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為何會被取消?還被視為曆史的恥辱

中國有一個家族的封号沿襲了八百八十年,他們與朝廷互相利用,成為我國曆史上經久不衰、世代騰黃、地位顯赫的特殊公爵,成就了“天下第一家”的美名。這個稱号,就是曲阜孔氏世襲的“衍聖公”。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為何會被取消?還被視為曆史的恥辱

漢高祖十二年,皇帝冊封孔子的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後代便有了世襲的爵位,孔氏族人因先祖榮獲尊崇。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孔氏一族的封号屢經變化,直到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在1055年,将孔氏的封号改為“衍聖公”,這封号雖官職品級不高,但含金量很足。和之前的褒成、褒尊、宗聖、奉聖等封号相比,“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永無止境”,代表了封建君王尊孔崇聖的最高境界。

“衍聖公”封号問世後,女真人、蒙古人争相竊取,借來籠絡人心。公元12世紀末的宋、金、元政權都擁有“衍聖公”,各在衢州、開封、曲阜三地。13世紀,元王朝統一中國版圖後,蒙古族統治者企圖收買宋衍聖公孔洙,被孔洙運用儒家智慧拒絕。14世紀初,元仁宗恢複了曲阜孔氏嫡長孫襲封“衍聖公”爵号,規定隻有孔子嫡系後裔才能擁有此封号。明清兩朝,依舊沿用此封号。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為何會被取消?還被視為曆史的恥辱

曆代君王都很尊敬“衍聖公”,并賦予他們特權。宋朝相當于八品官,元朝提升到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到了清朝,皇帝更是特許“衍聖公”在紫禁城騎馬,在禦道上行走。要知道,當時除了皇帝、皇後、皇太後、太上皇幾人到紫禁城時不用下馬下轎,可以走禦道。其他人一律下馬下車,不得走禦道,足以看出皇帝對他們的重視。另外,其居住的衍聖公府,是僅次于明清皇宮的全國最大府第。

為何“衍聖公”後來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榮耀不再,民國二十四年時,還被取消了此稱号?一切,都是上世紀的孔氏族人咎由自取。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為何會被取消?還被視為曆史的恥辱

1935年,東京掀起了一股“尊孔”之風,儒教大會、祭奠孔子、蓋孔子廟等活動舉辦的如火如荼。日本甚至對身在曲阜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到日本參加孔廟落成儀式,還派土肥原親自去接他。孔德成因病未能前去,但寫下了一首詩:“餘病未能延國賓,雲濤萬裡聚風萍。江川洙泗源流合,況是同洲豈異人”,意思是中日兩國同文同種,是典型的“親日行為。”

此外,曲阜淪陷前夕孔德成被送到武漢,孔令煜留守曲阜。但孔令煜在曲阜淪陷後,立即宴請日軍侵華頭目田嵨、久保添、沖田等人,以加強“中日友善”。在紀念孔子誕生時,他又釋出了《複興東方文化擊滅宿敵英美完成大東亞聖戰》,加上汪僞政權成立三周年,他特意上表祝賀,這些行為,都是在挑戰中國人的底線,讓國人如何不恨?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為何會被取消?還被視為曆史的恥辱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這是網友對“衍生公”的評價。事實上,“衍生公”存在的這些年,對曆史進步也沒作出什麼貢獻,反倒惡行累累。經過好幾百年的經營,孔府擁有橫跨五省、上百萬的土地。為了保住這些家産,孔府當家人選擇投降可能會成為新統治者的每一個人或者勢力。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在國難當頭時,選擇“親日”的最根本原因。

繼續閱讀