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新紅: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與趨勢

5月13日上午,“2017全球化背景下分享經濟的發展與實踐高端對話沙龍”在北京舉行,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出席活動,并圍繞目前我國分享經濟發展趨勢做了主題發言。

以下為演講記錄稿。

張新紅: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與趨勢

張新紅|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主任、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資訊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

非常高興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國分享經濟現狀與趨勢,剛才阿魯先生把全球分享經濟概貌進行了梳理。在之前的休息室跟阿魯先生進行交流,你覺得中國分享經濟在全球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他說,至少是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按我個人的了解,如果從用量上,它的規模上,或者是一些創新領域方面來講中國不是之一,真的是第一。

下面跟大家一起看一下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彙報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現在怎麼樣?一個是未來。談到現狀,以2016年為切入點,僅僅一年情況的變化就可以得出一些結論,首先第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人們對分享經濟已經完全的接受了,大家享用着分享經濟。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有一些誤解,對分享經濟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和不願意接受的,包括比如說分享經濟是不是免費經濟?對傳統的行業會不會産生颠覆性的影響?分享經濟會不會不安全?以及是否會産生新的社會不公平?這些問題都已經迎刃而解,隻要去用一用,去使一使,就會發現再也離不開它。現在大家明白了,分享經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平台把供給方和需求方連接配接在一起。利用大資料實作資源的智能化的比對,這種玩法跟完全不一樣,體驗非常好。大家認識到了資訊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人類進入資訊社會之後成為一種新的主流的經濟形态,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補充。

同時大家也認為,分享經濟是實際上也是一種新的發展觀。當它作為一種新思維出現的時候,大家就明白了,原來弄明白分享經濟怎麼一回事,現在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用分享的辦法去解決,原來感覺很難的問題,把分享經濟的理念一融進去就發現豁然開朗,迎刃而解,這是大不一樣的地方,不是分享經濟是一個小産業,不是這樣一個概念。當然給我們啟示,什麼樣的啟示呢?技術創新引領時代的變化。分享經濟的确實踐走在理論、法律、制度和監管模式的前面,這樣給我們帶來一些許多新的值得思考的問題,後面還會涉及到。

第二個大的變化,就是從政策的制定和出發點來看,現在應該是政策取向日趨明朗,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到今年,一系列有關的國家重大決策裡面,都把發展分享經濟作為一個重要的指向。這裡面點到幾個,比如說2016年和2017年兩會上出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發展分享經濟。在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去年出台的《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以及各個部委出台一些新的促進發展決策裡面都有專門針對分享經濟發展的内容。

有一些地區已經出台了專門的支援和發展分享經濟專業化的規劃和行動計劃。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能在方方面面的政策上檔案裡面都一緻指向發展分享經濟,我相信目前中國應該是做得最好的。但是稍微麻煩一點在哪兒?中央層面、國家層面政策是非常明确的,但是落實到個别的部門和地區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容易用原有的方法、思路來對待新的業态,這也讓使我們分享經濟發展面臨一些不确定性。

第三個特點,從實踐發展來看是亮點紛呈。在我們研究過程中把分享經濟分到六個領域,包括産品的分享、空間分享、知識技能分享、勞務分享、資金分享以及生産能力分享。在這六個大的領域裡面,以及所轄領域裡面,幾乎每年都在産生大量的分享經濟型創新平台企業。大家知道,僅在2016年被稱為元年有幾個領域,我們說2016年是共享單車的元年,是網絡直播的元年,也是知識付費的元年。

在這些領域裡邊,幾乎是一夜之間就産生了十幾家、幾十家甚至幾百家,在一個細分領域出現這麼多的創新平台。讓大家目前是目不暇給。我們感覺到,分享經濟的的确确是一個大趨勢,所有能分享的終将被分享,當然不是絕對的,一些受法律、道德甚至是一些宗教的底線限制的暫時還不能被分享。凡是帶秘密的,像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可以分享,現在男朋友、女朋友不可以分享,除此之外,可以想一想,如何用分享的辦法讓它發揮作用。

第四個特點,成長的速度是非常快。與咱們經濟進入新常态,經濟增速放緩大環境相比,分享經濟領域的快速成長可以說是非常的搶眼。去年一年我跑了十多個省份,走了一百多家企業這裡面一半是分享型企業,到這些企業裡面真的感覺不到中國經濟很困難,因為增長太快了。也有很多企業一旦越過一個起點之後,哪怕是兩三年之後就翻倍的成長,很有意思的情況。去年測算分享經濟是34520億元,是整體上比上一年翻一番。

第五個特點,融資的逆勢成長,大家認為網際網路資本市場進入寒冬期,不對,分享經濟不是這樣的,2016年分享經濟融資規模達到了1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

第六個特點,帶動就業的作用非常明顯。大家知道,咱們現在國家已經把經濟發展的考量的名額進行了一些轉移,就業優先戰略,比GDP更為重要。去年咱們實作效果非常好,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們的就業不降反增,一年新增加的就業比以前1400多萬,這樣好結果怎麼來的?我們研究認為分享經濟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我們初步測算,去年參與到分享經濟裡邊的人數超過了6億人,我想今天在座可能都是分享經濟的受益者,比上年增加了一億人左右。參與提供者人數,按照阿魯先生的說法,就是群體資本主義提供者,提供服務的這些人有多少呢?有六千萬人,這些人雖然不能與就業人數直接劃等号,的确為解決就業增加了一千萬人。平台的員勞工數這一塊是實實在在的就業人數是585萬人,比上年增加了85萬人。這個表列出來了,這個領域參與人數、提供服務人數、平台員工,這裡不再一一讀出來了。

第七個特點,分享經濟對引領創新的作用表現的也是非常突出。大家從目前全球獨角獸企業和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公開的資料來看,裡邊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明顯的分享經濟的平台運作。在全國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這些活動裡面,去看一下,各個地區送出這些報告裡面,最活躍的領域也是分享經濟的領域。

在這個各地各種類型的衆創空間裡面,衆創空間在研究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分享經濟的類型,在這些衆創空間裡邊的企業,創業型企業很多,也是帶有分享經濟基因的。全國各類的創業園區有四千多家,有很多跟分享經濟息息相關。

第八個特點,在各個大的領域以及分領域裡邊都已經開始出現比較成規模這樣的分享經濟企業,這裡面列了一些,包括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識技能、生活服務、生産能力、醫療分享、網絡金融等等,每個領域都出現了大量的代表性的企業,這些企業有的是體量已經非常大,有的是已經渡過了初創期,開始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是以到這些企業裡面看一看,如果他說今年的今年營業規模、使用者人數、員勞工數比上年翻一番,翻兩番一點不要吃驚。明年聽說這個企業不存在了,也不要太吃驚。

第九個特點,在一些領先領域,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生活服務裡面已經出現大的企業兼并現狀,這個兼并意味着什麼?兼并意味着競争格局逐漸趨于穩定。将來它可能要從市場結構,要從過渡的分散走向适度的集中,從價格的補貼戰走向使用者體驗的改善。當然這也給我們未來研究分享經濟發展趨勢提供了一些借鑒。

第十個特點就是誠信的建設,分享經濟建立誠信建設。中國的誠信建設方面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這個方方面面的原因一起帶動的。目前的信用建設基本上有三個方式,一個平台自建的資訊系統,把它的準入與它的評價結合起來。第二種類型,是與征信平台企業與征信機構進行合作。第三個,平台企業與保險機構合作。

最後還有一點時間給大家大體上介紹一下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們在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裡面提到了五個發展趨勢,第一個,高速增長。我們預測未來五年保持40%的增長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第二個,加速融合,就是分享經濟與傳統經濟,或者與實體企業融合不斷加深。第三個,重塑就業,要重新定義就業,将來靈活就業的比重五年之内翻一番是沒有問題的。第四個,平台性企業走向全球化布局和生态化的擴張。

咱們國家分享企業,像Airbnb和優步國際企業不同特點,先從國内發展走向國外的,目前大多數的企業全球化布局。生态性擴張利用原有客戶資源,原有技術條件以及它的規模大資料基礎開始向别的方面去走。如果有一天某一家企業從住宿或者從交通出行出發的,現在幹得事跟原來不一樣了不要太吃驚,未來怎麼樣發展說不出來。第五個,協同監管,将來要走向、政府企業、行業、第三方組織、第四方組織以及廣大使用者一起來協同監管,這是一個大的發展模式。

真正可能變化在什麼地方?這一年問到最多的問題,特直接一個問題,中國分享經下一個風口在哪裡?對此我一直諱莫如深,今天給大家說一說。下一個風口在哪裡,我列了四個:

第一個制造領域,就是生産能力的分享,解決的一方面是中國的制造能力過剩,另一方面,很多人自己去生産又太難,通過制造能力的分享解決了。

第二個,農業的分享。我也看到這麼一天,我們所有人包括在座擁有自己的私家田園和農産品特供管道。

第三個,教育資源的分享,優勢教育資源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

第四個,養老的分享,我們沒有必要一直都待在北京或者在自己家裡邊養老,養老有很多種的模式。

這幾個領域,為什麼選這幾個領域?一方面,因為這些領域存在的痛點非常之明顯,第二個方面,這些方面的需求已經起來了,第三個,已經開始有這樣的分享經濟的苗頭出現。當然更重要一點,這些領域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把它做起來的平台,這是什麼?這就是機會。我也希望,當所有的分享經濟都能夠發展成長比較好的時候,我們整個政府可以換一個管法,企業換一個玩法,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換一個活法。

最後作一個小結,中國發展分享經濟是有理由的。盡管現在存在的問題還很多,但是發展是大趨勢,現在的行動決定着未來。如果對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還有什麼疑問的話也推薦一本書《分享經濟重構中國經濟新生态》,為什麼呢?這本書是我寫的,謝謝大家!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