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對于間諜,諜戰這些詞我們并不陌生,像《潛伏》、《風筝》、《僞裝者》等國産諜戰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跌宕起伏的劇情讓人們拍案驚絕。

在現實生活中的那個年代,知名的特勞工物卻不是很多,人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我黨的李克農上将和國民黨的特務頭子戴笠。

然而有這麼一個人物,其在曆史的長河中可以說是籍籍無名,但他做的事卻足以令人咂舌。這個人名叫沈之嶽,一個被稱為是“藍色007”的間諜。

沈之嶽的名氣雖然并不如他的上司戴笠,但他的經曆卻并不亞于戴笠。他曾潛伏在延安,毛主席身邊有一年之久。

并且,沈之嶽本身還是戴笠一手提拔培養的國民黨第二大特務,在戴笠死後,更是成為軍統之中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沈之嶽

成軍統特務之路

關于沈之嶽的一生,人們至今仍然隻能從有限的曆史記載中去探知這個人物的生平。沈之嶽出生于1913年,其家鄉位于浙江仙居,他的童年正是在亂世的環境之中度過的。

沈之嶽出生于一個殷實之家,自幼接受了較為良好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使得沈之嶽自幼便形成了深沉的個性,同時,他又是一個心思極為細膩謹慎的人。

良好的教育使得沈之嶽在學生時代就有着較為豐富的見識,也對很多新思想萌生了興趣。在中學時代,沈之嶽接觸到了馬列主義,并對共産黨産生了興趣。不過,沈之嶽的特點就在于謹慎而深沉,他并沒有立即投身于共産主義者的行列中。

後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開始發動侵華戰争,中國的民族危機是以深重起來。

民族危亡時刻,進步青年紛紛挺身而出,為國家與民族之未來而奔走呼告,由此引發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年少熱血的沈之嶽也參與其中,聯合群衆向國民黨施壓。

隻不過,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一心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錯誤主張,始終将鬥争的矛頭對準我黨,而對日本侵略者采取姑息綏靖的政策,葬送最佳的抗戰時間。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不僅如此,民國政府還認為此次學生運動的背後,存在着我黨的謀劃與推波助瀾。為此,國民黨反動派抓捕了大量的學生,并對他們嚴刑逼供,希望順藤摸瓜,找到藏身在暗處的我黨地下黨組織。

在這次抓捕,沈之嶽也身陷囹圄。不過,與大多數被抓後,因為拒不交代,而慘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毒打的愛國學生不同,沈之嶽的應對政策顯得有些狡詐。

面對軍統特務,沈之嶽不慌不忙,表現的極為鎮定,并暗示給這些兇神惡煞的特務自己的背後有着一個“國民黨大官親戚”,自己是在為他辦事,事情重要,沒必要告訴你們。

那些國民黨特務聽他這麼一說,當即被他唬住了,沒人敢對他用刑。由此,沈之嶽在牢獄之中度過了一段悠遊自在的日子。

但國民黨軍統畢竟也不是雜牌軍,通過随後的查證,沈之嶽的謊言被揭穿,特務們惱羞成怒,準備對沈之嶽大刑伺候。這時候,身為軍統頭子的戴笠站了出來,制止了自己的下屬。

戴笠在中國近代史上以心狠手辣著稱,積極為蔣介石賣命,主持了多次刺殺活動,并為蔣介石培養了一大批特工,深得蔣介石的信任。而戴笠最想做的事情,是培養一個頂尖的特工,能夠作為自己的得力幹将。

此前的戴笠,非常迷信學曆的重要性,認為一個優秀的特工首先就要有着高智商,是以很重視培養一批高材生,其中就有身為德國博士生的費同澤。

但是,被戴笠寄予厚望的費同澤在戴笠主持的對日經濟戰中,一是對日本不熟悉,二是他隻會搞理論,是以上任大半年也沒有取得半點成績。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戴笠

後來,喜歡武俠小說,帶有濃厚江湖情節的戴笠,又打算從民間網羅奇人異士。但讓戴笠失望的是,這些從民間搜羅來的奇人異士根本不堪大用,甚至能力還趕不上一般的特務。

在遭遇了連續兩次失敗之後,戴笠放棄了取巧的做法,老老實實通過特工學校來培養特勞工才,是以創辦了警官學校。

此時,雖然沈之嶽還隻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但他面對危險情況時的機智與鎮定給戴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戴笠不僅制止了下屬對沈之嶽用刑,還把沈之嶽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與他促膝長談。至今我們無從知道,戴笠是用什麼方式說服的沈之嶽,但結果就是沈之嶽同意了戴笠的邀請,投入了戴笠的麾下,就此開始了自己的間諜生涯。

關于戴笠看中沈之嶽,其中一個說法那就是戴笠這個人十分的迷信,他曾請人給自己算命,算命先生說戴笠五行缺水,是以戴笠對名字裡帶水的沈之嶽特别看重。

盡管這種傳言沒有任何根據,但沈之嶽此後确實成為戴笠的得力幹将,也是戴笠之後,國民黨最為倚重的軍統特務,其完成了戴笠終身沒能完成的夢想,那就是将軍統的老對手國民黨“中統”打敗。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沈之嶽和蔣介石合影

潛伏在延安的一根毒刺

在投靠戴笠之後,沈之嶽被釋放,并成為隻聽命于戴笠,由戴笠單線聯系的一個間諜。

此後的沈之嶽,在戴笠的訓示下,以一個愛國青年的姿态活躍在公衆的視野中,他積極組織參與勞工運動,參與學生組織,開始經營起自己的對外形象,并以李國棟之名加入了我黨位于上海的外圍地下黨組織。

經過幾年的籌謀,沈之嶽迎來了自己“打入”組織的一個機會。時值1936年冬天,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國内政治形勢再迎突變,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西安事變”,将蔣介石逮捕。

随後,在我黨的積極斡旋之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蔣介石同意了聯合抗日。就此,國共之間逐漸達成了第二次合作的意向,全國人民将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肆虐。

此時的沈之嶽看到了自己的機會,在戴笠的安排之下,沈之嶽化名沈輝,作為蕭緻平教授的随員,以進步青年的身份來到了延安。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毛主席(右二)和蕭緻平(右一)合影

當時的延安是我黨的核心地區所在,每年都有很多的進步青年和愛國人士前來此地,當然其中也夾雜着一些别有用心的國民黨特務。

是以,每一個進入延安的人,尤其是進入我黨内部的人,都會經過保衛科的嚴格審查。沈之嶽作為一個外來者,必然要經過一番審查,但這些,戴笠已經為他安排好了。

經過此前的多年經營,複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上海勞工運動的傑出青年、坐過國民黨的監獄、自修過馬列主義書刊、能說熟練的英語和俄語,這一個又一個的标簽都讓人覺得沈之嶽是個“進步青年”身份。

不過,一個人如果僞裝的太好,好到沒有一絲破綻,反而會引起别人的懷疑。而沈之嶽非常狡猾,他适時的給自己制造了一點“麻煩”。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毛主席在延安

比如在審查的時候,沈之嶽說自己是河南人,但說話的口音卻帶有江浙特色,這一點引起了保衛處處長周興的警覺。對此,沈之嶽解釋說,自己此前随舅舅一直住在上海,是以口音受到了當地人的影響。

面對這種說法周興當然不會輕易相信,他兩次找沈之嶽談話,試圖找到他的漏洞,随後又通過地下黨查沈之嶽的大學學籍資訊,但由于沈之嶽之前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他的“學籍”又有充分的證明,最終,沈之嶽通過了審查,進入到了延安内部。

而沈之嶽此行帶有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刺探我黨的情報,并且伺機行刺毛主席和周恩來在内的我黨重要上司人,可見國民黨特務的謀劃之歹毒。

前面說過,沈之嶽是以蕭緻平教授的助手身份來到延安的,而這個蕭緻平教授又是一個對我黨充滿希望的進步知識分子,同時也與毛主席有私交,是以他們一起都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接見。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抗日軍政大學

盡管此時沈之嶽已經接近了毛主席,但他并沒有機會下手,而是一直在等待時機。在蕭緻平教授的通路結束之後,沈之嶽并沒有随之離開,而是選擇主動要求留下來學習。

對于這種事情,當時的延安是十分歡迎的,更何況沈之嶽又是這樣一個優秀的“進步青年”。于是,沈之嶽順理成章的留在了延安,并來到了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沈之嶽在抗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成績十分的優異,他也是以獲得了賞識,而賞識他的這個人就是康生。

沈之嶽在延安期間,因為受到了康生的重視,才迎來了機遇。康生曾當着抗大校長羅瑞卿的面說:“沈之嶽任勞任怨,艱苦樸素,是國統區來延安青年中的表率”。

沈之嶽多才多藝,不僅攝影技術高超,還會駕駛汽車,演講很有水準激情澎湃,但私下又沉默寡言,他的毛筆字遒勁有力,打籃球技術也很傳神,他的槍法能百步穿楊,卻從不參加比賽。

有一次,沈之嶽接近了毛主席,毛主席愛抽煙,正好當時毛主席口袋裡的煙吸完了,正在此時沈之嶽不緊不慢的從口袋裡掏出一包毛主席平日裡最愛抽的香煙。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毛主席吸煙照

看着沈之嶽遞過的一根香煙,毛主席欣然接受,沈之嶽也點上香煙,但是不會吸煙的人是裝不出來的,毛主席看着不會吸煙的沈之嶽裝模作樣的吸着,警覺的意識到沈之嶽在注意和研究自己。

此後,細心的毛主席又發現沈之嶽書法功底頗深,而且對棋藝也很精通,但是他從不言語,毛主席開始覺得沈之嶽是在裝糊塗,這樣一位完美無缺的年輕人是不可想象的。

在延安時期,沈之嶽為國民黨傳回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後來有人問他,延安與重慶之間遠隔千裡,你是怎麼把情報傳出來的?

沈之嶽說,當時的延安,有一個用缺嘴的銅壺賣油茶的老頭,他就是軍統安排在延安的接頭人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黨的偵察機關也不是吃素的,延安保衛處的幹事抓獲了一個國民黨的特務,從他們口中得知了軍統有一個特務潛入了延安,并準備采取行動,對毛主席等上司不利。

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延安保衛處一方面大力在延安搜捕敵特,另一方面着重加強了毛主席等上司人的安全工作,後來還成立了警備團來保護上司人的安全。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毛主席在延安演講

雖然毛主席的直覺沈之嶽有所圖謀,但是又沒有可靠的證據,是以隻能将他調走,而沈之嶽本身不僅僅隻是一把“帶毒的匕首”,更是一個戰略特務,他不會輕易就把自己給搭進去,在延安潛伏一年無果之後,前往浙江白區工作。

軍統諜王,還是雙面間諜?

在離開延安之後,沈之嶽依舊從事于間諜活動,并且在“皖南事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皖南事變發生在抗戰的相持階段,蔣介石指使何應欽和白崇禧,強行指令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在一個月内開赴黃河以北。

對此,八路軍統帥朱德、彭德懷以及新四軍統帥葉挺、項英與國民黨方面據理力争,最終,新四軍這邊同意讓皖南的部隊前往長江以北。

在此之後,大約九千名士兵迅速開拔,按約定趕往既定區域,而國民黨方面則指令顧祝同和上官雲相率軍圍剿,由此制造了皖南事變。

在這起事變之中,因為寡不敵衆,新四軍大約有七千名将士犧牲,包括葉挺在内的多名将領被俘。皖南事變的發生,震驚國内外,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對日作戰的關鍵時期,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大局,悍然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其反動本質暴露無遺。

而在這起事件中,沈之嶽作為間諜,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他将新四軍的動向秘密彙報給了國民黨方面。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在此事之後,因為他手下的一個線人暴露了身份,沈之嶽自知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繼續藏身了,就此傳回重慶。

随後,軍統成立了東南特别情報站,而這個情報站的站長就是沈之嶽。漸漸的,沈之嶽的身份也就由幕後走到台前。

再後來,随着解放戰争的步步推進,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蔣介石是以逃亡寶島。在逃亡之後,蔣家父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祖宅與祖墳。

畢竟壞事做多,心裡有鬼。當時的蔣介石對待共産黨人的祖墳是能刨則刨,不能刨的也是大肆破壞,毫不手軟。蔣家父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唯恐我黨對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由于看出了蔣家父子的隐憂,有人特意潛回蔣氏的老家奉化溪口,将其祖宅與祖墳完好的照片拍給蔣家父子看,這才讓他們放下心來。

當時為蔣家父子做這件事的就是沈之嶽,他在窺知蔣介石的心思後,化妝成一個教師,潛回蔣氏故鄉,為其拍攝了照片。對此,蔣介石很是感激,也對沈之嶽更為器重。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沈之嶽潛入浙江奉化拍攝的蔣介石故居照片

而真正讓蔣家父子将沈之嶽倚為臂膀的還要屬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蔡孝乾事件”。在1950年的三月份,國民黨在寶島逮捕蔡孝乾,并從他的口中得知一個名叫朱谌之的地下黨,攜帶着重要情報潛回舟山,計劃傳回上海。

蔣介石當即指令一定要捉住朱谌之,而接受這一任務的正是沈之嶽。沈之嶽當時指令下屬,對舟山進行地毯式排查,一個人一個人的過濾,在排查了近五十萬人之後,成功逮捕了朱谌之。

并且,沈之嶽還由此偵查出了新的間諜線索。經此一事,蔣介石對沈之嶽極為認可,任命其為“調查局局長”,沈之嶽也是以被稱為國民黨的“調查局之父”。

此後的沈之嶽,與蔣經國的關系非常密切,雙方往來頻繁,沈之嶽漸漸成為了心腹愛将。其在蔣經國麾下,成為最為炙手可熱之人,并逐漸肅清了政敵,一力支撐着蔣家王朝的特務機構。

曾經戴笠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中統的老頑固,一個個都在沈之嶽的手中淪為階下囚,他們在獄中的時候,還非常的憤恨,說沈之嶽是一個連ABC都不認識的人,自己輸給他實在是太冤了。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沈之嶽與蔣經國合影

他們哪裡知道,沈之嶽的文化水準,會的可不僅是英語,俄語他也擅長,哪裡是一個連ABC都不認識的人。可見,中統那幫老頑固,輸的一點都不冤,沈之嶽的城府之深并不是他們所了解的那樣簡單。

說到這裡,大家或許也都明白了,沈之嶽就是一個心思缜密,城府深固的反動間諜,這樣的人何堪大書特書?

但是事情也不盡然,關于沈之嶽,還有一個最大的謎團,非常的耐人尋味。那就是沈之嶽後來在九十年代,因為身患末期前列腺癌,病情随後惡化,于是在妻子的勸告之下來到了大陸診治。

按理說,這樣一個人,哪裡還敢來北京,但是,沈之嶽不僅來了,而且還受到了鄧小平的接見。面對禮遇,沈之嶽卻很低調:“我來北京不為别的,就是來看病的”。

最後,他曾經的老同學,也是我國前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将軍為他延請名醫,請來的還是《本草綱目》的編著者李時珍的後人。

張愛萍曾說過:“沈之嶽九年共産黨員資曆當中,七年是模範黨員。他個性跟周總理很像,内斂、溫柔而含蓄。”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張愛萍(右一)和來北京看病的沈之嶽(左一)合影

來到北京治病的沈之嶽,在經過短暫的治療後又傳回了寶島,在沈之嶽身患癌症5年時間,他至死從未因疼痛而打過止痛針,也從未表露出病痛的苦楚,總是笑臉對人,安慰家人和身邊從業人員。

據醫務人員說,沈之嶽這種癌症是極端痛苦的,他能這樣長期忍受病痛折磨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她們很佩服。由于病情嚴重,沈之嶽最終沒能挺過這一關,在1994年2月病逝。

沈之嶽病逝後,張愛萍将軍對于沈之嶽的去世說了這麼一段話:“智勇雙全,治國有方,一事二主,兩邊無傷。”

這段評價透露出來的資訊同樣讓人驚訝,張愛萍将軍說這段話肯定不會是随口而出,結合着沈之嶽到北京受到的禮遇,一事二主,兩邊無傷?難道說沈之嶽這個人是一個雙面間諜?

可惜的是,由于關于沈之嶽的一切,至于他到底是不是雙面間諜,目前還無從獲知。而如果沈之嶽真的是一個雙面間諜,那麼這個人的一生,真的是太神秘了。

但随着沈之嶽的去世,關于這個人,留給我們的就隻有無盡的遐想。

曾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特工,晚年身患癌症到大陸治療,獲鄧小平接見

晚年的沈之嶽到北京治病

沈之嶽生在亂世,卻并不像其他的熱血青年一樣投筆從戎,直接投身抗戰的隊伍之中。在一次機緣巧合,沈之嶽得以結識戴笠,此後他的一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就間諜經曆來看,沈之嶽的間諜工作沒有重大瑕疵。受命潛伏,未露出破綻,攝于我黨保衛工作的強大,失敗後能全身而退,也是幸運。

在結束間諜生涯之後,沈之嶽在寶島幹起了政治,最終也得以善終。一生履曆令人咋舌,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溫和質樸的人,主政财務,卻要做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不懼流言,敢于娶一個戲子為妻,這樣的一個人,真的讓人捉摸不透。

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他?能打在他身上的标簽實在太多了,正是因為他的一生太過詭秘,沈之嶽被稱為是“藍色007”。關于他的故事,還有太多的謎團沒有被解開,等待着時間去印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