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折疊屏,無“果”之争

折疊屏,無“果”之争

撰文| 吳先之

編輯| 王 潘

過去一個月,OPPO、華為、小米、榮耀先後釋出新款折疊屏手機。到目前為止,除藍廠之外,主流國産手機大廠皆已“折疊”。

國産手機品牌沖擊高端的語境下,折疊屏的市場價值或許比不上戰略價值。

以華為、榮耀、小米、OPPO為例,四家折疊屏新品的起步價均位于7000元以上,甚至早前華為Mate X2還一度将起售價拉高到17999元。

至少在2023年蘋果折疊屏手機問世之前,大廠們有兩年視窗試探天花闆。需指出,各廠争先恐後湧入折疊屏,是在供應鍊尚未産生規模效應的前提下發生的,短期成本依舊高企。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顯示,自打“成本效益”牌以來,iPhone13系列銷量帶動蘋果重回強勢,已連續兩個月拿下中國市場銷量冠軍,甚至在11月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3.6%。

另一端,國内手機廠商為了應對蘋果降維,幾乎已經豁了出去。前有餘承東拿着P50 Pocket,大談特談補妝養顔之經驗,後有趙明時隔三年再摔手機,行業上一次有這麼熱鬧是幾年前的事了。

折疊屏與場景

高端化帶來使用者粘性,提升毛利率,沒有背後供應鍊的支撐是不可能的事情。

光子星球注意到,手機大廠一方面借由折疊屏實作升維,同時也在通過技術疊代調整既有供應體系。其中除小米MIX FOLD與華為兩款折疊屏供應商相對單一外,榮耀與OPPO兩家皆采用了混合供應商政策,相對有更多回旋餘地。

折疊屏,無“果”之争

“小米與華為在供應鍊上有不同的邏輯,小米這些年一直在扶持華星光電,話語權也較高。而華為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兩款手機分别來自兩家不同的供應商。”一位業内人士告訴光子星球,由于核心零部件受限,華為無法在規模上承接上遊産能,隻得尋求小而精、貴而佳的路徑。

這間接表明維信諾從小米供應商變為華為供應商,或許是有别的難言之隐。

維信諾曾與小米聯合開發CC9 Pro的曲面屏與小米MIX Alpha的環繞屏,不過上述兩款産品皆非走量,更像是小米投石問路的行為。在2021年年初成為華為核心供應商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維信諾的柔性屏量上不去,生産成本降不下來。

“量沒有優勢,就隻能在采購價上讓步,在某些零部件上可能無法像其他廠商一樣有議價能力,是以隻能做高端。”禍福相依,上述方向使得華為是所有國産手機品牌中,唯一能在萬元上下反複橫跳而不摔跤的品牌,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完成高端化轉型的品牌。

折疊屏,無“果”之争

定價高,加上其他非市場因素,華為5000元以上的手機往往需要加價。例如P50 Pro、P50 Pocket兩種機型,目前在管道商處的現貨都需要加600-800不等的價。

同樣是折疊屏,2021年上半年發售的機型與下半年發售的機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比較典型的是華為Mate X2遭遇差評,在二手市場要麼跌價處理(據稱已在10000元以下),要麼有價無市。

上述人士認為Mate X2賣得不好的原因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定價高,市場接受能力有限,“我有一萬多塊錢的預算,肯定會拿着與iPhone 13 Pro、Pro Max權衡一下,何況還貴了大幾千”。另一方面,折疊屏手機售出半年後出現螢幕折痕問題嚴重,售後較為頻繁。

AMOLED要求基闆、陰極層、有機分子層、陽極層等每一層都具有可折疊性,這對工藝要求相當高。Mate X2與同期其他國内折疊屏手進入市場後反響平平,很大程度上是國内供應鍊工藝不穩定所緻。

相較而言,P50 Pocket因為定價在9000元,外觀精緻、市場定位準确,接受度與容納度更高。一位二手手機商告訴光子星球,去年12月23日發售後,到1月初他所知到的就賣了4部,而Mate X2全年也就賣了這個數。

如果說國産品牌高端化的攔路虎是蘋果,那麼折疊屏市場的及格線就是三星。

光子星球從不同地域的數個管道商了解到的資訊,2021年全年,三星是折疊屏市場的主流,而華為、小米難言成功。OPPO的折疊屏剛剛進入市場,目前情況并不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左右橫折與上下對折看似大同小異,卻有着截然不同的閱聽人,即便不少折疊屏手機都主打商務。

光子星球了解到,折疊屏手機在二手市場比較活躍,不少商家反映貨源主要來自饋贈,自用不多。

除此之外,女性可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

她們對上下對折情有獨鐘,比如剛剛上市的華為P50 Pocket與三星“胭脂盒”(Z Flip),都有不錯的市場回報。據三位不同地域的商家表示,相比主打商務的橫折機,對折機神似化妝盒,定位清晰,可能是目前銷量稍好的主要原因。

事後看,華為冬季新品釋出會最成功的産品其實就是P50 Pocket。這裡必須表揚一次餘承東,在衆目睽睽下塗脂抹粉準确找到了潛在使用者需求,這比在AITO上堆砌“高端”管用多了。

大嘴,不虧。

國産高端化關鍵之年

當下,折疊屏供需錯配的情況比較明顯。廠商認為使用者對大屏有強烈需求,一些都市白領也會為近萬的新事物買單,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多位商家向光子星球表示,購買折疊屏的使用者與華為保時捷聯名款的使用者存在高度重合的情況。“可能折疊屏喚起了他們年輕時拿着大哥大的記憶,也有那個意願為一部手機豪擲萬元,人家要的就是一個派頭。”

這可能意味着折疊屏的市場呈現較強的細分屬性,大叔大媽青睐左右橫折,名媛貴婦喜愛上下翻折。

坦誠地說,華為手機“奢品”路線的确實作了高端化,可惜由于銷量不大難以成為主流。眼下榮耀、小米、OPPO的折疊屏打法各異,但很難迅速打開市場。

小米MIX FOLD早前定位于“高效辦公”,從邏輯上并無不妥,但與iPad mini(插卡版)全面對标似乎有些“大材小用”。小米MIX FOLD差異化路線,即便宣稱鉸鍊至少可以使用20萬次不壞,可惜市場對折疊屏持懷疑态度,效果平平。

單從大屏的角度,iPad的成本效益高于iPad mini高于折疊屏。倒是小米平闆5與iPad有更多可比性,而且前者也是小米近些年來口碑甚佳的一款單品。

“手機價格有明顯的特征,4000以下閱聽人最廣,過去一年榮耀全靠這一價位的成功打開市場;高于6000,很多使用者會與蘋果同期産品掂量。去年恰好13加量不加價,甚至還搶了很大一部分4000-6000元的市場。”

蘋果13系列對國産品牌的沖擊非常大。“火到蘋果包裝盒都賣得特别好”,有手機回收商家告訴光子星球,一些二手商家會專門找他購買手機包裝盒,由于市場火爆,把盒子的價格也擡起來了。

回想2020年,華為P40從線上搶到線下,即便加價也不愁銷路。一年之後,P40 4G版、降維版P40 4GE并沒有激起多大水花。而且4000元附近市場還被榮耀摁在地上摩擦。“榮耀在去年沖得很厲害,甚至還能同降價的果11一較高低。”

一些聲音認為,之是以榮耀能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還是靠産品品質說話,但同時許多人也擔憂榮耀是否能延續良好的口碑。

另一端,綠廠的OPPO Find N早前因為破天荒的将價格殺到8000元以下,一度吸引了市場目光,眼下市場反響依然不樂觀。一家OPPO品牌店主私下告訴光子星球,成本效益是從壓低其他零部件而來,但定位又不是女性群體——她們對性能的要求并不像男性那麼敏感,反而更在意外觀與針對性的功能。

OPPO Find N還因為稍後釋出的華為P50 Pocket引出不小風波。餘承東當時冷不丁一句話使外界開始對“鉸鍊”産生濃厚興趣。

折疊屏,無“果”之争

“如果你看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折疊屏合上後沒有縫隙,那它一定使用了華為的專利,因為水滴鉸鍊是華為的獨家專利。”鉸鍊隻是折疊屏衆多高工藝要求中的一個精密件,内卷至此大可不必。

從各家公開披露的情況看,華為P50 Pocket也好,OPPO Find N、小米MIX FOLD也罷,鉸鍊使用壽命大多在20萬次上下,究竟誰才是水滴鉸鍊的首創者并不那麼重要,反正用到最後遲早是要起褶子的。

與OPPO走普及路線、小米的“效率辦公”路線不同,榮耀剛剛釋出的新機Magic V主打“實用”。趙明兩次摔機顯然是有意為之——市場擔心不耐用。而沿用曲面屏的設計也是希望複刻此前機型的成功——線上下市場,榮耀的曲面屏幾乎沒有遇到什麼能打的對手。

真正的挑戰并非實用,而受國産機的萬元定價。在這一點上榮米OV,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在釋出Magic V釋出會後,趙明的一席話或多或少表明了大廠對于折疊屏的态度。他更多希望折疊屏逐漸為主力機建立市場認知,并提到指望Magic V短期内産生盈利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卻是沖擊高端的一個關節點,“過了這個坎,你做其他事情會感覺到很輕松”。

經過一年厮殺,榮米OV皆尚未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4000以下拼産品力,6000以上更吃品牌力,上萬是挑戰購買力”,某品牌經銷商認為,折疊屏的價值在于重新定義傳統手機。“許多廠商都把關注度放在大屏,而沒有注意到實際使用場景中,内外屏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雖然螢幕翻折隻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使用者還是帶着直闆的使用習慣,是以有必要在外屏上彌補直闆鎖屏界面缺失的功能,例如将消息彈窗、二維碼、人臉識别等功能外置。确切地說,折疊屏是把螢幕的戰火燒到了外屏。

上述人士認為,折疊屏隻是一個過渡形态,某手機品牌也向光子星球透露出類似觀點。

從技術上講,柔性屏有四個階段,從固定曲率柔性屏到可彎曲顯示,再到如今折疊屏,下一個階段則将是可任意折疊拉升的全柔性顯示。由于形态不同,手機的定位也将發生巨大轉變,而目前大廠魚貫而入,顯然是希望借用潛在換機需求,完成品牌高端化。

一人買,三人觊觎,十人圍觀,或許沒幾個人會掏錢購買,但肯定會給人一種感覺“這品牌牛逼”。

不過問題在于,國産手機廠商借用折疊屏走向高端還是繞不開三星與蘋果。在折疊屏領域,國内顯示屏廠商并未與三星的螢幕技術拉開距離;在價格領域,任何一款手機一旦觸及6000元便需要面對消費者如下诘問:花相同的錢,買蘋果劃算還是買國産機劃算。

總之,這場無“果”之争隻有兩年時間,屆時蘋果折疊問世,或許才是真正檢驗國産品牌成色的時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