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的時代來了,新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提起人工智能,大多數人腦子裡首先跳出的可能是這些問題,人工智能會使人類都失業嗎?人工智能真的可以有自我意識以及情感嗎?機器人會毀滅世界嗎?人工智能離我們還很遙遠吧?

但事實是,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它就在我們身邊。

打開手機,大量的應用已經有了人工智能的影子:比如你對某一類的資訊内容感興趣,平台會自動推送給你這類的内容;比如你在網站上買了一些東西,通過倉儲機器人、物流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的派送,24小時就能快速到貨;再比如,導航或者網約車這類出行應用,直接通過背景規劃、排程,路線和車輛,這一切都是人工智能。

今天,我們請到了阿裡雲研究中心進階戰略專家馬珂,和你分享一下,人工智能這個技術目前到底發展到了哪一步,它會給整個商業世界帶來怎樣的模式創新?你的機會在哪裡?

人工智能的時代來了,新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一、人工智能到底智能在哪裡? 1 、首先是計算智能

機器通過更快的計算,也就是常說的算力,解決了計算強相關類的智能,進而更快速、有效地進行政策方面的優化。Alpha go等棋類應用,就是靠算法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已經遠遠的把人類甩在身後。李世石也許是最後一個曾經戰勝過AI的人類棋手。但其實,Alpha go背後的算力是成千上萬的計算晶片,人類在計算能力上不能,也不需要同機器競争。

2 、第二個是感覺智能

這部分能力類似人類的聽、說、看等感官能力;機器通過模式序列的方式,實作分類、聚類以及比較明确的目标優化。比如說人臉識别,開始先把每張照片标上張三李四王五,讓機器進行學習。資料量非常大之後,機器就可以自己學習,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些人的照片歸到一個名字下面,進而完成識别。常見的刷臉支付,智能客服裡的語音識别等應用,依靠的就是這種能力。

3 、再高一個層次是認知智能

認知智能是指機器具有主動思考和了解的能力,不用人類事先程式設計就可以實作自我學習,有目的推理以及與人類自然互動。比如說機器在閱讀一篇小說之後,可以進行人物的分析,了解故事邏輯,找出小說中的各個人物,而且找出這些人物之間,本身情緒的變化、想法的變化等等,這些都是認知智能。2018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發起的文本閱讀了解挑戰賽中,機器的閱讀了解能力,首次超越了人類。這意味着,認知能力也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有望媲美人類的階段。

以上這三類智能還屬于弱智能範疇。

4 、最高層的是創造智能

它是基于高度發展的認知智能的基礎上,機器可以自主進行有效的創作,例如創造一篇内容自洽的中長篇小說,進行真正意義上論文的寫作。這些創造能力可以被稱之為強智能甚至超智能,這是學術界對于人工智能技術最有争議的焦點所在,一旦機器具備了這種能力,那麼後續人類所特有的創造力,自我意識甚至情感,都有可能被機器突破,但現在,人工智能的能力,離實作創造智能,還是有非常大的距離和空間。這個階段離我們還非常非常遠。

二、人工智能能解決什麼問題?

經常有人問,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IoT)這些新的技術有什麼關系?如果把雲計算比喻成人類的心髒,提供最核心的計算能力,那麼物聯網(IoT)就相當于神經網絡,所有資訊、資料的傳遞和交易都由它來完成,而人工智能就是我們的大腦。

這些技術的,滲透、融合,一起創造了真實世界,或者說實體世界進入數字化和智能化形态的重大機遇。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人工智能就像十幾年前的網際網路,它在未來會變成一種基礎設施,幫助各個行業實作更新換代,同時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

建議大家無論現在身處哪個行業,都要開始提前主動了解和考慮如何在數字化轉型中,用好人工智能這個強大的技術抓手。

其實,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經從

單點智能

,慢慢轉向為以應用為導向、不斷解決行業中的實際問題的,多點的網狀的

生态智能

。很多以前實體經濟、社會治理以及民生服務中最難解決的問題,都開始被人工智能解決。這裡再介紹幾個應用案例:

在傳統信貸模式中,如果沒有你的信貸曆史,你的貸款額度又很低,是根本沒法貸到錢的。而螞蟻金服的微貸業務,通過人工智能和大資料技術實作了金融服務的創新,給每個個人和幾千萬中小企業建立了一個信用評分體系,做到了3分鐘申請,1秒鐘就發放貸款,全部自動,不需要任何人參與。

借助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科技可以打造出的智能的城市大腦。杭州目前已經實作交通信号燈的智能配置,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救護車到達的時間減少一半以上。

未來,通過實時全量的資料資源,全局優化公共資源,來實作城市治理能力的智能化。打造出一座能夠自我思考決策、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将有可能成為現實。再想象一下,未來的城市隻要今天城市的 1/10 的資源、1/10 的土地、1/10

的水,就可以高效運轉起來。

三、新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未來,人工智能一定會成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核心引擎。如果說實時線上連接配接的資料已經像水、電、石油一樣成為一種新的能源,成為最基本的生産資料,那麼人工智能就是全新的一種生産力。如何借助這種全新的生産力,革新企業為客戶提供價值的方式,是現在大家都在探讨的問題。這裡,我給出三個方向:

1、 從企業自身來看,找到

資料最密集

的地方:包括産品、零配件、生産、庫存、營銷、甚至研發、合作、管理這些環節,都可以尋找是否有資料的沉澱。像網際網路、金融、通信、零售、安防、工業、物流等等很多行業,原有本身業務開展過程中就會沉澱大量的業務資料,如何讓之前沉睡的業務資料實作線上連接配接,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模組化,分析并預測,實作企業從資訊化往智能化轉型,是第一個方向;也是企業最容易入手的方向。這些企業往往都是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資訊化基礎,但是如果自身企業沒有太多資料的積累,那怎麼辦呢?

2、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現在企業的産品或者服務,哪些環節已經同實作了

使用者互動

?哪些之前沒有形成互動的環節,可以采用新的技術實作連接配接?這些互動環節所産生的資料可以幫你了解你的使用者,并且采用人工智能的技術為他們提升産品及服務的附加價值,形成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例如家電行業、汽車行業,原有的同使用者互動隻發生在售後維修環節,但是通過智能車聯網、智能家居打通新的同使用者的互動環節,在這些新環節中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給使用者帶來新的價值;這種方式,大量的品牌類的制造企業也可以借鑒。以上兩點是實作業務資料化,資料業務化,最好的方式。如果還不夠,那麼我建議第三點:

3、 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看,現有技術比較成熟的應用有以下幾類:人臉識别、語音識别、自然語言識别、圖像識别,包括物體、車輛識别等,把這些成熟技術引入原有的産品或者服務中,例如醫療行業可以采用圖像識别進行影像的輔助診斷;傳統的房地産行業可以采用人臉識别,車輛識别等技術,建構的智能園區,以及智能家居,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及舒适性。

總結一下:

1、人工智能已經

無所不在

,并且快速的在很多具體的有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像人臉識别,圖像識别,語音識别等;

2、人工智能,一定會成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核心引擎。建議大家從企業自身、使用者互動、新技術應用這三個次元,找到

資料最密集,價值最密集的

應用痛點,提早布局、借助這個新的生産力,實作自身行業的

颠覆性突破

數十款阿裡雲産品限時折扣中,趕緊點選領劵開始雲上實踐吧!

本文由阿裡雲研究中心進階戰略專家馬珂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