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目前國内市場在售的緊湊級轎車,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國産品牌,其外形都在向年輕運動時尚靠攏,其主要目的就是為讨好主流的年輕消費群體。提到日産,令消費者印象最深的車型莫過于軒逸、天籁、逍客、奇駿,以及性能炸裂的GTR。作為家用車選擇日産,其座椅的舒适性确實給消費者留下不錯的印象。但今天所要講解的這款日産藍鳥,其産品定位到産品本身是比較模糊的,以緻于銷量在細分市場排在末尾。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藍鳥定位緊湊級轎車,與軒逸有着相同的定位,目前在售的2021款僅有2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2.59~13.39萬元,這個價位與軒逸有所重疊,以緻于藍鳥11月份隻賣出900輛,10月份僅賣出38輛,銷量遠遠不及軒逸的零頭。如果說是因為價格定位偏高導緻銷量不佳情有可原,畢竟同價位區間軒逸背靠銷量基礎;但實際情況是藍鳥的優惠力度超過2萬元(以實際報價為準),入門裸車價低至10萬元不到,顯然并不是價格原因。本期就以2021款1.6L CVT智聯智酷版為例,也就是頂配版本,看看藍鳥究竟輸在哪裡?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在外觀上,藍鳥有着差別于軒逸的不同,其前臉采用家族化的設計風格,品牌辨識度是有的。前格栅的尺寸面積并不大,采用倒梯形的結構進行設計,中網元素豐富,輔以寬體的倒梯形鍍鉻飾條和鋼琴烤漆飾闆,将車标包裹其中。大燈的設計同樣與軒逸有所不同,視覺立體感相對較強;雖然造型别具一格,但如今都2022年,即便是頂配車型都仍然隻是鹵素光源,雖有前霧燈的設計,但日行燈卻沒有出現,視覺上自然不及軒逸。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來到側面,藍鳥的閱聽人人群多為年輕消費者,溜背式的設計自然也是正常操作。豐富的線條讓整車看起來更加動感,輪圈采用多輻式雙拼色設計,輪胎規格為205/50 R17,放在藍鳥(4683/1780/1465mm)身上并不會顯得小氣。由于尾部使用黑色飾闆,使得車頂形成懸浮式的效果,這在同級别同價位是比較少見的。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相比較前臉,尾部造型顯然有些收斂低調,由于車身結構的原因,後擋風玻璃的面積在視覺上會顯得比較小,不夠大氣舒展。尾門并非掀背式,而是采用相對正常的設計。尾燈造型為分體式,饒有立體感,但光源依舊是鹵素,點亮效果表現一般。下包圍兩側應用反光飾條,且在外圍加裝黑色飾闆,排氣尾喉為單邊隐藏式,既然是年輕運動的定位,做成開放式效果或許會更好,大家覺得呢?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進入藍鳥的内飾同樣給人不同于軒逸的感覺,中控台采用不對稱T型設計,但中控螢幕和空調旋鈕是面向駕駛員一側便于操作使用。先來說内飾用料,結合終端的價格,中控台、車門,包括方向盤在内基本都是硬塑膠,而軒逸軟性材質居多,并且部分車型内飾是雙拼色,這點藍鳥有所不及。而在中控屏、空調出風口,以及杯座等區域,可以見到使用啞光銀色飾條、鋼琴烤漆面闆,和仿碳纖維飾闆美化裝飾,再加上方向盤是平底的造型,視覺運動感藍鳥會更明顯。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儀表盤是由機械指針搭配液晶螢幕組成,中間螢幕雖隻有5英寸,但能夠顯示胎壓,油耗等參數,日常使用是足夠了;低配車型隻是胎壓報警,不如顯示更直覺。中控螢幕尺寸是8英寸,低配車型需要額外選裝;雖不支援任何手機互聯,但具備車聯網和OTA功能,能夠線上使用導航功能,後期車機系統更新不需要前往售後。語音識别功能在當下已然是必不可少,雖然可控制的功能有限,但也為駕駛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配置層面也是推薦入手頂配版本的理由,入門和頂配之間的差價是8000元,價格能讓消費者接受。除了比低配多了中控大屏、胎壓顯示以外,前後排增加了頭部氣囊,安全系數得到提升;駕駛同時有牽引力控制、ESP車身穩定系統、倒車影像、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駕駛位)、後排USB電源等功能。但像是前後雷達、定速巡航、駕駛輔助系統都沒有配備,對比橫向競品仍然存在差距。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後排的乘坐空間更多是滿足家用的乘載需求,軸距長度為2700mm,身高175cm的體驗者坐在後排并不會感到空間緊湊,車頂做出凹陷使得頭部空間更加富餘。座椅雖使用織物材質,但座墊的長度對腿部的支撐比較到位,有着不錯的舒适性。中間地台的凸起并不高,在滿載情況下并不會惹尴尬,但中間并沒有配備頭枕和扶手箱。此外後排儲物空間較少,主副座椅背部并未設計儲物袋,車門儲物槽深度不足以放下水杯,空間使用率不及軒逸。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後備廂正常容積是521升,對比軒逸的560升差距并不大,而藍鳥的優勢展現在後排座椅能比例放倒,如果需要裝載特殊物件,藍鳥的空間表現更可觀。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動力部分或許也是不少消費者直接忽視藍鳥的理由, 外觀輕運動,但搭載的是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90kW,最大扭矩155馬力,動力輸出122馬力,比對CVT變速箱。從賬面參數來看這套動力總成更多還是應用于家用代步,官方0-100km/h加速是12.1秒,結合外形便會給人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NEDC綜合油耗為5.3L/100km,可以使用92号汽油,使用成本不高。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底盤懸架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結構,調校更偏重舒适性,這也展現出藍鳥的産品定位。但如果和同級别采用前後獨立懸架的車型做對比,藍鳥在連續起伏路面的行駛舒适性也會大打折扣,是以更适合城市代步。

被忽視的日産藍鳥,軸距2700mm,頂配才13.39萬,究竟輸在哪裡?

寫在最後,藍鳥之是以沒在國内市場熱銷,産品本身是有離不開的原因。外觀年輕時尚這點能夠讨好年輕消費群體,但1.6L+CVT的動力總成和外形,産品定位有些不太搭邊,動力響應不及渦輪。作為家庭用車,車内的儲物空間不夠豐富,功能配置還需要提升。既然想要走年輕運動的路線,現款藍鳥是需要進行全面更新的,更換動力總成,配合好的底盤調校,給到合适的價格,這樣的藍鳥才會有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