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7個澳洲年輕人,重演了少年馬雲的一段奇遇

“你好,我叫馬雲。我剛剛開始學英語,我們可以做個朋友嗎?”

“你好,我是David,這是我的父親Ken,這些是我家人。很高興認識你。”

27個澳洲年輕人,重演了少年馬雲的一段奇遇

1980年,來自澳洲紐卡斯爾的莫利一家人,來到剛剛打開改革開放大門的中國。

在杭州西湖邊上,一位和莫利的兒子戴維年紀相仿的中國男孩走上前來,微笑着,用略顯稚嫩的英語和他們打招呼。

這個十幾歲的杭州男孩,就是馬雲。

無論是莫利一家人還是年少的馬雲,都未曾想到這場奇遇能結下一場跨越38年的友誼。更不可能料到,這次奇遇将改變馬雲的一生,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

38年後的西湖奇遇

今天,27個來自澳洲的年輕人,正在延續着38年前西湖邊上那場奇遇——先去看見世界,然後改變世界。

造訪位于阿裡巴巴總部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時,他們再一次受到了觸動。

27個澳洲年輕人,重演了少年馬雲的一段奇遇

他們見識到了AI天貓精靈,像智能的管家一樣控制着房間裡的所有電器,隻需要主人說一句話,電視打開了,空調打開了,掃地機器人也從桌角鑽了出來。

“Amazing!”全程他們隻是重複着一個詞。

阿諾德就是其中最受震撼的一位。

他來自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島。阿裡巴巴的ET城市大腦讓他大開眼界。知道城市大腦在杭州和蕭山部分區域提高了15%的通行時間時,他覺得不可思議,“太了不起了。”

改變馬雲的29天

38年前,在阿諾德的故鄉澳洲,年輕的馬雲也見過那個時代的“美麗新世界”。

1980年認識莫利一家後,他們保持了5年的通信,在莫利的持續鼓勵下和拒簽7次後,1985年,少年馬雲帶着100美金的全副家當來到澳洲,進行了一場為期29天的旅行。

27個澳洲年輕人,重演了少年馬雲的一段奇遇

那場旅行徹底改變了馬雲的人生。那是他第一次出國,一個月後,當馬雲回到杭州時,他好像已經變了一個人。

許多年後,當馬雲回憶起那個改變命運時刻,他說道:

“在紐卡斯爾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

我出生在中國,100%是中國制造,也從未離開過中國。但來澳洲改變了太多過去的認知,我開始覺得必須得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去思考。

在那接下來的10年,我都在想中國需要改變,我們需要更開放的思想,我們要用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事物。”

這次旅行打開了馬雲的眼界,改變了他的未來。

保持好奇

在從澳洲歸來的歲月裡,馬雲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像莫利那樣的人,幫助和支援自己根本不認識、隻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輕人。

32年後,馬雲來到莫利的故鄉紐卡斯爾,創立了馬&莫利獎學金。用馬雲自己的話說,這項獎學金将用于“支援那些想自己看看這個世界,經曆它、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它的人們。”

當年莫利的善意改變了他的一生,如今,他也決定用這份善意去幫助更多年輕人認識這個世界。

當年的莫利一家人給予馬雲無私的幫助,馬雲現在也為這些澳洲年輕人提供一個去看看世界的機會。

27個澳洲年輕人,重演了少年馬雲的一段奇遇

“這個世界太有趣了、太獨特了,你需要自己去體驗,需要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是以保持你的好奇心,所有人都說yes的時候,你再考慮一下;所有人都說no的時候,你也應該三思。”馬雲對這些澳洲的年輕人說

他還鼓勵他們,對世界來說,年輕人就是希望,我們要相信年輕人,更要給年輕人機會。因為年輕人不隻是要知道結果(informed),還要參與過程 (involved)。

這是莫利的故事,這是馬雲的故事,是阿諾德和巴基尼的故事,也是那些生活在烏幹達的孩子的故事。這是一個接力中的、關于年輕人和這個世界的故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6-029

本文作者:橙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阿裡味兒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