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拿下上海錦山公交後,Mobileye的後裝市場如何助力智慧出行?

拿下上海錦山公交後,Mobileye的後裝市場如何助力智慧出行?

經過了半年時間,Mobileye和上海錦山汽車的合作以最量化的資料交出一張成績表。

自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Mobileye一直在壯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但在壯大份額之前,技術是一道必須要邁過的門檻。

從神盾系統開始,從公共汽車開始,如今後裝市場已經成為了mobileye商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8年有餘,mobileye仍然在探索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政策;如今後裝市場所面臨的競争對手越來越多,本土的ADAS企業越來越來多,與此同時,後裝市場也面臨着收縮的趨勢。

在不斷變化的内外環境前,mobileye的中國戰事如何展開?這也是市場所關心的問題。

Mobileye的公交政策

從2016年開始,Mobileye 花費了諸多心血研發與推廣一套針對城市公交和大型車輛的防碰撞解決方案 —— “神盾防禦探測系統”(Shield+)。

2018年12月12日,Mobileye和上海錦山汽車客運有限公司(錦山客運)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在兩條線路上進行運作:其中一條線路是在高速線路上運作的10輛燃油公共汽車;另一條線路則是在一條普通城市線路上運作的10輛新能源公共汽車。

據介紹:Shield+是專門針對城市公交和大型車輛推出的防碰撞解決方案,該系統包含兩到八個視覺傳感器,可以不斷監測車輛前方的道路狀況以及車輛兩側、A柱處和左後視鏡的盲區,不斷分析駕駛環境,識别包括其他車輛、行人、騎行人和機車人在内的碰撞危險。

當檢測到危險時,Shield+會對其進行跟蹤,并在必要時實時發出聲音和視覺警報,以幫助司機避免或減輕碰撞。該産品搭載了Mobileye的EyeQ晶片,其圖像處理能力是目前普通筆記本電腦的6倍,值得一提的是,搭載了行人碰撞預警等功能的 Shield+也是業界同類技術中唯一得到認可的量産産品。

此外,Shield+也搭載了Mobieye的EyeQ2晶片,Sheild+未來也将會疊代至 EyeQ4 晶片,屆時一塊晶片就能驅動全部 4 個攝像頭。

目前, Shield+單價5萬元, 對于一套ADAS系統而言,這是一個絕對高昂的價格。

但Mobileye也用實在的資料來回應這個價格,經過了189天的盲測和實測,20輛裝載了Shield+的錦山客運公布了具體的成績單:車距監測警告(HMW)下降了66%,前防撞警告(FCW)下降了49%,車道偏離警告(LDW)下降了48%。

除了具體的交通安全性提高以外,Shield+還能有效地降低車輛的整車能耗,據錦山客運透露,被測的新能源電動公共汽車整體能耗降低了至少5%。

Mobileye大中華區總經理童立豐向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新智駕表示,這套Shield+将會在香港、台北、深圳的公交系統上搭載。

事實上,Mobileye在公共交通上一直非常重視。

2017 年 9 月,Mobileye 宣布與宇通客車達成合作,之後,宇通所有新生産的電動巴士都将标配 Mobileye 的 ADAS 系統,即 PBM 解決方案。作為全球最大的客車品牌,宇通客車在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搭建了銷售網絡。

一直以來,Mobileye都是通過後裝來切入客運的市場,但這一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在今年的CES上,Mobileye宣布了和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和北太智能進行合作,将對中國對自動駕駛公共交通服務進行商業部署,憑借北京公交集團豐富的營運經驗和Mobileye的自動駕駛套件(一個經L4自動駕駛能力驗證的一站式軟硬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三家公司将在中國合作開發并部署一個商業化的公共交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新的智慧城市故事

盡管後裝市場是Mobileye在中國立穩腳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Mobileye并不滿足于後裝市場。

在Mobileye的版圖當中,還包括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以及更為宏大的智慧出行計劃。

在接受雷鋒網新智駕采訪時,Mobileye的全球副總裁兼副總經理 Lior Sethon告訴雷鋒網新智駕,未來将會和錦山公交進行關于REM方面的合作。事實上,Shield+目前也通過 CAN 總線與車輛本身的車聯網系統連結,将預警所發生的地理位置等資訊上傳至錦山客運的背景營運系統,形成一個城市交通風險熱點地圖,進而幫助營運者更加合理的規劃公交路線。

Mobileye利用攝像頭将車道線、交通标志、信号燈等關鍵資訊特征進行識别采集,同步上傳至雲端,實作高精度地圖的快速更新。早在2018年年初,Mobileye和中國圖商四維圖新确定高精地圖業務合作,這項合作主要基于 Mobileye 的 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道路經驗管理)業務,Mobileye 通過衆包模式收集和更新道路資訊,通過車道線、交通辨別的采集形成路書,以低成本的方式為四維圖新提供高精地圖道路資訊采集服務。

除了在中國推廣以外,REM系統也在日本以及英國進行落地。

拿下上海錦山公交後,Mobileye的後裝市場如何助力智慧出行?

目前,Mobileye已經完成了在日本的高精度地圖采集,每公裡10 KB壓縮收獲資料、最後的地圖壓縮至400MB,每個紫色地圖圖塊代表1平方公裡、平均瓦片大小僅為30KB。精确度小于10厘米、整體搜集超過110萬地圖屬性,32萬個信号、30萬個信号燈、25萬車道線、19萬路障等。

事實上,REM還與Mobileye的另一個業務——智慧出行服務,悉悉相關。

今年5月,Mobileye新成立了IMS(智慧出行服務與大資料)部門,該部門整合了此前的後裝團隊與REM(高精地圖采集)團隊,旨在将後裝産品與REM地圖采集相結合,讓搭載Mobileye後裝産品的車輛參與到高精度地圖的采集之中。

一旦搭載該産品的汽車數量足夠大,Mobileye可在短時間内獲得大範圍的高精度地圖的采集與更新,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