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和谷歌又要“打”起來了!網友:太好了

‍‍

整理 | 鄭麗媛

停戰 6 年後,微軟和谷歌又要“打”起來了。

作為在搜尋引擎、浏覽器等許多領域均有涉及的兩大科技巨頭,微軟和谷歌多年來一直紛争不斷:今天你起訴我侵犯專利,明天我公布你軟體中的漏洞,實在是一對名副其實的“冤家”。

在鬥了許多年後,2015 年這對“冤家”終于都覺得累了,雙方達成協定全面和解,終止了近 20 起專利侵權訴訟。

不過,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份協定已于今年 4 月中旬到期,而微軟和谷歌均已決定不再續簽,這也就意味着他們都同意再次開始互相起訴的日子。

微軟和谷歌又要“打”起來了!網友:太好了

1、十幾年恩怨不斷

縱觀微軟和谷歌這十幾年,不論是達成協定前還是達成協定後,雙方恩怨始終不斷。

  • YouTube 事件

2013 年 5 月,微軟更新了 Windows Phone 版的 YouTube 應用,但這次更新卻引起了谷歌(YouTube 的東家)的極大不滿:微軟未經谷歌同意,就釋出了的這版 YouTube 應用支援使用者下載下傳視訊,還屏蔽了廣告。

這讓谷歌怒不可遏,要求微軟立即下架并停止支援該應用:“你們禁止廣告并允許視訊下載下傳,這是斷送了内容創作者可持續的收入來源,而且對 YouTube 繁榮的内容生态圈也造成了嚴重傷害。”

随後微軟更新了 WP 版的 Youtube 應用,不過更新之後的版本僅是不能下載下傳視訊,廣告依舊還被屏蔽,但微軟表示願意和谷歌合作開發官方應用已解決問題,而谷歌也同意了這個邀請,彼此難得迎來了近 3 個月的和平期。

但 3 個月後,戰火再起:微軟釋出了符合谷歌要求的 WP 版 YouTube 應用,不僅有廣告,還添加了上傳視訊等功能,但谷歌卻以“微軟沒有更新浏覽器以支援 YouTube 的全功能體驗,并且重新釋出了違反我們服務條款的 YouTube 應用”為理由,單方面禁用了 WP 版的 YouTube 應用。

微軟這下忍不了了,特地寫了一篇名為《Google 開放性的局限》的長文斥責谷歌無理禁用新 WP 版 YouTube 應用。

  • 找漏洞事件

要說微軟和谷歌之間的沖突,找漏洞絕對算得上是代表之一。

2010 年,一名谷歌工程師向微軟報告了一個 Windows 漏洞,但他隻給微軟 5 天的時間去修補和釋出更新檔(在安全界,一般發現這種 0day 漏洞的公司或專家都會給軟體開發商預留 60 天的反應期)。結果可想而知,微軟根本無法在 5 天之内完成修複,而這位工程師不僅公開了那個漏洞的有關資訊,還生怕黑客們不知道要怎麼用,例舉了一組攻擊代碼手把手教程,把微軟氣得夠嗆。

到了 2015 年,谷歌又故技重施。2014 年 9 月谷歌發現了 Win 8 中的一個安全漏洞并告知微軟,而這次谷歌“寬容”地給予了微軟 90 天的反應期。可到了 2015 年 1 月 2 日,微軟依舊沒有釋出這個漏洞的相關更新檔,谷歌就毫不顧忌地公開了漏洞資訊,并與之前一樣将利用漏洞入侵系統的方法公之于衆。

微軟安全中心資深總監 Chris Betz 為此發表了一篇長文部落格《号召更好的漏洞協同披露》控訴谷歌:

我們曾要求谷歌與我們合作,等到 1 月 13 日我們釋出更新檔時,再公布漏洞細節,以保護客戶。但谷歌并未同意甚至公布漏洞,與其說它是不知變通,不如說是抱着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态,讓使用者為這一切買單。

這還沒完,2016 年這種事又發生了一次。谷歌再次發現了微軟 Windows 系統中的一個重大漏洞,但從告知到公開,谷歌隻給了微軟 10 天的時間。10 天期限一到,谷歌就在其安全部落格中披露了該漏洞,理由是:已經有惡意軟體在利用這個漏洞攻擊 Chrome 浏覽器了,是以谷歌隻能盡快公布針對該漏洞的 Chrome 更新檔。

但這個做法明顯就不顧微軟的“死活”了,是以微軟對谷歌強烈譴責:“谷歌今天公布的資訊很可能将使用者置于危險的境地!”

不過俗話說得好,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微軟自然不願單方面被谷歌一次次“虐”。2017 年微軟也找到了谷歌的一個遠端 Chrome 漏洞,又寫了一篇博文大緻講述了 Chrome 中的遠端代碼執行問題,并批評谷歌僅在 Chrome 測試版本中修複漏洞後,便在 Github 上提供了修複程式的源代碼,這就給了攻擊者線索去攻擊尚未修複漏洞的 Chrome 穩定版和公測版。

  • 浏覽器 Battle

去年,基于 Chromium 的新版 Edge 正式上線,但當使用者使用新的 Edge 浏覽器嘗試從 Chrome Web Store 添加擴充程式時,會彈出一條消息:「谷歌建議您切換到 Chrome 以便安全地使用擴充程式」。

此外,如果用微軟的 Bing 搜尋“ Chrome Web Store”,出現的第一條也并非是“Chrome Web Store”網站推薦,而是微軟自家的 Microsoft Edge 浏覽器下載下傳推薦。

以上這三種沖突隻是微軟和谷歌無數恩怨之中的一角,2015 年雙方達成的互不侵犯協定隻有效減少了彼此間的訴訟官司,即使彼此間有合作,但沖突也不可忽視。

2、“互不侵犯”協定到期,不再續約

據外媒 arsTECHNICA 報道,此次不再續簽這個“互不侵犯”協定于微軟而言大緻有兩個原因。

首先,微軟從去年開始就在抱怨谷歌廣告管理工具 Search Ads 360 對支援 Bing 的一些新廣告格式方面拖拖拉拉,并就這個問題聯系了英國和美國監管機構。此外,谷歌還通過自動拍賣的方式為其搜尋引擎上的廣告位更快地提供競标細節,但 Bing 上卻無法使用這種工具,導緻廣告商們發現相比 Bing,在谷歌上購買廣告更友善容易。

微軟總裁 Brad Smith 對此表示,由于谷歌不願意與 Bing 合作,每年給公司帶來數億美元的廣告收入損失。

其次,雖然最近監管機構一直在以谷歌、蘋果等大型科技公司為目标進行反壟斷審查,但微軟至今都相對安然無恙,甚至前一陣還成為了美國第二個市值破 2 萬億美元大關的上市公司。其中原因可能在于雖然微軟近來在雲計算和遊戲等方面取得不錯成績,但在這些領域微軟都不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是以沒有引起監管機構的注意。

是以,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和微軟總裁 Brad Smith 都急于向監管機構證明微軟沒有與谷歌一樣做出那些被質疑的壟斷行為,希望能與被審查的目标保持距離。而協定結束後,微軟也就可以對谷歌提起各種訴訟,為谷歌的反壟斷案提供更多證據。

與此同時,谷歌也對近來微軟的攻擊越來越失望,6 年的和平協定終于就此終止了。

3、網友:太好了

對于微軟和谷歌可能即将重返 6 年前那般互相訴訟的日子,許多網友居然還挺“支援”:

網友 @Old_Fogie_Late_Bloomer:“這太好了,最近他們兩個過于親密的關系讓我很不舒服。”

網友 @Happysin:“任何迫使監管機構密切關注這些巨頭公司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舉動都是一件好事。”

網友 @jdvorak:“這個互不侵犯協定早在幾年前就應該受到競争主管部門的嚴格審查。人們隻想知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少競争并對客戶造成傷害達成了哪些交易。它讓人想起矽谷公司遵守的關于互相挖角員工的競業禁止協定,進而限制了員工的薪酬。”

也有人是以聯想到這是否與微軟釋出 Windows 11 時提到可以在亞馬遜 Appstore 下載下傳安卓 App 的舉動有關:

“這就是 Windows 11 要使用亞馬遜應用商店的原因嗎?”

“這很難不讓人猜測到微軟的想法:我跟谷歌的友誼結束了,現在亞馬遜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麼對于微軟和谷歌的“分手”,你有什麼看法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