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其實是“形象工程”,徹頭徹腦的忽悠

在一些女性心中,好男人的标準中就包含有“不抽煙”、“不喝酒”。有些曆史資料記載,希特勒正好符合這兩個标準,除此以外,他還隻吃素,可謂是清心寡欲了。

希特勒這三個特點,是貼身女秘書克裡斯塔·施羅德在回憶錄中記載的。她追随希特勒整整12年,回憶錄中展示了希特勒很多是以多數後人也就相信了。後來很多報紙啊、傳記啊就開始跟風,言之鑿鑿地說,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雖然他是個壞蛋,但至少在自制力上還是很強的。

不過實際上,這些優秀的品質不過是對希特勒的美化而已,希特勒表現在世人面前的所謂自制力,隻不過是一種形象工程。

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其實是“形象工程”,徹頭徹腦的忽悠

希特勒确實不抽煙,因為他覺得尼古丁甚至比酒精更有害,他嘗試過禁煙合法化,揚言如果他的情婦抽煙就絕對休棄她。但是,他對更萬惡的東西上瘾,那就是毒品。

根據他的私人醫生團隊所言,希特勒曾經因為胃痙攣而注射了一種含有毒品的鎮定劑,這使得他嘗到了毒品帶來的歡愉感和興奮感。從此之後,希特勒指令醫生團隊研制出挂着鎮定劑的名号其實内裡是毒品的藥劑,光明正大地進行注射。

而且,希特勒甚至還讓德國軍隊吸毒,以提高戰鬥力。有一本書叫《納粹吸毒史》,詳細地考證了希特勒和德軍吸毒的曆史。

不喝酒更是個純粹的謊言。史書記載,少年時期,希特勒和同伴因為一張國中畢業證書而喝得酩酊大醉;他在維也納做流浪漢的日子裡,常常去酒吧吃剩菜喝剩酒;在他因為啤酒館鬧事被抓進監獄之後,每個月訂購62聽啤酒;最後的日子裡他躲在地堡中,有人發現那裡私藏着許多瓶名酒。是以,在他任職國家元首的前後,都有證據證明他是喝酒的。

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其實是“形象工程”,徹頭徹腦的忽悠

希特勒有些肉确實不吃,不過不吃素是扯淡。廚師盧卡斯在《美食烹調學校專書》中記載,他時常為希特勒烹饪一道“填餡乳鴿”;記者查理·史懷茲曾指出,希特勒因為多汗症和胃脹的原因,會偏愛吃素,但還是以肉食為主,他最愛火腿、肝腸内髒、野味等美食;希特勒也曾禁止過素食團體的集會。可見,他并非素食主義者,也還是有偏愛的葷食的。

至于為什麼會傳出他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的優點呢?大概是為了保持他刻苦勤儉、潔身自好的元首形象吧,這個和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說起希特勒這個人,有心理學家分析他是一個膽汁質和抑郁質相結合的偏執狂。他自卑敏感又暴躁沖動,他追求一蹴而就又膽小内斂,他攻擊性強又容易崩潰,他就是這麼一個沖突沖突的結合體。

在希特勒童年的時候,父母親的婚姻本就不被家族看好,父親又是個酒鬼,時常施暴于他,母親又是個沒主見的,隻會溺愛他。在暴力和寵愛的雙重沖擊下,希特勒的心理徹底扭曲,形成不可逆轉的性格缺陷。

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其實是“形象工程”,徹頭徹腦的忽悠

即使後來他坐上了國家元首的位置,他内心的自卑敏感依舊無法抹滅,他總是以進攻為軍事戰略,因為他一旦處于被攻擊的狀态,就極易崩潰。毛主席曾經在《解放日報》社論中講到,“像希特勒這樣法西斯國家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它的生命也就完結了。”

除此以外,希特勒的上台是寄予了全德國人民的支援和厚望的,一戰之後,德國人民過上了吃不飽、穿不暖、沒有工作、沒有希望的生活,他們充滿了仇恨和複仇的欲望,是希特勒大聲地說出了他們的心聲,而且在三年之内,讓德國失業率降為零,每個人都有面包和黃油,可以說,希特勒就是他們心中的神。

希特勒感受着人民對他的尊崇,他的性格不允許他有任何的瑕疵,他承受不住倒台的絕望。他曾經說過,他的計劃要麼全部實作,要麼徹底失敗。是以,才會有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隻吃素的忽悠鬧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