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鎂客·請講」互動視界張海浪: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視覺呈現與互動則成為緻勝法寶

全流程、一體化虛拟現實服務,傾注的是創作者的全部精力。

“VR不是一種視覺形态,而是一種媒體的體驗方式”。互動視界CEO張海浪說。

「鎂客·請講」互動視界張海浪: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視覺呈現與互動則成為緻勝法寶

媒體傳播的重心正在轉移,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形态

與其他科技圈CEO不同,張海浪并非工科出身,而是具有獨到藝術感與視覺美感的藝術創業者。

“互動視界是我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很開心,這家公司有機結合了我的興趣愛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我們在視覺創意方面的優勢。”張海浪說。

「鎂客·請講」互動視界張海浪: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視覺呈現與互動則成為緻勝法寶

互動視界創立于2005年,并一直緻力于提供更好的設計創意相關的服務。2013年底,伴随着VR熱潮的湧現和戰略投資的引入,互動視界開始正式在VR領域發力,希望能夠用互動創意的手段給使用者營造一個精彩的世界。

“可以看到,随着移動裝置的日益普及,傳統的視覺、聽覺資訊傳達模式已經無法再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媒體傳播的重心也從傳統媒體轉移到了新媒體領域。而VR作為當下的一種獨特且新奇的新媒介,相比于原先那些帶有‘邊框’概念的媒體形态,不僅能夠通過簡單的裝置營造出一個虛拟世界,還能夠打破當下的‘邊框’,為使用者創造出具有革命性的全新沉浸式體驗。是以我們相信,随着VR的發展,它必将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媒體形态。”

虛拟視覺,獨具特色的媒體營銷模式正成為新寵兒

“我們需要通過一種獨具特色的媒體營銷模式,引起使用者興趣并激發她們參與和互動的欲望。”張海浪說。

在使用者眼球從電視螢幕、報紙、雜志等上逐漸轉移至以移動網際網路為載體的新興媒體的當下,獨特的媒體營銷模式正在成為年輕使用者群體的新寵兒。虛拟視覺,無疑正是這一寵兒。張海浪表示,虛拟視覺并不如大多數人所想,僅有VR這一種展示形态,而是包含了VR、AR、MR、全息影像、裸眼3D等多個元素,覆寫範圍遍及線上和線下,涉及領域也頗為廣泛,例如汽車、旅遊、地産行業等。

“我們認為,以虛拟視覺為核心的創意營銷方式不僅可以彰顯新生代廣告理念,還能在提供視覺藝術與美感享受的同時,演繹诠釋出虛拟視覺極緻之處。”

然而,衆所周知,目前VR行業仍然處于早期階段,體驗裝置普及率低、内容的匮乏、革命性應用尚未出現、體驗效果沒有達到極緻等等,都是限制虛拟視覺營銷行業發展的原因。是以,在VR還處于市場培育期的當下,想要讓VR成為一種營銷手段,具備商業變現的價值,就必須與傳統互動的營銷模式相結合。

“互動視界憑借VR+傳統營銷的模式切入行業,讓VR與傳統互動營銷最大程度上有機互補,以擷取更多的市場空間和提升業務體量。”

全流程、一體化 虛拟現實 服務,傾注的是創作者的全部精力

其實,在稍早時候,VR并不能為所有行業所接受,就像大多數人所看到的,它隻活躍在汽車、旅遊、房産等領域。但随着VR概念的深入人心,例如快消品、醫療、教育教育訓練、新聞出版等行業也開始出現了VR的身影。

“目前互動視界的産品遍布多個行業,主要提供包括VR宣傳片、TVC、産品和空間展示片、結合影視IP的VR預告片花絮等的VR營銷服務。”

「鎂客·請講」互動視界張海浪: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視覺呈現與互動則成為緻勝法寶

對于互動視界來說,他們的VR内容可以分為TO B和TO C兩類,而這兩者的核心截然不同。在TO B方面,互動視界的第一要務便是“了解并根據客戶的營銷訴求進行恰當的策劃創意”。除此之外,選擇與之相比對的技術手段以實作他們的創意也是他們工作的重點之一。

而在TO C的自制内容方面,藝術創意則更為重要。據了解,目前互動視界設立了專門的LAB部門,而這一部門也是由張海浪直接上司的。他們會精心挑選能與AR/VR完美契合的題材,例如人文、曆史等具有藝術及加工價值的内容,并進行自由創作。

“無論是TO C業務還是TO B的自制内容,我們都會浸注全部精力,為使用者展現具有極緻創意的作品。除此之外,互動視界還會協助客戶進行産品的投放與推廣,必要時,甚至可以為客戶收集整理資料并進行資料分析。為此,互動視界還專門投資了一個專業的互動式VR内容平台,除了正常的VR視訊内容外,其還提供了視訊線上編輯、視訊廣告分發等服務。一言以蓋之,互動視界是一家可以提供全流程、一體化的虛拟現實服務的企業。”

核心基因決定公司壁壘,視覺創意呈現與互動為互動視界緻勝法寶

對于互動視界而言,視覺創意美感具有互動性的營銷手段是其核心競争力,而視覺、創意與設計就是他們的基因。随着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基因正在成為公司壁壘,讓這一極具創意與學習能力的團隊在行業内搏得了較高的關注。

「鎂客·請講」互動視界張海浪:VR将成為下一個新媒體,視覺呈現與互動則成為緻勝法寶

但有行業就有競争,僅就VR内容創作來說,目前國内同類型企業實不在少數,僅憑創意與經驗顯然不能讓互動視界在行業一直屹立不倒。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VR不是一種視覺形态,而是一種媒體的體驗方式。但在大多數VR内容創意公司的早期作品中,都過度誇大了VR概念,并沒有展現出VR 的 ‘提供良好沉浸體驗’這一本質作用。這不僅讓VR體驗效果大打折扣,還會直接讓使用者産生‘VR也不過如此’的錯覺。”張海浪說。

也是以,互動視界不僅在題材與創意上極盡全力,在拍攝裝置、制作平台、體驗裝置、推廣平台和客戶選擇上也極為用心。

“雖然目前VR視訊的清晰度最高隻有4K,但我們在内容拍攝時盡量使用8K及以上的相機,因為清晰度和畫面色彩的還原度是當下評價VR視訊技術名額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例如在推廣平台的選擇上,我們也盡可能的選擇規模與流量較大以及帶有互動功能的平台,以激發使用者主動探索的欲望。”

總結

相比于去年,由于市場趨冷、現金投入過大,變現能力不足等,VR内容公司自由創作的作品數量正大幅下降,很多公司開始尋找商業項目以求生存。

但值得欣喜的是,雖然數量正在減少,但認真做内容的團隊卻越來越多,内容品質也有了飛躍性的提升,VR正逐漸走上正确的發展路線。

“但無論行業如何發展,VR營銷的重點永遠都不會變,那就是精緻、創意與合使用者心意。而在這一點上,互動視界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前進。”

原文釋出時間:2017-08-16 10:55

本文作者:伶軒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