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語99:你真正想要一樣東西時,從國小惡補也願意

#論語98:在最窮的時候,靠什麼挺過這段時間?#

論語99:你真正想要一樣東西時,從國小惡補也願意

做學問、求世功,最難的是什麼?之前我們學習了賢人們的仁德作為,自感差距很大是吧。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有一天,孔子可能關心弟子們,随口問了一句,學得怎麼樣?就像主管問組員,最近做得怎麼樣?有沒有按照我說的做?

冉求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太難了!不是我們不喜歡老師的學問,是太敬仰太欽佩了,可是我們感到力不從心呀!資質愚鈍,我們都做不來,好像不适合我們。

孔子微笑着說,你們哪裡是力不從心?真正能力有限做不來的人,多會是半途而廢,而你們 現在是畫地為牢、自我設限,不敢前進一步。你們呀,就别跟我鬼扯啦!做都沒做,連開始都沒有,又何談力不從心呢?

看了這一節,我想起了關于微系統和線上經營的一些事。很多上司對組員說,顔老師的課不用聽,他的方法好是好,就是不适合我們。你們看顔老師文筆好、能說會道、才華橫溢,你看我們,能寫能說嗎?會拍照嗎?我們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吧!

這樣的說法,我聽了不止一次。非力不足,今女畫。這也是我的心裡話,你我都是人,我所做的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兒,隻要肯學肯做,哪裡有學不會的呢?

一天學不會,一年可以吧;天天寫,文筆自然越練越好;天天拍照,攝影自然進步神速。問題在于畫地為牢,一上來就說不适合自己、自我設限,把自己困在固有思維方式裡。

日複一日還希望有所突破,量變會到質變沒錯,但模式和思維卻決定了效率。不是不行,是不敢做,不想真心改變。

這就像我們去談增員,你跟他說這個職業有多好多好,時間自由、收入沒上限,甚至你會把自己的收入展示給他看。他兩眼放光了一會兒,然後即可就熄滅了。說我知道做保險有前途,我也很羨慕你,可是我做不來、不适合我,還是算了吧。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常見?總是一臉畏難,感到自愧不如。冉求說,老師的仁義道德高山仰止,我們這些人資質愚鈍,真的學不來呀!在孔子眼裡,不是學不來,而是始終不開始。

老師在100,哪怕學生在1,隻要開始做,用心學用心做,總能從1到2到20。可能最終做不到100,但總比一直停留在1要好吧。

勇氣和果敢,是變革創新者必備素質。轉型期誰都艱難,問題是市場在變、客戶在變,我們變是早晚的事兒。是主動求變,勇敢果斷去開始嘗試?還是拖延到苟延殘喘,無以為繼時才被動求變?

這主動與被動之間,就是一個眼光和膽識的問題。

安于現狀,停留在舒适圈裡的人,總有很多不行動、不突破的借口。自我否定、上來就認輸是最通常的表現。這不是謙虛,是膽怯。

有人說後退一步海闊天空,我說不對,前進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功業的方式方法裡,沒有萬丈深淵,我們勇敢去做不會死,反倒會活得更精彩。

是以人生止于羨慕,始于行動。如果你羨慕一個人,無論是他的什麼,最好就是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一點點向着心中理想的目标前進。

所有的業無非就是知識、技能和習慣,如果你沒有态度和行動力,這三樣永遠都得不到。孔子批評冉求的正是他的态度和行動力,知識可學,技能可練,習慣可養,沒什麼難的。

做業務和發展組織哪個更難?你不會哪個,哪個就更難。并不是它們本身有難易之分,而是我們的心有沒有放在其中,時間、精力有沒有聚焦集中而已。隻要态度堅決、志在必得,假以時日,怎麼會有做不好的事兒呢?

還是沒想清楚到底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要走哪條路。在猶豫徘徊之間左顧右盼,耽誤了時間。是以孔子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那些真正流淚流汗拼盡全力的人,真正力不從心的人,都會在途中停下來,無法前進。

今女畫。女就是汝,你的意思。而你們現在是不敢開始前進一步,不是力不足,是心不足,是勇氣和态度的問題,是志向和道路選擇的問題。那些帶不動的組員一定是這方面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

是以做好保險靠什麼?勇氣和态度占相當大的比例。面對比自己更強的同業、更富有的權貴,有沒有勇氣開口?有沒有決心,一步步前進?如果沒有這個品質,就是把你放在一個富人圈裡,又能怎麼樣呢?

就是有些人資源很好,身邊的人有錢有意識,反倒一張單都開不了。這不是力的問題,是心的問題。信念、信仰、心量、勇氣、責任,這些态度、品質和文化,要比技能知識更關鍵,你說是吧。

做一個勇敢的人、自信的人,今天才和昨天不同,未來才會和現在不同。改變,從現在、從點滴開始,關鍵在于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