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颠覆思維,你也能懂量子力學

星際旅行、時空穿越、瞬間移動……無數的文學和影視作品為我們展現着人類科幻的未來。這些并不是創作者們腦洞大開的随意想象,創作者們都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當今實體研究的最前沿。但對于普通群衆來說,量子力學看似高深莫測。

5月3日,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量子力學取得現實應用的重大突破。

那麼,量子力學到底講了什麼?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懷着對科學的敬畏之心,本人希望化繁為簡、以最平實易懂的語言,寫下量子力學的發展以及普通人怎樣能看懂量子力學,和大家一起掀開量子力學的神秘面紗。

1、

大地沐浴陽光,萬物生長。

“光”是什麼?卻千百年來,人類受益于光的恩賜。卻不知光到底為何物,隻能做出一些猜想。

人類對于光的無知,直到1655年開始有所改變。英國的博物學家胡克,提出了光的波動說,他認為光是一種波,與水波相似。荷蘭人惠更斯發表《光論》,發揚了這一理論。

他們的反對者,是牛頓。他提出了光微粒說,認為光是極小的微粒,遵循運動定律。

兩派觀點争執不下,但都有瑕疵。

按照牛頓的觀點,光是微小的顆粒。他合了解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性質。對于光的折射和衍射,牛頓的解釋并不令人滿意。

惠更斯等人認為,光是波。那就需要有傳播的媒介,像聲波通過空氣、水波通過水來傳播。但是真空中沒有物質,光是如何進行傳播的呢?

他們說,在所有空間中都存在一種看不見的物質,叫做“以太”,光就是通過“以太”進行傳播的。可是,如果“以太”真的存在,那麼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公轉,我們應該可以感受到迎面吹來的“以太風”。大量的實驗證明,并沒有“以太風”吹來。

由于牛頓無與倫比的學術地位,他的粒子理論占據了主導。在此後100多年中無人敢于挑戰,而惠更斯的理論則漸漸為人淡忘。

1801年,托馬斯·楊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雙縫實驗”。

實驗很簡單。

把一束光投射到一塊背景闆上,前邊放置另外一塊開有兩個相鄰縫隙的闆子。

如果光是粒子,那麼,實驗的結果應該是背景闆上投射出兩條大約相同的狹窄光束。可實驗結果大大出乎人們意料。

背景闆上的投影卻是很多條。這對于光粒子說就是災難。

因為這樣的現象,是波的表現。

當我們觀察水波時會發現,兩個水波重疊的地方,波峰遇到波峰時水波會更高,波峰遇到波谷時候,會互相抵消消失。這種常見現象叫做幹涉。

隻有波才會有幹涉。

實驗所使用的背景闆上明暗相間的黑白條紋證明了光的幹涉現象,進而證明了光是一種波。雙縫實驗徹底動搖了光粒子說的統治。

此後的50年間,光的波動說進一步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開始主導科學思潮。人們認可了光是一種波,不是粒子。

2、

19世紀實體學大發展,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對于實體學的掌握已經趨于完美,再進行研究,不過是在已知結果的小數點後加上幾位而已。

德國人普朗克的老師也這樣勸導他,奉勸他不要去學純理論實體,他沒有被兩位導師的建議說服。

19世紀的最後一天,1899年12月31日,實體學家凱爾文發表迎接新世紀的演講:“19世紀已将實體學大廈全部建成,今後實體學家的任務就是修飾、完善這座大廈了。”

普朗克無心為此高興,他正在為一個6年還沒有解決的計算問題頭疼不已。

當時的實體學家總結出的兩個公式,都不能準确的計算物體發出的輻射。一個可以在輻射的長波部分計算出結果,另外一個公式可以在輻射的短波部分算對,可是一旦到相反的波段,答案就謬之千裡了。

普朗克不能了解其中奧義,他的研究陷入了長期的困局。

“走投無路”的普朗克想,不然先強行的把兩個公式湊成一個滿足所有波段的公式吧,然後倒着推理,看看是什麼結果。

結果是,如要想讓組合在一起的公式成立,那麼物體發出輻射時,能量就不能是連續的,而是以一個微小數量的整數倍跳躍式的變化,也就是說能量的變化是一份一份的。

1901年,他把計算的結果發表,在論文中,他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起名為“量子”。

其他的科學家驗證出了普朗克的正确性,量子力學自此誕生,普朗克成為了“量子之父”。

3、

1880年之後,愛迪生改良後的電燈泡開始大面積的推廣。人類對于光的利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德國人赫茲發現,用紫外線燈光照射金屬,裡邊的電子會被激發出來形成電流。光生成了電。

赫茲稱其為“光電效應”,他卻做不出解釋。

1905年,在實體學界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迹年”。愛因斯坦在這一年中,發表了5篇劃時代的重要論文。其中一篇關于“光電效應”的論文,直接成就了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在論文中,重新提起光的粒子說。按照光粒子說和量子概念,光應當是由一份一份不連續的微小顆粒組成,他起名叫“光量子”,簡稱光子。

當某一光子照射到靈敏的金屬上時,它的能量被金屬中的某個電子吸收。電子的動能增大,克服了原子核對它的引力,飛出了金屬表面,成為光電子,形成光電流。

愛因斯坦對于光電效應的解釋,震動了已經普遍認可光波動說的實體學界。

一系列實驗驗證了愛因斯坦的正确性,人們開始意識到光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對于光是什麼,這一持續近300年的争論,終于以一個神奇概念的産生而宣告終結——光的波粒二象性。

科學家獲得了新的思路,原來一種物質是可以同時具有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波粒二象性就像一把鑰匙,微觀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了。實體學家進一步發現,基本粒子都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經過幾十年孜孜不倦的研究,量子力學與已經沿用近300年的經典實體理論之間的沖突日益明顯。

之是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科學家發現的量子現象,在宏觀世界中都不曾出現。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的對立,實質是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對立的縮影。

難道同一個世界,不應該有同一個理論嗎?

愛因斯坦開始提出質疑。量子力學過于玄幻,提出的概念實在令人費解。愛因斯坦是量子實體的創始者之一,但此時,他站出來對量子力學本身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完備性提出深刻的否定。

量子實體學家們卻并不認同他。新興的量子力學成績斐然,不容置疑。在各種學術期刊中充斥着火藥味,好像這些科學家萬一碰面,必然會有火星撞地球般的激烈雄辯。很快,這樣的會面,真的來了。

4、

“地表最強”實體學家大辯論

1927年,比利時。著名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

這是實體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聚會。如華山論劍,江湖上頂尖高手悉數到場,都是實體學各個分支的旗幟性人物。照片中與會的29人,有17人都先後獲得過諾貝爾獎,被稱為實體學的“全明星”盛會。

在照片中,愛因斯坦居中而坐,可見其當時在學術界的地位。他以因果論為武器,展開對量子力學現狀的分析,指出量子力學研究不盡如人意。

所謂因果論,就是任何事物的産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這是天衣無縫的真理。

愛因斯坦的支援者有薛定谔和德布羅意。

他的反對派人數衆多,他們有個統一的名号——哥本哈根學派。掌舵人是波爾,他為量子力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波爾曾經到訪中國,他在自己的族徽中,放上了中國的太極圖。波爾認為太極完美的诠釋了自己的互補原理。好像光的波粒二象性,波和粒的屬性是互補的。

波爾帶領着一批30歲左右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玻恩、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都是這個學派的主要成員。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解釋被稱為量子力學的“正統解釋”。

哥本哈根學派的辯據,是基于計算的機率論。在量子世界裡,結果經常不是明确的,而隻是一種機率。

我們舉例來說明,例如“量子隧穿效應”。

在兩塊金屬中間夾一層絕緣層,一般都認為電子不能通過絕緣層。但哥本哈根學派說,電子通過絕緣層是存在機率的。經過計算,可以得出機率的數值。這就是“量子隧穿”。如果放到宏觀世界,人能不能穿牆?按照量子隧穿,宏觀物體也能發生隧穿效應。人也可能穿過牆壁,但要求組成這個人的所有微觀粒子都同時穿過牆壁,實際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從機率上說,人可以穿牆。

愛因斯坦對于這樣的機率說嗤之以鼻。機率的存在,隻是量子力學理論不完整的證明。量子力學并沒有找到完整描述微觀和宏觀世界的理論。

“上帝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這樣說。

“愛因斯坦,别去指揮上帝該怎麼做!”波爾回擊。

5、

在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沒有取得勝利,甚至可以說失敗了。他并不甘心,三年以後的第六屆會議,他卷土重來。

愛因斯坦總結經驗,放棄了對于具體案例的探讨,把矛頭指向哥本哈根學派的理論基礎——“測不準原理”。

我們簡單介紹下這一原理。人們為了直覺了解原子内部,會畫一個這樣的示意圖。

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看上去像行星圍繞太陽旋轉。

但這是錯誤的,軌道根本不存在。事實上,原子内部的樣子更像這樣。

像一團雲霧,科學家形象的稱之為“電子雲”。這看上去密密麻麻的雲霧,其中的電子其實隻有極少的幾個,甚至是1個。

出現雲霧狀,是因為電子在原子狹小的空間内以接近光速運動,看到的隻能是一團雲霧。

測不準原理說的是,在原子内部,電子的運動毫無規律,我們知道電子的位置時,卻不可能知道它的速度。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時知道,這與描述宏觀世界的經典實體學是相悖的。例如我們可以計算出任意時刻,地球圍繞太陽軌道運作的速度和位置。

愛因斯坦相信,隻是我們缺乏觀測的手段和合理的公式,不存在這樣的測不準原理。

每天在旅館用早餐時,科學家們見面,愛因斯坦就描繪一個思維實驗,他認為從中可以清楚看出哥本哈根學派解釋的沖突。

玻爾在傍晚的時候就對這些理想實驗做出了解釋,他會在晚餐時分析給愛因斯坦聽。

愛因斯坦對這些分析提不出反駁,但在心裡他是不服氣的。

第六屆索爾維會議,愛因斯坦再次以失敗告終。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愛因斯坦被德國納粹迫害而逃亡美國,沒有出席三年後的第七屆索爾維會議。

量子力學的索爾維會議結束了,然而關于量子力學的争論仍在繼續。

6、

1935年,愛因斯坦和他的支援者向哥本哈根學派發起了總攻。

愛因斯坦圍繞量子糾纏展開質疑。

所謂量子糾纏,是量子世界中又一奇妙的現象。科學家發現,在同一特殊反應中能夠生成兩個且隻有兩個互相糾纏的量子,這兩個量子如孿生一般,對其中一個發生作用,另外一個會同時做出相同的變化。比如一對互相糾纏的電子,如果他們的糾纏方式是反向糾纏,一個正向旋轉,那麼另外一個必然反向旋轉。假設你将前邊的電子改為反向旋轉,那麼另外一個會同時變為正向旋轉。而且,這兩個電子無論相聚多遠,哪怕是銀河系的兩端,也不能阻礙他們同時發生變化。

他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呢?這種聯系速度甚至達到光速的十倍。這不科學。因為按照相對論,光速無法被超越。愛因斯坦把這種鬼魅般的聯系稱為“幽靈作用”。

誠然,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确鑿證據找到能超越光速的物質。是以,哥本哈根學派告訴愛因斯坦,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

愛因斯坦的主要支援者薛定谔,更是提出了一個對于哥本哈根學派如同噩夢的實驗——“薛定谔的貓”。

既然量子力學的理論都是解釋微觀狀态,那如何與宏觀世界結合呢?薛定谔假設,在一個箱子裡,放一個原子核,原子核是個量子級概念,它在不确定的時間内會自發的産生衰變,誰都無法預測衰變的準确時間。箱子内設計一個機關,當原子核衰變時,将關聯一把錘子,打破裝有可以毒死貓的毒氣瓶。箱子裡邊放一隻貓,然後把箱子蓋上。請問,過一段時間後,箱子裡裝着的是一隻活貓還是死貓?

按照哥本哈根學派的理論,觀察行為會改變物質變化的狀态。好,那不觀察呢?

對此,哥本哈根學派隻能吞下苦水,承認那隻貓是處于半死不活的混合态。

波爾和愛因斯坦的論戰,也是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的論戰。争論雖然直到今天輸赢也沒有定論,卻促進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和完善。

論戰使哥本哈根學派的思想廣泛流傳。

科學家們并未停步,他們聰明的繞過了研究誰對誰錯,而是選擇忠于實驗結論和計算結果。問到量子力學的原理,大多數實體學家會說“閉嘴,乖乖計算”。

波爾說:“我們稱之為真實的一切,都是由我們不能稱之為真實的東西組成。”量子力學,充滿許多匪夷所思的怪論,但是,一切的實驗和計算,都驗證出它是對的。原理如何,無人知曉;事實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根據量子力學的方程,人們設計了可以控制微小電流的開關,應用到雷射、半導體、內建電路等電子工業的大多領域。可以說量子力學如果不成立,那麼我們的電腦、手機、相機等等電子元器件将統統失靈。沒有量子力學的世界,我們隻能回到蒸汽時代。

7、

以上就是簡單的量子力學發展過程。近年,量子力學一詞,出現的越來越頻繁。我們普通人,怎麼能夠容易了解量子力學呢?如果我們能夠打破幾個定勢思維,同樣可以走進量子力學的奇妙世界。

颠覆思維之一、量子化無處不在

從量子的名字看,很多人看到叫“子”,就認為是一種微小顆粒。在了解量子時,請忽略後邊的“子”字,而看前邊的“量”字。量子,拉丁語本意為“有多少”,代表“一定數量的某物質”。

量子力學,雖然研究基本粒子,但是量子化,卻是宇宙的屬性。大到行星、小到細胞,最終分解都是可以量子化的。甚至人類的思維,科學證明,我們的意識同樣不是連續的,每隔0.042秒就有微小的斷開。那麼我們的意識就可以視為以0.042秒為一份的量子化意識。

我們所處的宏觀世界是由微觀世界組成的,兩者并無清晰的界限。哪怕我們人體,同樣由微小的原子組成。按照波粒二象性,如果告訴你,人同樣是由波組成的,也并不需要意外。這在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中,已經有了答案。

另外,抽象到如空間,也可以量子化。空間的量子化,産生了蟲洞。蟲洞的概念,是說我們隻要有足夠大的能量,就可以打開機關空間之間的間隙,依靠這樣的蟲洞,可以進行時間旅行、空間轉移。這并不是科幻,至少從數學的推算中可行。蟲洞也叫“愛因斯坦-羅森橋”,由愛因斯坦及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推算得出。

如太極的玄妙,宏觀和微觀互相交融,并非對立。解釋宏觀世界的經典實體學,和解釋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現在還極不相融,沒有達成一緻,但已有科學家通過實驗開始把彼此歸于統一。由此,可能會産生更加奇妙又偉大的理論。

颠覆思維之二:沒有唯一的真理,甚至在科學中

蘋果砸到牛頓的頭時,他發現了萬有引力。今天我們知道,扔一個蘋果,隻要有足夠大的能量,甚至可以把蘋果扔出地球。這對于古代人,無法想象。

認知沒有止境時,真理就是相對的。

假設世界隻是一個平面,我們都是二維平面人,那麼我們甚至都不能了解,在一個三維世界的地上出現了兩個腳印是什麼原理。還好,我們本身是三維的,知道腳印的上邊是一個完整的人。那量子糾纏的超遠距離“幽靈作用”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目前的解釋有分歧,有些認為光速并不是極限速度,“幽靈作用”是超光速傳導産生的;而也有科學家認為,宇宙本身是11次元的空間,“幽靈作用”是由于那些被壓縮在空間内的、我們看不到的次元影響産生的。

原理雖沒澄清,但利用量子糾纏現象,我國已經于去年8月發射了量子通訊衛星,領先全球。

量子力學正在滲透到科學的各個領域。例如生物學家甚至證明,我們的嗅覺,不是由我們一般認為的,聞到物品的分子産生,而是像我們的耳朵一樣,“聽到”了物品中亞原子顆粒的波動來加以區分。量子生物學正在颠覆傳統生物學。

科學的研究還在繼續,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它的全部。

颠覆思維之三:沒有絕對的存在,機率才是真實的面貌

如果你在北京,對于我來說,你在北京的哪裡呢?量子力學的解釋是,你在北京的任意一個地方。就如我們想知道一個電子在原子中的位置,電子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整個原子空間裡,直到你去觀察時,才會具體的出現在一個點上。同樣,我沒有觀察或者沒有被告知時,你就如電子一般,在北京的任意一個角落都有存在的機率。

量子力學目前不能準确的解釋這種邏輯,他們說這就是真實的世界。

這種機率存在的意義,目前在量子計算中顯的更為實用。

我們都知道,現代計算機的數學基礎是二進制。計算機二進制中,一個機關資訊叫一個比特。一個比特可以是0,或者1。如果我輸入2個比特01,通過傳輸後,它依然是01。量子比特則不同,我輸入兩個最小機關的量子比特,這兩個量子比特都有可能是0,也都有可能是1,機率均等。這時,輸出的結果也不再是單一資訊,而是四個可能,00、01、10、11。量子計算給了我們四個機率相等的、可供選擇的、不确定的答案。這可以簡單認為就是量子計算的原理。

2個量子比特資訊,答案是2的2次方個;3個量子比特,就是2的3次方個;……20個量子比特,就是2的20次方個,也就是100多萬個。

量子計算,會随着量子比特增加,呈幾何級數增長。比如我們想從100萬個不同比特資訊中找到我們想要的一個,量子計算機不會像經典計算機一樣逐個檢索,而是同時檢索100萬個答案。隻要設定一下條件,計算機可以在一秒内找到這個比特資訊。

這就是在5月3日我國宣布研發成功的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因為我國科學家,實作了10對糾纏狀态下的量子計算,10對——20個量子,在計算中就是20個量子比特。

想要判斷量子計算到底牛不牛,學術界有三個達成共識的名額性節點:計算能力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是第一步,再是超越我們使用的個人電腦,最後是超越超級計算機。

我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完成了最困難的第一步。

量子計算機離我們已經如此之近。

量子力學理論從量子一詞誕生,到今天有117年的曆史。量子力學已讓我們的生活翻天覆地。随着對于量子力學研究的深入,實用化的量子産品終将迎來井噴的一天。

波爾說:“如果誰不曾對量子論感到震驚,他就根本沒有了解它。”

我們對于量子的無知,就像300多年前,人類對于光的無知一樣。人類探索量子世界秘密的過程,智慧之花也在悄然綻放。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完全了解了量子的世界,才發現量子力學這門超現代科學本身,正是生命古老的事實。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5.01

本文作者:夜二郎

本文來源:

簡書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