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想必大家過去經常對于這些稱謂感到迷惑,歐洲和中國在古代都有着極為燦爛的文明,是以也誕生了衆多的國家和政權,我們一般習慣于将中國古代稱作為王朝,,比如說唐朝宋朝,但是到了西方,人家似乎更愛将過去他們所建立的國家稱作帝國,比如說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匈帝國,這兩者本質的差別究竟在哪呢?隻要大家看完接下來的描述實際上就懂了。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漢英大詞典上對于帝國的定義是這樣的:“很大或者有殖民地的君主國家”,這個定義反應出帝國最鮮明基礎的一個特征,那就是強大。過去的亞曆山大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都很明顯能夠說明這個例子。

亞曆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國度,滅亡波斯,征服希臘埃及,而羅馬帝國,曾經讓整個地中海變為了自己的内海,當時的歐洲紛紛臣服,無人能及,這樣的國家才叫做帝國。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而俄羅斯帝國的建立起源于叫做莫斯科公國的國家,14世紀初,他們兼并了俄羅斯境内其他王公的領地,國力越來越強盛,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擊敗了蒙古的軍隊,徹底擺脫了遊牧民族的掌控并且開始向外擴張。

到了16世紀30年代,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之後,就正式宣布俄羅斯帝國建國。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由此可見,并不是你當上了皇帝,自稱自己是帝國,别人就承認你的,英國等國家雖然領土不大,可人家有槍有炮有船,還有着大片殖民地,是以被叫作大英帝國,有些國家不清楚其中規則,鬧了笑話。1897年的時候,北韓王朝第26代國王李熙在日本支援下決定脫離清朝,自稱皇帝,建立“大韓帝國”,然而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承認,更多的人還是将其叫做高麗或者北韓,“大韓”也僅僅堅持了13年,就被日本人強行吞并了。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還有清朝,在19世紀初清政府會見各國公使的時候,依然還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居,自命為大清帝國,雖然國土人力衆多,讓人尴尬的是他們卻得不到列強們的肯定,這源自于清朝的軍隊戰鬥力差,科技落後,國家積貧積弱。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這從清朝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可以看出來,中俄的《尼布楚條約》裡面,清朝的稱号是“大清國”,并沒有帝字,《南京條約》也是如此,裡面隻有“大清大皇帝”的稱呼,等同于清朝主體,和美國人簽訂的《望廈條約》也将其稱作“中華大清國”的稱呼,反倒是日本,在這方面給了清朝一些無關緊要的尊重,1895年簽署馬關條約的時候将雙方稱呼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可能日本人認為擡高對手也有利于彰顯自己的身價吧!

為何西方古代國家稱帝國,而中國卻稱王朝,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而王朝于帝國,比起土地的多少,他們更為看重的是姓氏和血統的連續性,中國最早的王朝概念是由秦始皇提出來的,他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夠延續朝朝代代,直至萬世,是以建立秦王朝,王朝最為重要的一點除了是當皇帝以外,還要有傳承,而那些時間簡短的,就算短時間之内風光無限,卻沒有傳承都不能叫為王朝,比如說霸王項羽建立的西楚政權,還有亞曆山大帝國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這些都不是王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