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舍鹹陽而都彭城,有四個原因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徐州, 古稱彭城,肇自唐堯封彭祖于大彭氏國,是大彭氏國的國都,滅于商纣王。春秋時期,彭城邑屬于宋國。彭城作為宋國的重要城邑,往往成為諸侯争奪的目标。

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項羽率衆諸侯兵破函谷關,滅秦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将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将和降将為王。然而,為什麼項羽舍鹹陽而都彭城?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舍鹹陽而都彭城,有四個原因

項羽入鹹陽燒秦宮之際,便有說客建議他留在鹹陽,其辭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此語揭示定都鹹陽有利,但是, 項羽斷然拒絕并決計東歸。

然而,曆史上對項羽定都彭城持肯定意見者亦不乏其人。宋代蘇轼在《徐州上皇帝書》中說:“昔項羽入關,毀燒鹹陽而東歸,則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鹹陽而取彭城, 則彭城之險固形便, 足以得志于諸侯者可知矣。臣觀其地, 三面被山, 獨其西平川數百裡。西走梁宋, 使楚人開關而延敵, 材官驺發, 突騎雲從, 真若屋上建瓴水也。”蘇轼從軍事戰略着眼, 相信項羽的雄才大略, 認為定都彭城之舉是正确的。

項羽舍鹹陽而遷都彭城的原因, 當不止軍事角度一條, 還可從其他方面予以分析。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舍鹹陽而都彭城,有四個原因

首先從當時政治形勢來看, 秦滅六國之後施政暴虐, 激起反秦大起義, 舉世皆責斥秦朝為虎狼無道。滅秦之後, 自無一人再效法秦始皇, 獨自稱尊, 而采取東周“弱王室, 強霸主”的辦法分封諸侯。項羽縱然實際上有支配權, 但在形式上還不能決斷, 楚懷王雖空有“義帝”虛名, 但楚懷王仍在彭城, 自然項羽仍要回到彭城以示尊敬。項羽自稱西楚霸王, 不敢以占有全楚自居, 正反映了項羽這一政治态度。

其次從項羽的身世與性格來看。項羽是楚國最後一位大将項燕的孫子。他十歲那年, 項燕被秦軍打敗而自殺。項羽父母雙亡, 由叔父項梁帶着他從血海中逃出來, 定居下相 (今宿遷市) 。楚國最後都城壽春 (今安徽壽縣) 、項燕父子殉國之地蕲縣 (今宿州市) 、下相等地皆屬西楚, 故鄉河山、衣冠、語言自幼熟悉而親近, 項羽深切懷念西楚, 說:“富貴不歸故鄉, 如衣繡夜行, 誰知之者”那位說客不了解項羽的心理, 還譏笑他是沐猴, 當然被烹。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舍鹹陽而都彭城,有四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彭城在秦末戰争中一直是政治和軍事中心。楚懷王從這裡發号施令, 調遣各路大軍擊潰秦軍, 大獲全勝。彭城是吉祥之地, 在反秦将士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項羽定都于此, 乃勢之必然。況且, 楚懷王有約在前:“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既然劉邦先進鹹陽, 項羽晚了一步, 不便公開違約, 隻有定都彭城, 表示尊重盟約, 才能在政治上争取主動, 這一決定具有政策意義。

第四個原因:彭城地處黃淮平原, 物産豐饒, “稻麥一熟可資數歲”, 足可提供軍需。項羽坑殺秦降卒數十萬, 又焚燒阿房宮, 深深得罪關中父老, 而劉邦以“約法三章”卻赢得父老歡心, 兩者适成鮮明對比。從利害與恩怨上衡量, 項羽也隻有定都彭城作為唯一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