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小斜:我的成長史,關于考研,求職與寫作的那些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相信老讀者都比較了解,恰逢今天是公衆号首次發文一周年的紀念日,借此機會,重新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經曆。

1. 從小到大,我的成績都隻能算中等。參加聯考的時候,正常發揮,和估的分就差了不到5分,分數不算高,勉強夠着了一所省内211的最低門檻。當時的分數不支援我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是以隻好在學校和專業之間做一個權衡。

在保證能上這所學校的前提下,選了一個相對比較折中的專業。沒想到的是,在大學的四年時間裡,基本上這個專業學的東西和計算機沒有太大的關系,也就幾個學了幾門像c語言、Java這類非常基礎的課程,其他基礎的計算機課程,比如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一個都沒有學過。

由于接觸的不多,那時候對于計算機行業,我隻是充滿着好奇,甚至覺得學了Android開發的基礎就可以去面試安卓工程師了,沒有太多的思考和了解。

2. 我的大學,可以說是渾渾噩噩地玩了三年,對當時的網絡遊戲和手機遊戲如數家珍,每天基本上都是這樣一個節奏,上課,打DOTA,睡覺。上課,打英雄聯盟,睡覺。上課,打魔獸世界,睡覺。

當時間來到大三的那個暑假時,我面臨了人生的第一個選擇,那就是:要考研還是要找工作?

那時候我就在想,要不考個研究所學生吧,原因是當時看到了網易遊戲的一則招聘要求,上面要求的是,遊戲開發工程師必須達到985以上的學曆。

于是我當時就想,如果能去我夢寐以求的網易遊戲,那麼去試試考研也未嘗不可,想想幸虧當初自己的出發點是興趣,是以才能堅持做完這件事情。

3. 其實在決定考研的這段時間,内心也比較糾結。當時我也有其他很多的選擇,比如說直接找工作,像我們這個專業,基本上比較對口的企業就是像電信移動之類的營運商,傳統國企。

因為家裡人有做這行業的,是以相對來說比較清楚,國企嘛,就是穩定安逸,一眼就能望得到頭。這樣的日子,說好不好,說壞倒是也不壞。是以那個時候我也在猶豫,要不要直接去國企上班好了?

但是想來想去,自己心裡總覺得有一份理想放不下,那就是考研,考上一所985,然後去沖刺理想中的網際網路公司。當時我就本着這樣的一個想法,開始挑選學校,一開始我就想好了,我要找一所相對來說比較好考的985學校,想來想去,貌似我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當時學校隻考一門專業課,而且數學,英語相對也比較簡單。在找到了最理想的專業和學校之後,我就開始努力複習了。

4. 說實話,考研那段時間是我從小到大的最努力的一段時間,不像聯考這種沒有選擇的拼命,複習考研的那段時間,至少我心裡是有理想的,是幸福的。

當時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挑選學校,制定複習計劃,然後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進行複習。每天大概的作息就是每天早上八九點出門去圖書館,晚上複習到9點10點回宿舍,有時候回到宿舍還能繼續複習一會。

這樣的狀态,持續了半年,我居然能咬牙堅持下來。但是那段時間裡,确實有這麼一種感覺:内心有動力,并且知道該怎麼做,目标也很明确,計劃也比較清晰,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最後還考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5. 就這樣,我開始讀研,研究所學生的生活和大學期間的生活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了。一般來說,大家大學都比較混,比較貪玩。但是到了研究所學生階段,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開學的第一天,我發現所有人都在學自己方向的東西,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本書,上課的時候大家要麼在認真聽講,要麼也在認真複習。

當時我就覺得,這樣的氛圍特别讓人能夠有鬥志。當時我基本上就是一個非科班的菜鳥,對各個技術方向都不太熟悉,我稍微了解的比較多的方向,也就是Java了,不過現在看來,當初那一點點皮毛也大概就是看完《Java入門到精通》這類書的一個水準吧,可能還不到那個水準呢。

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菜,後來,我在做項目課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有很多。笨鳥當然要先飛了,于是我從一開始就每天都在看計算機相關的書籍,比如網絡、作業系統與資料結構等專業書籍。

到研一下學期的時候,我開始準備找實習了,這段時間開始狂看Java方面的書籍,每天花上十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和女朋友一起複習,找一份Java實習。于是那段時間裡,我們每天參加網申,筆試,面試,還好我們的課程不是很多。于是這樣的日子大概堅持了三四個月。

6. 後來我找到了第一份實習,是在網易遊戲的一份Java實習工作。其實當時還拿到了一些其他小公司的offer,也提升了我的信心,畢竟是個幾乎零基礎的Java小白,學了半年多的時間,能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實習工作,就已經很滿意了。

網易是我的第一段大廠實習經曆,真的還蠻有意思的。之前自己夢寐以求的公司,在去了之後發現也就那樣嘛,畢竟做的不是遊戲開發的工作,是以體驗不到網易遊戲那種遊戲工作室的氛圍。當時我呆了兩個多月,由于家裡的事情,就提前離職了。

後來,我又去了北京,當時在北京找到了百度的實習,于是我在北京開始了第二段實習經曆。在杭州的這段日子已經讓我有了一些Java開發的經驗,但我當我到達北京的時候,來到百度的時候,發現做的事情又完全不一樣了,之前的一些技術積累,貌似在這裡也派不到什麼用場。

百度是我去的第一家網際網路大公司,技術氛圍還是和網易很不一樣的。雖然我們團隊的技術棧還蠻有意思的,做的是私有雲和容器,但我自己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CRUD,于是,在百度做了半年左右,發現自己的提升并不是很大,事情也比較瑣碎,不過還是通過百度的一些内部課程和講座學習到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7. 第二年寒假後,我開始思考,我是要找實習,還是要直接參加秋招?當時我已經從百度離職了,于是隻有這麼兩個選擇,當時我不太想去北京工作,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到學校,準備自己的複習工作。

三月份回到學校,發現舍友們都在瘋狂刷題,讓我感覺非常緊張,這時候我發現BAT等大廠的實習招聘已經開始了,我準備确實的有點晚了,當時投了幾家實習,也不都不太順利。

于是我心想,幹脆老老實實開始複習,備戰秋招好了,盡量在提前批拿到offer,比實習轉正要強得多啊。于是我也開始和舍友一起進入刷題的狀态,當時我制定了三個月的複習計劃,把Java技術棧重新梳理了一遍,也就是那段時間,我的部落格開始多了很多Java方向的技術文章。

接着就是複習算法了,算法這種東西就隻能靠刷題了,劍指offer,LeetCode,筆試真題,一起上。三個月後,我開始參加各大公司的提前批招聘,意外的非常順利。在提前批就已經拿到了BAT的offer,是以當時的心态就比較好了,索性也參加了其他一些公司的招聘,于是又拿到了頭條、網易、亞馬遜等公司的offer,是以我的秋招基本上在八月份就已經結束了。 

8. 由于面試的經曆比較豐富,是以我開始在牛客網上分享我自己的面筋,希望給同學們一些幫助,沒想到意外地受到了歡迎,當時我關注了一些大佬的公衆号,發現他們能寫的内容,我也能寫,于是我也開始想做公衆号了。

一開始,我在牛客網上發了一些自己的面經,吸引到我的第一批粉絲,過了一個多月左右之後,我的公衆号積累了将近一千名粉絲,讓我非常驚喜,于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認真地營運我的公衆号,慢慢的,知乎、CSDN等社群的朋友也開始關注了我的公衆号,這也讓我越來越重視做公衆号這件事情。

當時我也沒有什麼營運經驗,于是就像學習技術一樣,開始在網上學習營運的知識,漸漸的,我自己特開始喜歡上了寫文章。在第一年裡,我把自己的技術學習經驗和方法都寫成了文章,把自己的一些面試筆試的一些想法技巧也寫成了文章,分享給大家。

9.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年了,現在我們的公衆号已經有了一定規模,公衆号的營運也變成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開始嘗試各種方式,去做好公衆号,我想寫一些能給人帶來啟發的文章,對于現在跟我一樣的年輕人有幫助的文章。我想把我的經驗心得以及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分享給更多的人,能夠幫到更多的網際網路從業者。

現在我在阿裡巴巴做Java開發,也隻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和大家都一樣要從零開始學習,從零開始工作,在大公司裡有很多的牛人,很多的技術大拿,也有很多的工作狂。

網際網路業确實特别令人着迷,朝陽産業,薪資高,機會多。但是在這背後,我相信有更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我想把這些思考分享給你們。當然,我也會寫更多的技術文章分享給大家,我很反感把技術說的很複雜的文章,我希望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那些高大上的技術知識講清楚。

工作之餘,我還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每天營運公衆号,每周末保持運動和健身,在高強度的工作下,自律是更加重要的,在大公司裡,節奏很快,成長也很快。最近我也開通了知識星球,這裡不打廣告啦,懂的人自然會懂。希望公衆号裡的諸位朋友,可以與我一起,從今天開始,保持自律,養成更多好習慣,走出舒适區,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我的故事,那麼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