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題/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于“不易君子”原創内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系本号。

圖檔聲明:

盜用警告: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靖難之役是明朝曆史上著名的皇位更疊事件,其結果是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建文皇帝失蹤,成功奪權。

朱棣以藩王的實力,吊打建文皇帝的中央王朝,其實力有目共睹。但在靖難前期,朱棣如何在危局中保命,最後反敗為勝的呢?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劇照)

一、裝瘋賣傻

1398年,太祖朱元璋一命歸西,皇長孫朱允炆登基為帝,剛剛即位的建文帝,便在齊泰、皇子澄的慫恿下,進行削藩。

在北平周圍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

朱棣

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

燕王

朱棣。此時的朱棣,手中除去王府的幾百護衛,沒半點兵權。由于建文帝下手太快,為了保命,開始裝瘋賣傻。

他整天胡言亂語、披頭散發的,完全蒙蔽了建文帝的手下。朱棣表面上在裝瘋賣傻,但暗地裡卻一直在計劃着謀反。當時的朱棣手裡隻有八百王府護衛。每天夜裡在自己的後花園,訓練士兵,打造兵器。

為了能夠秘密進行,他買了許多雞、鴨放在後花園用來掩蓋練兵時的聲音。此時估計朱棣也沒想到,他日後就是靠這八百士兵成功反敗為勝的。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明建文帝時期分封示意圖)

二、張信叛變

朱棣前期能夠保命的主要原因,還在于一個人,那就是張信,張信在老早以前就跟着朱棣了,後來,被朝廷升官為都指揮佥事,變離開了朱棣。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後,為了對朱棣進行削藩,決定派人去接管朱棣手中的軍隊,朝中大臣便推薦張信,認為他有勇有謀,便将張信被調為北平都司,同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一起去北京,接管并調走了朱棣在北京的軍隊。

随後張信接到密诏,要求殺了朱棣,結果張信不忍下手,就将消息告訴給朱棣,朱棣聽得到以後,便立馬起兵造反,攻打九門,開始了他的謀反之路。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朱棣畫像)

三、上天眷顧

朱棣剛剛起兵,雖然平定北京後兵力有所增加,但與建文帝的中央王朝相比還是具有天壤之别。但卻在三次重要的戰役中,反敗為勝。

在“白溝河大戰”中,在朱棣正要落敗之時,突然刮起一陣妖風,吹折了李景隆的帥旗,一瞬間就讓六十萬明軍士氣低落,因為古代帥旗掉落意味着戰鬥失敗,朱棣抓住機會,進行反攻結果大勝;在“夾河大戰”和“滹沱河大戰”,又是多次刮起大風,幫助朱棣擊敗明軍。

整個靖難之役,朱棣率軍沖鋒陷陣,卻幾乎沒有受過傷。可見其運氣之好。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插畫)

四、建文皇帝頻出昏招

在整個靖難之役中,建文皇帝有多次機會能殺了朱棣,但卻硬生生的錯過了。

第一件,就是戰争剛剛開始的時候,朱棣實力弱,打得并不順利,此時,朱允炆下令前線将領“毋使朕負殺叔父名”,指令前線将士不得傷害朱棣,前線将士打起仗來畏手畏腳。多次饒過朱棣性命。

第二件,剛剛開始削藩的時候,沒有直接對燕王下手,反而向幾個沒實力的藩王出手,導緻燕王朱棣提前做好了準備。最終成功反殺。

第三件、在削藩之前,朱棣将自己的三個兒子放在南京做人質。有這三人在手,建文帝能夠輕易制衡朱棣,但卻心軟将其放回北京。兒子回來後,朱棣立馬就起兵造反了。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史: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全靠氣運加身

(建文帝畫像)

五、總結

靖難之役中,朱棣以一藩之地,對抗中央并且成功奪權,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特例。除去朱棣自身的實力以外,其氣運之強也世所罕見。怪不得黑衣宰相姚廣孝說“天道在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