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嘉柯說《紅樓夢》:滴翠亭事件薛寶钗心理分析

沈嘉柯說《紅樓夢》:滴翠亭事件薛寶钗心理分析

“滴翠亭”事件薛寶钗心理分析

作者:沈嘉柯

曹公寫薛寶钗的這一段心理描寫非常的細膩,資訊量巨大。

《紅樓夢》這部小說,主要是通過行為故事發展來展現人物特質的,是以很少直接描寫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其量一兩句帶過。

偏偏在滴翠亭這個事情當中,徹底展覽了一把薛寶钗的内心世界。

書中這樣寫道:

(小紅)說道:“嗳呀!咱們隻顧說話,看有人來悄悄在外頭聽見。不如把這格子都推開了,便是有人見咱們在這裡,他們隻當我們說頑話呢。若走到跟前,咱們也看的見,就别說了。”

寶钗在外面聽見這話,心中吃驚,想道:“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猶未想完,隻聽“咯吱”一聲,寶钗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着叫道:“颦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

我們先從因果邏輯關系上看。

先有了薛寶钗天真的一面展現出來,去撲玩兩隻玉色大蝴蝶。然後才遇到小紅和墜兒一大段的對話。兩個丫鬟的對話不怎麼見得光,是以很心虛,生怕被人偷聽到。就是這麼巧,薛寶钗在外面偷聽。

小紅想要開窗,薛寶钗害怕當面對峙,她的内心世界,這才開始運作。

首先,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要知道,在小說裡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滴翠亭事件之後,才有小紅的嶄露頭角,把四五門子奶奶的話說的一清二楚,赢得了王熙鳳的賞識青睐。在此之前,小紅隻不過是賈寶玉房裡的二三等丫頭,被麝月晴雯們排擠的對象,根本摸不到賈寶玉的人。千辛萬苦找空子給賈寶玉端茶,才搭讪說上話。

薛寶钗已經把小紅的底細特點摸得明明白白,知道她眼空心大,頭等刁鑽古怪東西。有頭等,那就有差別判斷,就說明薛寶钗研究過了這些丫頭們,在心裡做了一份排行榜。還有二等刁鑽,三等刁鑽。

薛寶钗一個女孩,也是個千金小姐,研究賈寶玉房裡的大丫鬟不說,連這些三四等丫鬟都琢磨清楚。要做什麼?

答案隻有一個,為自己嫁到賈府當家管家做準備。

其次,薛寶钗怕什麼?怕丫鬟小紅被偷聽了不三不四的對話,狗急跳牆。在當時禮教社會,不顧禮義廉恥的話傳出去,小紅要被打罵責罰趕出去。是會逼死人的。是以薛寶钗的怕,是合情合理的。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她薛寶钗害怕,難道林黛玉就不怕?

有趣的細節來了,緊接着小說裡就寫,紅玉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聲,怎麼樣呢?"

薛寶钗觀察小紅,小紅也在觀察薛寶钗。實話實說,大觀園裡,怡紅院内,這些丫鬟們都在看着,到底誰是她們最後的主子。隻要她們還在賈寶玉的房間内,她們就是賈寶玉的女人。她們也在判斷,琢磨,到底哪個好相處?

在小紅眼裡,薛寶钗好相處,因為薛寶钗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問搖頭三不知。而林黛玉愛刻薄人,取笑調侃人。小紅的判斷和顧慮完全是對的。在後面的故事裡,投鼠忌器寶玉瞞贓,丫頭們偷東西,夾帶私貨,諸如此類,

彩雲曾偷了一些東西給趙姨娘,平兒等人怕三姑娘探春生氣為難,于是寶玉應承下來。隻說是他拿出來一些東西和金钏、彩雲開玩笑。平了柳五兒的盜竊冤案。林黛玉在酒席上打趣“他倒有心給你們一瓶子油,又怕挂誤着打盜竊的官司。”就說漏了嘴。

薛寶钗幾乎沒犯過這樣的錯,嘴巴牢固的很,保密工作做的好。想跟人說事,也是一對一私下說。

是以,滴翠亭事件,本質上是一個誤會。

俗話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真實的人生裡,小人和君子沒有那麼确定的分界線。君子也會有小人的念頭,小人偶爾也會有君子的行為。薛寶钗這一次,以小人之心猜測小紅的心,結果小紅反倒以君子之心看待她。

可想而知,林黛玉在小紅心裡,就變成了一個捏着她短兒的人。可憐林黛玉壓根什麼都不知道。小紅隻會進一步惶恐,林黛玉居然忍住不計較,不刻薄她,更加可怕。最最重要的是,這個事情,完全掐滅了小紅對賈寶玉的企圖心。

哪個丫鬟心裡不明白,林黛玉是賈寶玉最親密的人。得罪了林黛玉,将來萬一林黛玉嫁給賈寶玉,自己沒有好果子吃,沒有好日子過。就算林黛玉沒嫁,這中間在賈寶玉面前批評刻薄兩句小紅,小紅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何況林黛玉還是賈母的心肝寶貝。

如果說小紅找上賈芸,是另謀出路。讓墜兒傳遞手帕子是串通私情,那麼接下來在王熙鳳面前積極表現,攀高枝,是徹底放棄賈寶玉路線,沒有退路。

薛寶钗未必需要小紅站隊,但實際上,小紅是以站到了林黛玉的敵對面。

薛寶钗本來是為了自保,幹出栽贓嫁禍這種事,卻遇到了小紅這面鏡子,一下子照出了她的内心。别人當她是識大體,寬厚仁德的君子,她自己也對自己要求做個君子。但是一遇到緊急時刻,薛寶钗立刻犧牲原則,先顧自己,撇清幹系。

薛寶钗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甚至她還是個有能力,有學識的人。懂一堆大道理,奉行中庸之道,真要是讓她當官,也能為善造福一方。她不會主動作惡,她也不在乎花兒朵兒富麗堂皇,甚至她也不小氣,很大方,志存高遠。但是,當她自身有危險的時候,她會拉人當墊腳石。她可不是迂腐的君子,鑽死胡同的庸人。

最後,薛寶钗和小紅在滴翠亭事件裡,幾乎是照鏡子似的“鬥法”。很有趣,很妙。

薛寶钗的思索,隻在電閃雷鳴之際,小紅推窗的時間不過幾秒,薛寶钗估計自己來不及躲,是以要使法子“金蟬脫殼”。

小紅基于滴翠亭的地理方位,明确預估到很容易洩露隐私,害怕被偷聽,是以才提出開窗。果然薛寶钗就在外面偷聽。

薛寶钗推斷猜測小紅的心思,小紅也在揣測分析薛寶钗的心思。

然而,薛寶钗看小紅刁鑽古怪,小紅看薛寶钗卻是“還倒罷了”。在這一點上,小紅顯然低估了薛寶钗,薛寶钗并不是罷了算了裝糊塗,而是嫁禍他人,徹底撇清。

隻要不危及到薛寶钗切身利益,她就是個君子。

換而言之,這世界上有沒有完全赤誠天真,不損人,也不利己,完全利他,毫無機心的君子呢?我想是沒有的。世界如此繁複,人際往來如此龐雜,那種人也做不成任何事情,心智不成熟,活不過第一集,直接當炮灰了。

薛寶钗是不會損人不利己的。但她是可以損人利己的,也可以損己利人。她每次幫别人,可都是真金白銀拿出去的。但她極少吃悶虧,賈寶玉諷刺她楊妃體豐怯熱,立刻被她怼回去,她可沒有楊妃當皇妃,兄弟楊國忠沾光的。直接諷刺元春入宮當皇妃了,才有賈寶玉這個國舅爺。

偷聽這個事在書裡也不算什麼,薛寶钗偷聽,林黛玉也偷聽。很多人都偷聽。

《紅樓夢》小說之偉大,就是寫的人都活生生的,有私心,有公義,有慈悲,有奸猾,有深情,也有算計……薛寶钗不是聖人,是個真正的活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