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你有困難我幫忙,我住隔壁我姓王”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很多人都能繼續發散,講講段子,但老王為什麼深受隔壁喜愛呢?是因為老王長的很帥?今天我們就來從需求分析的角度講一下老王深受隔壁喜愛的原因。

我們首先來通俗的了解一下需求是什麼:我了解的需求其實可以概括為使用者沒有的、需要的、想要的。但在我們接觸到的使用者中很少能有清晰講出自己需求的,需要我們根據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去挖掘,舉一個例子:

一土豪相親,有三個女孩都比較合适,于是土豪給了三個女孩每人1000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把房間裝滿了,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把房間裝滿了,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亮充滿了房間,大家都感歎女孩C有創意、懂浪漫,認為她勝券在握,最終土豪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

講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笑了,笑歸笑,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有時是隐性的,是以我把需求分為兩個大類:顯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如下圖,A到B,B到C,顯而易見,很直覺,是使用者可以明确感受并且可以表達出來的,可以進行針對性滿足的需求。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例如:你要喜慶點顔色的衣服,我給你紅色的連衣裙;你餓了,我給你饅頭,管飽;這些都是客戶比較直覺的關注點,這些顯而易見的使用者需求我們統一稱之為使用者的顯性需求!這些也是很多小夥伴在包裝自己産品和推廣産品的時候喜歡的思考方式!但是,滿足了使用者這些,他基本也沒啥太大的反應;但不被滿足時,呵呵,使用者會罵娘。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指的是使用者不能準确表達的,但存在于内心深層次,需要我們揭開層層遮擋去發現,往往有着情感化的需要。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例如:你要喜慶點顔色的衣服,我給你紅色的連衣裙,并告訴你如果出席酒會可以紅色連衣裙搭配個粉色水晶鞋會很出彩;你餓了,我給你饅頭,并遞給你一瓶水防止你吃後口渴;其實如果不說紅色連衣裙如何搭配,不提供水,你也沒想着要,這些就是你的隐性需求。當使用者的隐性需求被滿足時,使用者會興奮,會産生共鳴,會感動。但不被滿足時,也可得過且過。

用幾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廣告來解讀一下他們是如何滿足使用者人性、情感化隐性需求的:腦白金一段時間家喻戶曉,腦白金廣告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就抓住了使用者送禮的需求;如洋河藍色經典,男人的情懷!用酒來襯托男人的品味,給人感覺喝了洋河藍色經典,頓時品味上去了,瞬間讓使用者有了一種自我提升的感覺;小米手機4廣告詞:一塊鋼闆的藝術之旅,先不說品質咋樣,給人感覺就是高大上,不鏽鋼都能說得這麼優雅,不得不佩服。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通過我們對顯性需求以及隐性需求的了解以及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

轉化率 = 本身需求吻合度(顯性需求) + 情感共鳴認可度(隐性需求);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回歸到我們做網際網路産品中可見:吃穿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顯性需求中我們很難找出一款讓人驚喜的産品,因為拉不開差異化,競争激烈;好的産品在滿足使用者顯性需求的同時,勢必洞察使用者背後的隐性需求,在人性、欲望、情感等方面和使用者産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就是隐性需求的價值所在。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有一個農夫,趕着5頭豬去臨鎮,路途遙遠天色又已晚,隻好找了附近一寡婦家要求借宿一夜,向來寡婦門前是非多,當即表示不友善。農夫:大妹子,求你了,給豬一頭。寡婦:好吧,但你隻能睡院子裡。晚上天冷,農夫想進屋睡,寡婦不肯。農夫:再給一頭豬。寡婦:好吧,但你隻能睡地上。半夜農夫想上床與寡婦同睡,寡婦不肯。農夫:把我剩下的豬都給你。寡婦:好吧。後面的事大家都懂的......早上起來農夫表示要繼續趕路,寡婦要求農夫再留下來陪她一天,農夫不肯。寡婦:那我把豬都還給你。農夫扔表示要趕路,不肯。寡婦:我把自家養的豬都給你。

(⊙o⊙)…額...看到這裡大家知道【豬】根本不是寡婦的隐性需求,什麼是?大家都懂了,我就不多說了。運用到産品中也是一樣,我們不感受一下是根本無法知道真實的需求點在哪,是以走到實際的使用場景中去,感受實際遭遇到的痛點,分析痛點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了解哪些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我們在做微雲PC版同步盤的時候,經常被使用者投訴我們的同步速度太慢,開發哥哥努力優化同步機制,在現有網絡環境的基礎上可以說已經達到最優,但一番折騰下來後,還是不斷的有使用者投訴同步速度太慢!為了探究原因,我們做了一次使用者訪談,在跟這些投訴同步速度太慢的使用者聊時我們發現其中不乏使用帶寬百兆光釺以上的使用者,他們的下行速度可以達到10兆/s左右,可還是一直抱怨太慢。其中有個有趣的資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類使用者有個共同屬性:他們每次同步的檔案都很多!基于這一點,我們在新版本中加入了“優先同步”功能,目的是讓使用者能自由控制優先同步某個檔案,這個功能上線後,我們同步慢的投訴減少了95%。

由此可見提升同步速度根本不是使用者的隐性需求,優先同步我要立刻用的檔案才是!同使用者的交流中他們有時候不能準确表達出自己的需求,那就需要我們去分析這類使用者有什麼樣的共性(這個示例中我們可以知道使用者的共性是一次同步的檔案較多),在這些共性中分析使用者行為(這個示例中使用者在多檔案同步這個場景下,由于同步的檔案并不是自己立刻想要用的檔案,是以習慣性的把這個等待的過程歸咎于同步速度慢),這些行為中沒有被覆寫的點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

為什麼老王深得隔壁喜愛

有些人可能有了解過2013年國内網盤百花齊放的時候,大家為了吸引使用者大打空間戰,百度雲首先提出100G免費存儲空間,360雲盤跟上喊出1T免費存儲空間,我們微雲自然不甘落後,直接喊出了10T免費存儲空間,當時使用者歡呼雀躍,大贊騰訊土豪就是這麼任性。結合國内的網速,我們認為10T是很大的空間,很多使用者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完,那自然不需要簽到領網盤空間這個活動了(每天送你那可憐的幾十兆空間根本沒有意思嘛!),但出乎意料的是,使用者對于更新了新版後找不到簽到功能這件事情大為憤怒,App Store上也紛紛給一星!通過對使用者的訪談我們知道了很多使用者已經習慣了每天過來點一下,到也不一定是送的那一點兒空間他真的有用,隻是這樣的行為會很大程度上加深使用者的成就感,還能拿出去跟朋友們裝逼(我十T零三百九十五兆,就是比你十T的牛逼),這就是“人性”啊。

由此可見我們通過增大到10T空間滿足使用者的顯性需求,但确忽略了使用者隐性方面的情感、人性方面的需求。人性的美與醜,都是在發現需求階段很有價值的珍寶,人們沒有發現的欲望,但這個欲望又确實存在,打開人性中的欲望就掌握了有現象級産品的鑰匙。

通過我們上面對需求的了解以及挖掘隐性需求的學習,我們再回到今天的主題“老王為什麼深受隔壁喜愛”?首先我們來看看隔壁的需求:

場景一:

隔壁小妹總是抱怨:“我家網速太慢了!”我們通常會說“那更新帶寬啊!”

隔壁老王的做法是:“我家網速快,WIFI密碼是六個8。”(老王,你真大氣!)

場景二:

隔壁少婦抱怨:“好冷啊,晚上睡覺都要蓋兩層被子!”我們通常會說“買個電熱毯啊!”

老王的做法是:“我不怕冷,我幫你暖被窩,暖好了你再鑽進來。”(我怎麼沒想到...尼瑪!讓我來!)

場景三:

隔壁少婦做好了飯,不過菜炒的有點多,吃不完。我們通常會說“吃不完放冰箱啊,下頓接着吃!”

老王的做法是:“我來陪你吃,跟我吃飯最有意思了!”

不用更多的場景了,我們都明白了,我們由于過于“善良”,聽到和看到的隻是隔壁表達出來的顯性需求,可老王真正洞察到了隔壁背後的隐性需求,并且很好的滿足了。是以這樣的老王是真的深受隔壁喜愛!

需求作為一個産品的起點,承載着這個産品的成敗,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使用者需要某些東西(顯性需求),但還沒意識到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隐性需求),隐性需求不像顯性需求那樣垂手可得,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出更多深受“隔壁”喜愛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