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俺家買了新能源車 停車位上為何裝不了充電樁?

俺家買了新能源車 停車位上為何裝不了充電樁?

物業稱,小區地下停車場是按立體車庫進行規劃的,并未就新能源汽車充電線路及設施進行規劃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郭世傑文/圖

鄭州高新區市民茅先生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他于2021年8月底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混動汽車,想在停車位上安裝充電樁給車輛充電,但物業卻稱地下車庫無法安裝汽車充電樁。停車位上無法安裝充電樁,物業出于什麼考慮?

業主

為何無法安裝充電樁?

1月10日,茅先生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購車時,廠家贈送了充電樁,當時便想着在地下車庫安裝之後給車輛充電十分友善,也能省點油錢。

2021年12月底他就找到物業公司送出安裝申請,但物業從業人員告訴他,地下車庫無法安裝充電樁,如果需要,可以去小區東門進行充電。

“為何有些小區就可以安裝充電樁,這個小區卻不行?”茅先生希望自己的疑問能得到解答。

物業

地下停車場并未規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接到反映後,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茅先生所在的高新區丁樓莊園小區物業了解情況。

該小區物業經理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建設時,小區地下停車場是按立體車庫進行規劃的,并未就新能源汽車充電線路及設施進行規劃,如果貿然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可能會造成安全隐患,引發火災。同時,由于小區屬于安置小區,村民和外來居住人口衆多,地下停車場車位并不是按照固定車位進行配置設定的,是以并未同意安裝充電樁。

該小區物業經理介紹,此前小區業主也曾提出建設充電樁的建議,當時村委與物業經過讨論,決定将小區東門附近的地面停車位進行改造建設。

經過建設,小區現在已經建好了7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含2個快充和5個慢充,需要給車輛充電的小區居民可以到東門地面停車場進行充電。

茅先生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現在小區新能源車輛越來越多,現有的充電樁無法滿足需求。

小區後續是否還會建設相應新能源充電設施以緩解使用壓力?物業經理稱,小區物業暫時沒有相應改造計劃,由于建設新的充電樁需要大量資金,同時需要相應的場地,還要更換相應的配套設施,現在物業沒有多餘資金進行改造建設。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

充電樁安裝要根據實際情況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金保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要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安裝并非單獨的一個問題,不僅牽扯到場地,還有小區電力是否能承擔負荷的問題。

現在有些小區具備安裝條件,僅需向物業提出申請經過審批就可以安裝;有些小區在建設時并未規劃或小區用電裝置無法承擔充電樁負荷則無法安裝。

針對茅先生反映的問題,李金保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稱,平常上班時,居民可以在機關附近使用共享充電樁慢充給車輛進行充電,既能錯開高峰充電,又能確定車輛時刻保持電量充足。

釋疑

安裝充電樁,是否會超小區用電負荷?

對于一些事先沒有規劃充電樁的老小區而言,攔住充電樁安裝的,一般是“火災安全隐患”“用電負荷不能承擔”等問題。用電餘量不多,擴容又牽涉費用問題,小區物業一般會選擇“一刀切”。

安裝充電樁,真的會給用電負荷造成負擔嗎?真的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嗎?

在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工作的鄒冰(化名)以“是否會超小區用電負荷”為例進行解釋。

首先,新能源汽車在面世前,小區除去滿足居民一般生活用電,可能真沒過多的用電負荷。“比如一個小區在最初建設時,整體電容是1000kW,是能夠滿足小區用電量的。”鄒冰舉例,“但一個自用樁是7kW,雖然與公共充電樁相比不大,可與其他電器相比,例如一個燈泡才10W,相對就已經挺大了。”

每個小區可能都有用電餘量,還以老舊小區舉例,可能裝一兩個自用樁也無所謂,可是當大量業主都想安裝自用樁時,小區原有的用電負荷可能真不太夠,一些物業方為了防止後來想裝、但電容不夠的業主們覺得不公平,是以會一開始就态度鮮明地拒絕所有業主的報裝申請。

“用電負荷不夠,這時候就需要向上級配電所申請,再擴充電容了。”鄒冰說,但一個變壓器幾十萬元,費用怎麼算,也是一個問題。

對于自用樁充電時會産生自燃等問題,鄒冰認為,現在的充電樁自身就有保護裝置,一旦出現問題,會把電流切斷。“如果說真的出現自燃情況,有三種可能性:充電樁本身品質不過關、施勞工員未規範安裝、車輛自身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