項目執行困難。

      我常說經驗主義害死人,經驗本來受限于時間和空間,事物卻在發展,拿經驗判斷現在或未來是愚蠢的行為,而隻能是借鑒。和原來定的項目負責人交流,他卻說在原來公司做項目,和使用者交流很好,項目執行的也很好,那我隻能罵他一頓了。罵的有道理,是起作用的,思維方式在轉變,做事也更合理了。難道隻有基層員工有這個問題嘛,衆多公司高層同樣如此,不得不讓人哭笑不得,以為掌控了宇宙卻是蝼蟻之軀。學習和認知不是讓自己更有知識,而是讓自己更無知,知恥而後進,現在大多人“無恥”,是以謙卑之心無從尋找。

      事已至此,項目隻能重新調整思路,定人、定措施、定計劃,走上了使用者規定的路線。我們怪使用者太強勢嗎?不是,是使用者各方面的水準确實比較高,與之交往需要高智商和高情商。我們應該考慮一個問題:這才是1000萬的項目,如果是1個億的項目,又該當如何呢?!使用者是試金石,要不怎麼知道公司或個人是否有真本事呢。

不知道,怎麼就讓我“負責”項目了

      我是有預見性,有一次來現場調研,回京的路上給使用者發了資訊,大意:感受到了你們的務實的精神......期待與之合作。人要先知先覺,對于負責這個項目有些心理準備。但是我十分不情願幹這樣的工作,半路出家力挽狂瀾嗎?隻怕隻有費力不讨好。為什麼做事的思維和方式方法如此混亂,不忍心在群裡參與讨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始終沒有答應當項目經理,隻是從技術層面推動這個項目。因為:(1)這本身不是我的“能力”範圍,有銷售人員、有原來的負責人員,我無意争搶他們的位置。人做事總是要給其他人留有餘地,我隻負責幹活,功勞任由其他人拿走,用客戶的話說是:你怎麼無欲無求呢。我本身是好意,他們是否能夠了解另當别論。(2)因為項目體系較大,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盯的過來的,需要N多個支點,是一種強合作有關系。

     主席說世界上有兩種困難:(1)自然界的困難;(2)人的困難。對于這個項目,我們面對的就是人的困難。從人員組織結構就能夠看出來是否能夠打硬杖,類似看人的面相一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盡管人員結構定了,但是仍然是松散組織,并且需要磨合。以至于項目重新開始的幾天都沒有睡好覺,思考了太多問題。剛到使用者現場正式開展工作時,初見大上司就問我的履歷。過了一關又一關,需求分析打翻身戰、基本設計打攻堅戰、現在的開發和上線該打持久戰了......,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與苦難,金一南寫《苦難的輝煌》用意在此。

      項目開始逐漸開始走向正軌,已然過去将來三個月的時間,我的心态依然很平靜。平靜的迎接将要降生的二寶,老婆獨自30+周帶着大寶。是的,人生有很多角色,沒有主角,又要做好。

不知道,傳言就流傳開了

       傳言說:隻有誰和誰能和使用者對接......。我始終認為這句話有毒,難道是逃避的理由嗎?難道是負責的理由嗎?大部分人容易極端化,看到對手想一拳過去就把對方KO,發現沒有成功之後,自己卻慫了。猶如中國社會極*左和極*右勢力一直很龐大,真正是成熟是避免極端。我一直對此話不以為然,是因為我想保持自我的認知。

      本質上來講,我不需要任何人批評我、誇我,目标就是把事情做成,我就是我。我可能去“求”人或同僚進行合作,是為了達成目标,猶如我做農業的時候,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樣。是以,我是主要負責也好,輔助工作也好,對于我來講沒有本質差別,肯定會實作我個人目标。對于流言,更不會左右我的心境和目标。

不知道,項目怎麼繼續走下去

      昨天我問同僚:項目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吧?同僚回答:還在後面...... 。是這樣的,隻是過了需求和設計,部署了一個獨系統,其他的系統還有開發、測試、部署、聯調、完善、運維,步步驚心。昨天同僚和我說:一開始就沒有規劃、交流好,現在返工......。上司卻認為,這些不是很好做嘛,原來有基礎,為什麼還要加人,可能這是大部分公司上司的一慣作風。家裡開發需要人盯和協調,現場執行需要人盯和協調,除非把公司人員組織在一起,否則至少需要兩個支點,還不算各業務系統開發負責人員。要說項目怎麼繼續下去?人員組織也好,激勵機制也好,總之就是熬。

      項目如何走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看似不知道,不在掌控之中,冥冥之中又在掌控之中。聽說,2019年是未來10年中最好的一年,對于我來講,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一個程式猿的生命周期 微信平台

口   号:職業交流,職業規劃;面對現實,用心去交流、感悟。

公衆号:iterlifetime

百木-ITer職業交流奮鬥 群:141588103   

二維碼:

連載《一個程式猿的生命周期》-《發展篇》- 25.論一個非正式項目經理的自我修養

《一個程式猿的生命周期》-第1冊《生存》下載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