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與王震合影

前言

王震與徐海東在革命戰争年代,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70年3月25日,徐海東病逝于鄭州,兒子徐文伯根據父親生前的囑托,專門給王震拍了一封電報報告這個消息。

接到消息後,王震痛不欲生,一連幾天都沒有吃好飯,還親自寫了一封幾百字的唁電發到鄭州,結果卻被退了回來。

王震十分傷心:

“我永遠忘不了大哥,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他對中國革命作出的曆史功勳永放光輝,他将永遠活在人們心裡。”

“徐大哥”和“王老弟”——綿延34年的革命情誼

徐海東與王震的革命情誼,始于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4日,紅二方面軍遵照黨中央的訓示,從

兩當、徽縣、成縣、康縣地區開始北移,10月22日在靜甯以北的将台堡與紅一方面軍順利會師。

徐海東奉令率領紅十五軍團到将台堡接紅二方面軍,當時紅二方面軍先頭部隊正是由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王震時任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委員、政委)。

紅一、紅二方面軍勝利會師,加之早在十幾天前就已經抵達會甯的紅四方面軍,紅軍三大主力順利完成會師。代表着長征順利結束。

王震與徐海東兩人興奮的擁抱在一起,雖然兩人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面,但彼此聞名,互相傾慕。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年輕時舊照

兩人都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軍中最為傑出的戰将。

通過交流,徐海東與王震各自發現,兩人的革命經曆竟然還有相似的地方。

他們兩人都是勞工出身。

徐海東幼年時家境貧寒,家裡世代都是窯工,由于脾氣爆裂,徐海東上私塾時揍了一個地主家裡的孩子,于是被趕了出來。

沒有辦法,徐海東隻能繼承家族傳統,也當了一名窯工,那時候的勞工每天都是過得朝不保夕的日子。

徐海東十幾歲沒有衣服穿,每天身上都是泥,也是以有了個“臭豆腐”的綽号。由于吃不飽飯,徐海東有一次挑着做好的瓦盆上街買,結果餓得栽倒在街頭,還是一個好心人給了他一碗熱粥,才讓他活下來。

11年的窯工生涯曆盡艱辛,徐海東想改變自己的命運,1925年4月,徐海東加入中國共産黨,投身于革命。

徐海東多次稱,幹革命不是為了大富大貴,就是為了過上普通人的日子,徐海東曾趣談:“我做窯坯又快又好,革命勝利後,還是個有用的公民。”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斯諾在延安時期舊照

曾到延安采訪,寫下《西行漫記》的斯諾,曾如此形容徐海東:

“中國共産黨的軍事上司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東人生最閃耀的階段,全都是在紅軍時期。

面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圍剿,徐海東打了許多的勝仗,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鄂豫皖根據地的圍剿。11月為了策應中央紅軍長征,徐海東率領隻有3000餘人的紅25軍北上,雖然是孤軍深入,卻連戰連捷。

當時蔣介石對徐海東的懸賞是25萬大洋,僅次于毛主席、朱德。

最突出的是,1934年11月,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一度十分困難,甚至沒有錢過冬,毛主席讓後勤部部長楊至成找徐海東借2000大洋。

徐海東詢問供給部部長查國祯,得知部隊還有7000元,當即決定借5000大洋,不僅如此徐海東還從部隊中每個班挑選一挺最好的機槍交給中央紅軍,就連最精銳的騎兵團,也直接交給了中央指揮。

對于徐海東的雪中送炭,毛主席一直記在心裡,直到多年以後還說:“那個時候,多虧了徐海東的5000元。”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在延安與斯諾的夫人海倫合影

抗戰爆發後,徐海東的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

而王震比徐海東小8歲,出生于湖南一個佃戶家庭,幼年時貧窮的生活,促使王震走上了反抗的道路,1922年王震先是從軍,後來又當了一名鐵路勞工。

大革命時期,王震積極參加共産黨上司的勞工運動,并在大革命失敗後,舉國白色恐怖中,繼續堅持從事勞工運動。

1927年5月,王震由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時,王震還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

從1934年7月開始,王震擔任了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

兩個勞工出身的紅軍戰将,彼此都對對方産生一見如故的念頭。因為王震年齡小一些,于是兩人互相約定,王震稱徐海東為“徐大哥”,徐海東稱王震為“王老弟”。

以後三十四年時間裡,兩人都是這麼稱呼對方。

1937年12月,徐海東還和王震一起,率領部隊深入敵後,展開山地遊擊戰争

雖然在整個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時期,兩人見面機會不多,但彼此内心深處,始終記挂着彼此。

王震後來率領着部隊南征北戰,徐海東就沒有那麼幸運,主要是身體因素一直在作怪。

徐海東一生九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34年12月10日庾家河鎮戰鬥中,徐海東被一顆子彈迎面擊中面門,從後頸穿了出去,由于失血過多,徐海東昏迷了四天四夜,還是他後來的妻子周東屏衣不解帶的照顧了幾天,才把徐海東從鬼門關拉了出來。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王震舊照

自此以後,徐海東的身體狀态每況愈下。

1938年8月,徐海東在華北戰場上病倒,不得已回延安養病,1939年8月随劉少奇到新四軍開展工作,結果走到半路,徐海東因過于勞累肺病複發,劉少奇隻好找來擔架,讓人擡着徐海東,病情才剛穩定不少。

1939年9月,徐海東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堅持在皖東地區作戰,并取得了皖東反掃蕩作戰的勝利。

不料1940年1月,徐海東再次吐血病倒,由于前線醫療條件差,徐海東病情很難得到根治,但他的性格急躁,甚至前線作戰艱難時刻,沒有他這個主帥不行,

還是毛主席從延安發來專電訓示徐海東

“安心養病,天塌不管”

,徐海東這才安心轉入休養,抗戰後期乃至解放戰争時期,徐海東一直輾轉各地休養。

就這麼一直休養了十多年。

1955年9月,徐海東被評為大将軍銜,為此他十分不安,他認為自己多年養病,實在不足以授予如此高的軍銜。還是毛主席拍闆決定:

“不僅要授大将,還要是第二大将。”

徐海東是以成為僅次于粟裕的第二大将。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1941年,徐海東與警衛戰士們合影

1966年,徐海東因病到大連休養,王震得知情況後,專程從北京趕往大連看望。

“我這次來大連,一不視察軍隊,二不檢查地方工作,我就是來看望徐大哥的。”

當得知王震要來看他時,徐海東高興的幾天沒睡好覺。當王震抵達文化街75号徐海東住處時,兩個多年不見的兄弟興奮的擁抱在了一起。

兩人一口一個“徐大哥”、“王老弟”,一直聊到了很晚,第二天臨别時,兩人還拍了合影留念。

兩人這稱兄道弟的稱呼傳到了一位老幹部耳中,那位老同志說了一句:

“稱兄道弟,算什麼?”

劉伯承得知此事以後,笑着說:

“他們都是勞工階級,可以稱兄弟嘛!”

王震對徐文伯說:“你爸爸有什麼事盡管來找我”

自大連見面以後,王震隔三差五重要關照徐海東,并問他有什麼實際需要,即便是在那個最特殊的年代,王震也毫不避諱。

兩人互相安慰,互相鼓勵,堅信問題總有搞清楚的一天。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在延安馬列學院時和兒子徐文伯舊照

王震囑咐徐文伯:

“你爸爸有什麼事情盡管來找我,其他地方都不要再去了。徐大哥的事我要管到底。”

1968年3月,徐海東的身體每況愈下,就連擷取必須的藥品也十分困難,徐海東的妻子周東屏思來想去,想到了要去找王震,隻有王震才能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周總理。

“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

王震一聽急得直跺腳,過後安慰徐文伯:

“我一定會将此事告知周總理,請放心,徐大哥的事情我義不容辭。”

王震很快找到了周總理的秘書,并說明了事情的情況,周總理得知情況後,立即給北京醫院打電話,要求把徐海東的醫療關系轉到解放軍總院,并叫秘書打電話給有關機關,一定要保證徐海東的醫藥供應。

徐海東病中得知是王震出的力,心情十分激動,嘴裡反複念叨:

“王老弟,王老弟、總理,總理

……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舊照

1969年春,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将在北京召開,并計劃于4月1日開幕。

徐海東雖然沒有收到消息,但是他的内心是十分焦急的,在黨的八大會議上,徐海東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每次開會,毛主席都會問一句:“海東同志來了嗎?”

一直到3月底,徐海東都沒有收到消息,在這個夜晚,徐海東整晚都沒有睡好覺。

徐海東不知道的是,3月30日深夜,大會主席團成員收到緊急通知:到人民大會堂召開會議。

會議由周恩來主持,會議的議題就隻有一個,在九大代表的名單上,加上徐海東的名字。

原來就在下午召開的九大籌備會議上,毛主席審閱了出席九大的代表名單,沒有發現徐海東的名字,一問才知道,徐海東連正式代表也不是,于是趕緊找來了周恩來,要求将徐海東列為九大正式代表,還要讓徐海東參加大會主席團。

周恩來召集九大主席團成員開會宣布這一決定後,有人在現場提出了異議,周恩來十分生氣的說:

“至于說海東同志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留待以後搞清楚。”

”毛主席講過,我們大家都知道,海東同志是一個對革命有大功的人。”

在毛主席、周總理親自過問下,徐海東不僅成為九大正式代表,還成為了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毛主席

第二天下午,九大開幕,臨近中午十分,中央辦公廳以及軍委辦事組的從業人員上門通知徐海東,并向徐海東傳達了昨天深夜會議上的決定。

“你能出席開幕式嗎?”

徐海東一聽是主席安排的,不顧病體爬起來:

“主席提我名,身體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如不能參加大會,可以向中央請假。”

有人提醒了一句。

徐海東不管,他穿好衣服,叫妻子剃掉了他已經長了一寸多的胡子,坐着輪椅,背上氧氣袋,坐車趕往人民大會堂。

九大開幕式現場,面對已經擠滿人的大會現場,毛主席卻在休息室遲遲不肯去會場,一直等到了徐海東到場後,毛主席才出現。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

看到徐海東出現後,王震到他身後,兩人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徐大哥,你好吧,望你多加保重。”

聽到王震的問候,徐海東也深情地說:

“王老弟,你好啊,你也要多多保重呀!”

徐海東請求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會議開始前,毛主席照例環顧了會場四周,并詢問道:

“海東同志來了沒有。”

“到了,到了”徐海東在主席台一側趕緊站了起來,他的身體有些不便,可一聽到這句熟悉的詢問,他還是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毛主席點點頭,示意他趕緊坐下,會議照常進行。

九大會議期間,代表們要選舉中央上司成員,徐海東因行動不便,投票前找到王震,并鄭重其事的向他行了一個軍禮:

“王老弟,我非常的信任你,幫我一個忙吧,因我病重不能走動,請代我投票吧。”

王震向徐海東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

“徐大哥,我一定照辦。”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夫婦與周總理夫婦合影

徐海東的兒子徐文伯回憶:當敬愛的周總理看到這一幕時,向我父親與王叔叔點頭微笑。

在黨的九大上,徐海東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

10月20日深夜,徐海東接到消息,出于戰備需要,要把他疏散到鄭州。

作為一個從革命戰争年代走過來的将領,徐海東自然是不怕什麼打仗的,即便是現在身體不好,況且徐海東也不相信,能打起來。

“我身體雖不好,不過,打起仗來,也不用你們保護。”

即便如此,來人還是對他說:

“不行,這是毛主席的指令,一定要執行。”

一向對毛主席崇敬的徐海東,選擇了聽從指令:“毛主席的指令,我聽。”

第二天,王震帶着同樣對他的指令,第一時間趕來看望徐海東,兩人深情擁抱後,王震對徐海東說:

“徐大哥,我們倆都是勞工階級出身,堅決擁護毛主席。”

聽到王震說這句話,徐海東頗有感觸的說道:

“兄弟,你說得對啊,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王震

王震伸手緊緊的握住徐海東的手:

“這次分手,恐怕就再難見面了,徐大哥,我是不會忘記你的,請你多保重。”

兩個從革命戰争年代走過來的老将軍,彼此緊緊的握住雙手,這份深情厚誼,讓人感動。

當天晚上,徐海東就帶着氧氣袋,被送上了南下的列車,後來又抵達河南鄭州。而王震也被安排到了江西紅星墾殖農場。

徐海東到了鄭州以後,身體情況更是每況愈下,徐文伯寫信給王震說明困難,王震得知情況後,連夜派人收集了不少的物資,結果卻沒能送過去。

随着病情嚴重,徐海東把家人叫到身邊囑托:

“我死以後不要通知和我戰鬥過的戰友,但是一定要通知王震。”

1970年3月25日,徐海東病逝于鄭州,享年70歲。

徐文伯強忍悲痛,遵照父親的囑托,從鄭州給王震發去一封電報。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王震晚年

王震得知老戰友去世的消息後,雙手不由自主的顫抖,眼眶裡蓄滿了淚水,後來一連幾天的時間,王震都吃不下飯,也不見任何人。

後來王震親自寫了一份長達數百字的唁電發到鄭州,卻被無理由退了回來。

1979年3月25日,黨中央為徐海東舉辦了追悼會,王震也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上,時任總政治部主任的韋國清代表黨中央緻悼詞:

“徐海東是我黨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他在中國革命戰争中戰功卓著,深得黨的信任、人民群衆和廣大指戰員愛戴。要學習他大公無私、襟懷坦白、愛憎分明的勞工階級高尚品質…”

追悼會結束後,王震對徐海東的親屬說了這樣一段話:

“海東大哥是我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我永遠忘不了大哥,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他對中國革命作出的曆史功勳永放光輝,他将永遠活在人們心裡……”

69年“九大”召開時,徐海東鄭重地找到王震:王老弟,幫我辦件事

圖|徐海東戎裝照

徐海東一生身經百戰,他性如烈火,愛憎分明的性格,無一不再诠釋一個共産黨人高尚的愛國情懷,即便是在病痛中,徐海東依舊關心着國家的建設,雖然徐海東将軍已經故去,但是他的精神将永遠被人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