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作者:浪漫的何必問

西雙版納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這裡地處熱帶雨林,各種生物繁茂複雜,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動物洋洋大觀。這裡就成了傣族美食家們的探險樂園,千奇百怪的食材和五花八門的烹調方式,讓外地人到此之後,不僅是對味蕾的刺激,也是對膽量的考驗。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小編介紹的這十道傣族的風味美食,有些也許大家會接受不了。但是不妨用開放的心态,去品嘗或面對這些“佳肴”。那麼就往下看吧。排名不分先後。

油炸青苔

傣族民間諺語說:"三月青苔露綠頭,四月青苔綠滿江。"每年雨季來臨之前,傣家的小姑娘們便三三兩兩地腰系小籮筐,來到江河湖泊中,采集青苔。洗淨之後,抹上鹽、姜末曬幹制成青苔片。食用時,把幹青苔片放進油鍋裡煎黃,即可出鍋食用。油炸青苔既香又脆,還有鮮味,是别具一格的傣族風味菜。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油炸竹蛆

傣族的炸竹蛆,就是道最惡名昭彰的蟲菜。竹蛆的樣貌不免讓人有不潔的聯想,其實是非常幹淨的——因為它們生長在密封的竹節之中,以竹子裡層的清香竹衣為食,不但肥美,而且帶着特異的清香,被傣族視為珍品。炸好後的竹蛆蘸椒鹽食用,味道很像小顆的油炸花生米,又香又脆,其實很可口呢!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炸初生蟬

傣族青年男女在談戀愛時,喜歡一起到河邊捕初生蟬,因為它們常軟綿綿地黏貼在河灘上,一捕就一大堆,捕到後再把它們油炸食用。炸好的初生蟬的滋味據說像大蝦米,也有點像油炸軟殼蟹,又鮮又甜。因為當時,看着是生抓鮮炸的,小編也沒有膽量去吃,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傣族燒烤

以前傣族人外出時,最簡便的野炊方式莫過于烤肉,是以他們的燒烤食品特多。無論是雞、鴨、魚、豬或剛獵到的野獸禽鳥,他們一律将其收拾幹淨後用竹枝串起來,外裹香茅,架在簿火上烤熟,這是最原始的吃法。

現代加以改良,将這些肉類用香蔥、鮮辣椒、蒜、姜等調味料腌透,以香茅包裹,再用暗火慢慢烤熟,風味更是不凡。如今在西雙版納,無論是在夜市或大街小巷内,都可看到賣各式燒烤的攤子,香聞十裡,彌漫着深濃的傣族風情。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傣族竹筒飯

西雙版納盛産香竹,傣族便砍下竹幹來制作竹筒飯(或稱香竹飯)。有季節性,通常是在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香竹長大成材之時。他們将糯米放入香竹筒之中,再用慢火烤制。所用的糯米有白有紫有黑,都是當地的特産。成品則清香撲鼻,軟糯滑膩,配着傣式燒烤食用尤其美味。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傣族牛撒撇

“撒撇”涼拌各種肉類的食物。牛撒撇就是涼拌牛肚,是傣家人宴請賓客的世代相傳的名菜。它的烹制方法比較特别,用了特殊的作料——這個作料不可描述,牛胃裡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加上的小腸裡黃黑黃黑的顔色的汁水,這是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少了它就不能稱其為牛撒撇。

吃起來苦辣、苦辣的,不過細細咀嚼之後,回味悠長,又有一股解暑的涼意。這道菜還具有藥膳價值,可以幫助消化、健胃、消暑祛熱。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蕉葉蒸雞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香蕉樹長得十分茂盛。傣族便将蕉葉采下,裹住嫩雞清蒸,做成“蕉葉蒸雞”等名菜,是較細緻的菜肴。這些菜因蕉葉的芳馨而透出一股獨特的香氣,烹調時還用當地的野生芫荽來調味,這種野芫荽葉子長長扁扁的像湯匙,香味則近似薄荷。辣椒當然也是少不了的調味品,是以清、鮮香、辣,便是這道傣族佳肴的特色。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炸蜂蛹

西雙版納的夜市食攤上,常可看到裡面還躲着蜂蛹的蜂巢,那是用來做另一道名菜“炸蜂蛹”的。其中以大馬蜂的蜂蛹品質最佳,但它們隻生長于山野之中,得冒着被它們叮得鼻青眼腫的險才能得手,是以身價甚高。喜歡嘗新的人到西雙版納時,一定要把握機會嘗鮮。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黃螞蟻蛋湯

黃螞蟻蛋,更是當地特有的風味小吃。這種黃色大螞蟻,隻生長于西雙版納,它們的蛋據說滋味像鳍魚卵,可以用來涼拌,或加蕃茄做湯,或甚至加作料用蕉葉包好清蒸。隻要不說破,說不定還吃得你頻頻叫好,大叫再來一盤哩!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炸牛皮

傣族将牛皮去毛後切成手指寬的長條,炸得金黃酥脆後蘸着椒鹽進食,是道可口的小吃。另一種比較進階的吃法,是用炸牛皮加醬油、糖、酒和高湯來焖香菇與白菜心,成品香濃味美,是道待客的大菜。

傣族的十道風味美食

這就是傣族的十大風味美食,畢竟小編在西雙版納呆的時間比較短,應該還有其他小編沒有見過或者嘗過的美食,見多識廣的朋友們,歡迎在讨論區留言,分享一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