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大科技趨勢将定義2016

11大科技趨勢将定義2016

​ 現在,讓我們看看frog對2016年有何見解。

醫生将用通過FDA認證的電子遊戲治療精神疾病

除了用藥物以外,家長現在還可以用電子遊戲來幫助自己生病的孩子。

用Akili Interactive的遊戲來治療多動症、自閉症和憂郁症已認證了八次臨床測試。

電子遊戲用來治療焦慮症、憂郁症已經很多年了,但是2016年該行業将會真正開始規範化。

觸覺回報将會延伸到生活各個方面

我們通常認為觸覺回報就是智能手機或者手表發出的嗡嗡震動。​

但是,如今觸覺回報将會進一步運用到汽車業、零售業和醫療保健中。

frog的分析師Rebecca Blum說:“觸覺回報可以讓消費者線上‘感覺’衣服的質地,觸覺鞋墊可以幫助老年人身體保持平衡或者是幫助司機在眼睛不離開路面的情況下操作顯示器。”

友誼也可以變成一項服務

在中國,人們可以在淘寶網上“租”一個男朋友回家見父母。

那人們是否可以“租”一個專業性的接觸服務呢?比如說一個溫暖的抱抱?

“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個未開發的價值源,Uber找到了私家車,Airbnb找到了閑置房,”frog的戰略分析師Siddharta Lizcano寫道,“不久的将來,大批公司将會進軍最個人和私人的領域:把人際關系和友誼作為一項服務。”

虛拟現實技術加強人際聯系

與人們的認知相反,虛拟現實技術反而将會使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

執行技術總監Jud Holliday認為,虛拟現實頭盔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存在”并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而這種體驗是永遠不可能從一個二維螢幕中獲得的。

這個市場前景很大。

據Holliday預測:“安裝虛拟現實攝像頭後,社會會加大了對難民營的援助。”這要歸功于虛拟技術激起的同理心。

他說:“随着網際網路引進虛拟現實技術,原本處于隔離狀态的人或者團體開始互相聯系。”

人類微生物組将成為熱門新鮮事物

像23andme這樣的創業公司可以提供個人基因檢測服務。

那下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微生物組了(人體内數百種的微生物)。

戰略分析師Anthony Gregorio、Lindsey Mosby和Brian Pridgen寫道:“在不久的将來,我們有望看到一個這樣的世界——腸道杆菌也能像血液一樣分類。”

他們說:“如此個性化和可操作的資訊讓消費者在食品行業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産品和服務,這預示着人類在健康飲食領域将會有顯著進步。”

利用生物特征做事

你的心跳和睡眠模式将不隻用來衡量健康狀态,還可以用來評價産品和服務。

戰略分析師Kyle Wolf寫道:“大家想象一下,将來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者的睡眠資料給床墊評級,依據參與者的運動資料給體育活動評級。生物識别技術可以用來提供參考,例如餐館食物是否好吃、電影的恐怖程度、過山車的驚險指數以及日常工作的緊張度。”

人工智能将運用于特殊教育

戰略分析師Constance Smith說,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玩具将用來幫助教育自閉症兒童。

機器人非常适合這類工作,因為他們有無窮的耐心,而且不帶有偏見。

她說:“人工智能玩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幫助自閉症孩子開發自我意識,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自身狀況。”

虛拟現實技術将用于治療

設計師Constance Smith寫道:“在不久的将來,VR技術将成為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案,用于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慢性疼痛等。”

止痛藥不再是緩解疼痛的唯一方法,Smith的預測中提到:華盛頓大學采用VR技術來舒緩燒傷患者的疼痛。

除了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焦慮症之外,Smith認為VR技術在兒科護理中也會發揮巨大作用。

傳感器将會越來越迷你

戰略分析師Patrick Kalaher表示,傳感器将會小到令人難以置信。

Clime公司推出的小型傳感器就是一個典型。Kalaher說:“所謂環境傳感器就是把微小的因子和溫度、濕度、光和運動這些基本參數結合在一起,适用于家庭安全、農業、糧食存儲和健康領域。”

人們不再需要傳統信用評分系統

開發中國家的人們很多沒有信用評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創業。

戰略分析師Roberta Tassi和Venetia Tay抛出了一個問題:“在肯亞這樣的地方,人們的财産是和電話号碼而不是銀行賬戶相關聯,那麼該如何計算個人的信用分數呢?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使用一些替代手段。

“在非洲,像Safaricom和Musoni這類公司利用客戶的電信資料和移動支付的使用曆史開發了一種新的信用評分系統。”他們寫道,“美國的初創公司InVenture和Happy Mango一直在探索可供替代的資料集,如通過使用者的手機使用行為(包括通信模式)得出使用者的責任名額和信用名額。”

金融服務中新評分系統的發展預示着市場中更大的機遇。

人工智能将防止下一次經濟危機

設計師Adam Pruden認為人工智能将會對金融産生巨大影響。

他說:“現在銀行都開始使用高科技,比如使用帕蘭提爾資料庫分析平台來保護内部IP,IBM公司采用最新的電腦系統Watson來減少貸款違約率,以及Sensai等創業公司會搜集大量資料來預防欺詐。”

所有這些行為将可能有效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