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歲頑童三步成詩,大氣磅礴,蘊含深刻哲理,令人拍案叫絕

詩詞,是古代文人的最愛。因為詩詞雖然簡短,但卻高度凝練了詩人的才華、思想和智慧。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更是流傳不衰。

7歲頑童三步成詩,大氣磅礴,蘊含深刻哲理,令人拍案叫絕

據說,當年的漢文帝曹丕,一心擔憂更有才華的弟弟曹植,會篡奪了自己的位置,便心生一計,命弟弟曹植在七步内寫出一首詩,若是寫不出來,就要殺了他。曹植明着哥哥的心思,卻也無可奈何,好在他向來才思靈活,随着曹丕一步一步走完,曹植的“七步詩”也已經做出來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聽了曹植的這首詩,曹丕也羞愧不已,就放了弟弟。從此以後,七步成詩,也就成了形容人們才思靈活,知識淵博的詞彙。

幾百年後,卻有一個七歲的頑童,超越了曹植,他隻用了三步的時間,就寫出來一首詩,而且,這首詩大氣磅礴,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7歲頑童三步成詩,大氣磅礴,蘊含深刻哲理,令人拍案叫絕

這個人,就是北宋名臣寇準。據說,寇準七歲的時候,家裡來了幾位客人。這幾位客人早就聽說寇準才思靈活,就有心試探一下,是以,就有一人對寇準的父親笑道:“我早就聽說令郎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何不在席間吟詩一首,以助酒興?”寇準的父親微微一笑,正要推辭,不想寇準已經站起身,畢恭畢敬道地:“請出題。”

這位客人撚了撚胡須,笑道:“我早就聽說華山雄壯巍峨,你就以華山為題,如何?”

寇準點點頭,就在客人面前邁開步子,三步走完,寇準的詩已經脫口而出:“

隻有天在上,更無雲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在座的客人見這個孩子如此聰慧靈敏,無不拍案叫絕,都笑道:“這孩子将來必定能成大器!”

7歲頑童三步成詩,大氣磅礴,蘊含深刻哲理,令人拍案叫絕

寇準這首“三步詩”,雖然看似簡單,卻也寫得大氣磅礴,隻用了寥寥數語,便将華山的雄偉,勾勒了出來。站在華山之上,擡起頭來,紅日仿佛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回過頭來,白雲就在腳下。同時,這首詩又蘊藏着一定的哲理,雖然華山雄壯巍峨,但終究還是“山高高不過天”,茫茫蒼穹,還是在華山之上,語氣中也含着謙遜,雖然我寇準小有才華,諸位也是長輩,也一定比我更高明。

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詩作,并且是在極短的時間内,真堪稱神童。

據說,唐代的柳公權,也曾經三步成詩,“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相比較之下,柳公權的這首“三步詩”,倒還不如寇準的“三步詩”有氣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