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人之所資,須自抒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清朝名臣曾國藩用自己的一生寫下過許多文字,字字皆是源于他的真實經曆。

與其說他天賦異禀,不如說他是後天努力,雖然他有一定的聰穎之地,但比起那些年少有為之士,卻又不及,他展現給我們的是厚積薄發的真谛。他自己也說過,天下古今的庸人,皆是因為懶惰而落敗。勤奮,估計是他想告訴世人的。

都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曾國藩在剿滅太平天國大軍的時候,選擇了獨立思考,設計出了一套“傻瓜戰術”,卻卓有成效,取得戰場的主動權,成為了最後的赢家。之後在一戰期間,被德國人效仿這種戰術,竟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戰績,9天之内擊殺法國10萬人,驚動世界。追根溯源,與曾國藩有直接聯系。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生來愚笨,笃行好學

晚清史上有四大名臣,在我們常人的記憶和認知裡,或者都會認為他們是被上天眷顧的寵兒,給予他們非比尋常的天資和能力,支撐起他們以後人生的巅峰。

似乎粗讀曾國藩的經曆,會發現他的确“非同凡響”。八歲能誦讀四書五經,并能背誦其中片段,14歲便能讀懂《史記》《後漢書》等史傳文學。

接着,在童子試考試中能取得第七名的佳績,後來又有了秀才的身份,在舉人榜上排名36,登第後進入殿試,拿下三甲的前42名,更增添了他頭上的光環,好像他的成長之路太過順遂。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然而,古之成大事者并不都是智慧超群,前進之路通順無阻,無風無浪,曾國藩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他在曆史教科書上的風采都是靠他數年的蓄勢。俗話說,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對于曾國藩的經曆,衆多都隻知其一,便輕下結論,背後的辛酸唯有他本人銘記。

他的科舉之路并非因為驚才絕豔才光芒萬丈,而是笃定心思所緻。他自己也總結道,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有讀書可以改變這種現狀。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于是,他十六歲走上科舉的道路,前幾年他隻是陪跑了,足足七年才喜中秀才,七年的每一天皆是實屬不易。之後,花了兩年的時間才中舉,也不是一蹴而就。然後,又是四年的耐心蟄伏,等待春天的來臨,而後成功登第,“吾生平短于才”是他自己發自内心的感慨。

觀其踏上仕途前的歲月,曾國藩不是因為過人的天賦而被曆史記住,而是憑借踏踏實實的蓄力被世人敬佩,實為一段催人向上的故事。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傻瓜戰術,收效甚佳

曾國藩即使是屬于愚笨的那一類,但張之洞和李鴻章等人依舊對他贊不絕口,原因不在于前者,而在于他每天都會檢討自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

他的一些行為看上去似乎顯得簡單和笨拙,但那都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才有的結果。當年他采取的那一套傻瓜戰術,足以證明了他是大智若愚之人,智慧非常人可比。

當時的太平天國軍給清朝統治者帶來了一些威脅和震懾,他們便越發肆無忌憚,四處作亂,在國土上擾亂人心。當然清朝派遣出的軍隊必然是不在少數,統治者怎麼可能讓一些烏合之衆為非作歹,禍國殃民,但奈何敵方勢力比想象中要雄厚得多,導緻所謂的剿滅計劃多數失敗,敵軍仍然猖獗。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這幫太平天國軍不是一般的農民力量的聚集,而且有組織有規模地出行,在作戰的政策上亦是經過缜密計劃的。

太平天國軍雖時常選擇主動出擊,但他們的攻擊的地點和方向是有側重的,他們深知清軍火力的猛烈,便在每次作戰時選擇避其鋒芒,而進攻清軍火力稍微薄弱的地方,便往往取得戰鬥勝利的果實。

此外,若是判斷出清軍的進攻過于頑強或是己方出現了潰敗的傾向,太平天國軍會采取一邊撤軍,一邊則不斷焚燒農民的房屋為掩護,阻攔清軍的追擊,這樣一來他們的損失将會減少到最低。這樣的形勢無疑使清軍惱怒與恥辱,而敵軍的氣焰卻越發嚣張,又何來剿滅這一說,清軍頭疼不已。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一向有一股韌勁兒的曾國藩卻鎮靜下來,使戰事有了轉機。

曾國藩也是在衆多清軍中的一員,他手下帶領着一支軍隊,雖然前期的戰争他也不在乎節節敗退,但他沒有自亂陣腳,也沒有氣餒不振,而且細心盤算,研究地勢。經過一陣的思慮,他提出了一套“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扭轉了目前的戰場态勢。

顧名思義,這一套戰術其實也并非神秘高深。縱觀當時的局勢,曾國藩要求自己手下的軍隊湘軍在營地周圍挖出兩條深溝,以深溝為基礎,沿其築起堅固的高牆,這樣有利于己方據守陣地。至于行軍的速度就不做硬性要求,關鍵在于行進過程中據守距離的長短,他保證的就是據守地的固若金湯,不讓敵軍進犯己軍一寸土地。

如此一來,一步步把太平天國軍往後逼退,使得他們無處遁形,也無計可施,最後便掌握了整個戰局,成功剿滅叛軍。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德軍效仿,殲敵十萬

曾國藩的那套将自己的軍隊立于不敗之地的戰術,雖然顯得愚笨,但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壕溝一方面可以據守,一方面可以架起高牆,輔之槍支和炮火,很容易抑制住敵方的攻勢并看清形勢吹起反攻的号角。

是以,最後戰場的勝利才屬于曾國藩。此後不久的世界第一次大戰,再一次上演了這一套看似不太聰明的戰術,戰術的出處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一戰時的歐洲大地是烽煙四起,戰火紛飛,戰争的殘酷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德軍和法軍交戰,死傷已經數不勝數,之後德軍将領聽說了曾國藩這一戰術并取得了驚人的戰績,就躍躍欲試,因為德軍現在的狀态并不是那麼樂觀,兩軍相持不下,各有損傷。

這位德國将領就吩咐全軍挖起戰壕,利用鐵絲網當做一面牆,抵擋敵方的進攻,同時,利用機關槍和火炮的搭配作戰,後果皆是出乎了衆人所料。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德軍在短短九天之内便擊斃了法軍共十萬人,那麼顯眼的資料,多麼驚人的消息,德軍的氣勢頓時高漲,威名也是揚遍了整個天下。聽後的人無一不覺得這是一場戰争史上的傳奇,用如此簡單的方法卻赢得了超乎想象的勝利,着實令人矚目和感歎。

其實死傷在戰場上并不罕見,隻是在九天裡屠戮十萬人不得不說這是驚人的,即使戰術方面沒有任何高明之處,但曆史事件卻有力地證明了這一戰術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曾國藩發明了傻瓜戰術,剿滅太平軍,德軍效仿後9天殺法國10萬人

小結:

一個人不要被所謂的愚鈍限制住,就如同曾國藩一樣,做一個厚積薄發之人,盡管方法會顯得呆傻,但隻要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那都是智慧的沉澱。我們旁人也不能忽視和輕視自己或者他們呆傻之處,興許這正在孕育着一種火山迸發似的力量。

此外,我們不能用自身的愚笨來掩飾自己的懶惰,就像曾國藩說的那樣,不要讓懶惰成為你失敗的源頭。曾國藩用自己親身的一切經曆,不管是在其追求科舉上,還是領軍作戰上诠釋了天道酬勤的事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