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AI停服中國API,“昆侖萬維們”能否接住“潑天的富貴”

OpenAI停服中國API,“昆侖萬維們”能否接住“潑天的富貴”

钛媒體APP

2024-06-27 09:32钛媒體APP官方賬号

據OpenAI于25日公布的資訊,7月9日起,OpenAI将采取額外措施,阻止來自非支援國家和地區的API(應用程式程式設計接口)流量。OpenAI官網顯示,支援通路API服務的國家和地區總計188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均未在列。

消息傳出當天,昆侖萬維(300418.SZ)旗下天工開放平台急忙面向OpenAl API使用者推出“一鍵搬家計劃”,提供1.5億Tokens的API調用資源(包括天工2.0及天工3.0大模型),并提供天工遷移專屬服務技術支援。

26日,昆侖萬維午後拉升,收盤時漲14.35%,報34.26元。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潑天富貴”,昆侖萬維方面僅表示,OpenAI對中國API“停服”對公司影響不大,不确定市場怎麼解讀。後續使用者是否轉投天工,還要看市場選擇。

大模型廠商集體“搶生意”

钛媒體APP注意到,昆侖萬維此言不虛,雖然市場普遍認為OpenAI停服對于國内AI大模型公司而言是大好機會,但究竟能為昆侖萬維帶來多少收益卻很難預測。

一方面,OpenAI停服中國API對國内開發者的影響并不巨大;另一方面,國内大模型市場本就處于内卷狀态,消息發出後,各路大模型玩家更是紛紛出動“跑馬圈地”,競争相當激烈。

事實上,OpenAI的網頁端、裝置端以及API接口等服務一直以來都不支援中國使用者通路。且除了IP位址管控之外,其更嚴的阻擋措施在于銀行卡、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上,緻使中國使用者始終難以使用其付費服務。本次隻是OpenAI首次以更公開的形式明确管控和禁止事宜。

有業内人士表示,OpenAI此番表态對國内開發者而言,總體來說不是一件影響巨大的事,因為還有很多管道可以搭建,可能僅有部分個人開發者遷移或重建服務的過程會繁瑣一些。目前已經有部分開發者在相關社群和平台上講解應對方法。由此看來,究竟有多少使用者會轉投國産大模型還是問号。

此外,為了抓住眼下這一“視窗期”,争取到更多的開發者使用者,除昆侖萬維外,其他國内大模型廠商也密集上線遷移方案,集體“搶生意”。

例如,智譜AI第一時間推出OpenAI API使用者特别搬家計劃,将為開發者提供1.5億Token(5000萬GLM-4+1億GLM-4-Air)以及從OpenAI到GLM的系列遷移教育訓練。對于高用量客戶,智譜還提供與OpenAI使用規模對等的Token贈送計劃、與OpenAI對等的并發規模等。

通義千問釋出官方資訊表示:将為OpenAI API使用者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中國大模型替代方案,并為中國開發者提供2200萬免費Token和專屬遷移服務。

由李開複創立的零一萬物也在同日發起“Yi API二折平替計劃”,面向OpenAI使用者推出平滑遷移至Yi系列大模型的服務。據悉,目前注冊使用Yi API的新客戶,零一萬物立即贈送100元額度,幫助使用者完成平穩過渡;平台充值還将贈送 50%到賬額度,上不封頂。

同時,百川智能則宣布推出OpenAI零成本遷移計劃,将為參與使用者免費贈送1千萬Token,Assitants API免費使用。而矽基流動則直接宣布Qwen2-7B、GLM-4-9B、Yi-1.5-9B等頂尖開源大模型永久免費。

在此背景下,面對衆多“橄榄枝”,開發者最終是否會選擇昆侖萬維的天工大模型,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值得一提的的是,目前國内大模型市場相當“卷”。一個月前,DeepSeek與位元組跳動宣布大模型降價,随後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科大訊飛、智譜AI等企業也相繼加入“價格戰”。有業内人士表示,市場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狀态。

大模型持續“燒錢”,一季度由盈轉虧

資料顯示,昆侖萬維于2023年4月釋出“天工1.0”大模型,2024年2月釋出“天工2.0”、4月釋出“天工3.0”。山西證券本月在研報中表示,“天工3.0”采用4000億參數的MoE架構,是目前全球模型參數最大、性能最強的開源MoE模型之一,目前天工AI日活人數已超100萬,國内僅次于文心一言和豆包。

不過衆所周知,訓練大模型相當“燒錢”。從投入角度看,2020年至2023年,昆侖萬維的研發費用由1.66億元增長至9.68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由6.06%升至19.69%。今年一季度,其研發費用為3.49億元,同比增長104.4%,占營收比重已升至28.87%。

在此背景下,昆侖萬維的盈利壓力逐漸顯現,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作歸母淨利潤-1.87億元、扣非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均由盈轉虧。

昆侖萬維此前也坦言,AGI與AIGC相關技術及應用的研發、部署和維護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且産業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不确定性較高。如果相關投資未能在預期時間内産生回報,可能導緻公司面臨虧損風險。

從股價來看,自從昆侖萬維去年開始投入AI業務後,股價曾一路飙升并于去年5月來到高點70.66元,然而随着實控人前妻減持套現等消息傳出後,其股價在兩個月内急速下跌。截至6月26日收盤,昆侖萬維報34.26元,較去年高點已經腰斬,總市值422億元。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